第三书包网 > 都市小说 > 耕耘贞观 > 章节目录 第五百二十五章 《幽州以北民族融合大计划》
    长城防线被攻破的消息,马上便让渊盖苏文紧张起来。鲖

    他看着仿佛钉子一样钉在平壤城附近但就龟缩在海边的唐军也充满了无奈。

    他清楚知道,在这时候他最应该做得就是先把这枚钉子给拔掉。

    但不论越是修筑越是厚实的营寨,还是对方纵横海上的舰队,这都让渊盖苏文无可奈何。

    想要处理苏烈那就必须要打掉唐军的舰队,这就必须要高句丽自己有舰队。

    但渊盖苏文在舰队覆灭之后,想要重新搞时,陡然之间发现,搞不起来了!

    人员,工匠,将领,甚至训练的港口,以及大量的金钱支持,他发现哪哪都缺!

    海军不像是陆军,你随便给农民一个枪头,让他们自己去打造木棍说不定就能够拉起一支军队来,但水军是技术兵种,别得不说,你至少要有船坞吧!鲖

    但问题是,当初高句丽能建立起水师来,是因为有大行城这个跟天津通商的城市。

    这对船支有着天然的需求,靠着商业经营获得的资源能够投入水师中。

    但李泰当初釜底抽薪的谋划,最先毁灭掉的就是这样一个商业城市,尤其这城市中那些打工为生的技术工人,因为他们就算是有钱也买不到粮食了。

    紧接着,渊盖苏文自己更是执行先兵政策,强征百姓手中的粮食,以维持军队的效忠。

    这不能说渊盖苏文错了,正是这样的行为,让高句丽有了能跟唐军正面交手的基础。

    但是这基础更是让高句丽百姓陷入了民不聊生,易子相食的地步,至于所谓的技术工种,在这种情况下也没什么意义的。

    在混乱时只需要两样东西,一是拳头,二是粮食,没这两样东西,谁都活不下去!鲖

    现在渊盖苏文被苏烈恶心,终于想到要重建舰队时无奈发现,现在高句丽真的什么都没有,别得不用说,就算一个合适的海港都没有了。

    所以,渊盖苏文只能停下对苏烈的进攻,开始分兵以鸭绿江作为新的防线进行构筑。

    但实际上,这也是唐军停止进攻,进行休整的原因之一。

    除了天气将寒暴雪将至,还有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鸭绿江还没结冰,等到明年初春时进攻。

    一则破坏高句丽的春耕,二则初春未至的时间正是一年天气最冷,河面结冰最结实的时候,到时候进攻也最是稳妥。

    而且随着岸边的冰不断解冻,大唐水师的支援作用,也能真正发挥出来。

    所以,这时候的渊盖苏文真的是一个头两个大,眼睁睁看着大唐这柄利刃就悬挂在自己头,像是一直有人吹大隋在高句丽打了三次败战是因为杨广是想要消耗掉世家的力量,这是有多脑残才会得出这样的答案啊。

    还是说杨广这个最顶配饭富二代脑残,以牺牲自己的威望与国家稳定性为代价,就是为了让世家合理合法的把自己一脚踹开,从而彻底的吞并大隋江山。鲖

    这到底是多么高尚的牺牲精神,真是襄公闻之落泪,程心听之伤感。

    再怎么样,杨广操作了三次,三次都败了,这就是杨广菜,洗都洗不掉。

    别得不说,把杨广的待遇换成赵括,都未必是这结局。

    不是总有人说赵括菜鸟,遇到了满级白起,但要是赵括能够有两次的容错率,再对上白起,至少不会被打得全军覆没吧!

    明明靠国力碾压就能打败的对手,结果因各种内部原因导致溃败,那就真怪不了别人。

    而三次经验给高句丽喂起来,高句丽能不

    飘吗,能不诞生民族主义吗!

    「魏王的意思是?!」听到李泰的话语,刘洎倒面露着微笑接话道。鲖

    李泰不由说道:「首先针对高句丽的贵族,他们或多或少也算是读过书籍,会说汉话。

    他们中最是仰慕我们华夏,但是同样的,他们之中也最是拥有高句丽民族的意识。

    所以这些人我们必须要全部的控制起来,比如说,汉代控制富豪的徙陵制度。

    高句丽所有贵族世家必须将其迁徙到长安附近,由我们将其监督控制同化!」

    徙陵制度吗……在场的几人看着李泰,目光之中或多或少带着几分的恐惧之色。

    相互对视一眼,却没想到魏王居然拿徙陵制度来举例子,这让世家出身的他们或多或少有几分担心。

    但这时候杜如晦作为世家的代表,又是大唐的仆射,理论上来说,更应该明白徙陵制度若恢复这会对世家有着什么样的打击,但杜如晦却一脸坦然,没有丝毫的波动。鲖

    刘洎、崔仁师和杨弘礼等人先是不理解,但马上恍然大悟,徒陵制度就算是死灰复燃,那也是地方向长安这天下中枢迁徙,损害的是地方豪族的利益。

    而杜如晦出身京兆杜氏,那就没他什么事了,甚至说不定还能吃上地皮上涨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