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书包网 > 都市小说 > 耕耘贞观 > 章节目录 第五百二十四章 攻破安市城(今天一更)
    李泰自然不是吹嘘,而是有着强大底气支撑。一方面是这些高句丽人吃上自己三天包子,李泰表示就算他们心中还残存着战意,但他们的身体也不可能支撑他们的行动。

    至于另外一个原因,李泰从来不会把希望寄托在敌人的身上。在这时候,李泰的徭役们已经放下了武器干起了他们的老本行,围绕着北山的各处要道,开始挖掘沟壑,设置阻碍,三天后,高句丽人要是能逃得出去,那才是怪事!

    经过战场简单统计后,李泰便让王真儒,带着十五万的徭役先离开,继续去完成他们的徭役任务。

    毕竟直接这么抽调这一批徭役转职成为战士,对后勤运输还是影响相当大的。

    不过还好,靠高句丽人作为劳力倒也填补了不少,但现在事情了了,还是快点让他们回去干活吧。

    而且他们不需要再隐藏自己工具掌握的天赋,在加持上这天赋后,虽然人手被抽调了五万人,但实际的工作效率并没有下降,甚至还反而有几分提升。

    毕竟,当初李泰算有意识的压制了他们的生产效力。现在生产力能完全释放,再加上当地高句丽俘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的加入,就实际的生产效能来说,虽然人数少了,但是效力并不差。

    至于李泰为什么挑选五万一天赋的徭役重新成为自己直属的府兵,算是李世民要求的。

    李世民表示,既然高句丽已经拥有云气,那自己自然也要重视起来。毕竟不论李世绩借助前朝死气怨气积累的意志,又或者李世民手中的帝国意志,都只算是投机取巧的方式。

    这种东西,逼急了用用是说得过去的,但在平时就算了。所以直接抽调五万人留下来,加入到大唐军队中,然后李世绩稍稍操作调度了一下,唐军营帐的头是最好的人选,但有司马懿的前车之鉴,更何况李德謇还成为大唐水师的领军人物,自己也不敢全用李靖。

    在这样的情况下,青雀的出现对李世民来说真的是个很不错的选择。毕竟这二十万的徭役都是一天赋的存在,不说把所有的人都成为骨干,但像李泰挑选出了五万人,甚至再从这五万人里面挑选五千人,绝对足以成为李泰掌握兵权的骨干力量。

    当然,李世民也不会真的全部让李泰信手而为,李世民手下的一些爱将,或多或少也是要安排的。

    但是,李世民让李泰参与到军事改革中,这本身就是李世民让李泰继承他位置的表现。

    毕竟现在的李世民也没有除了李泰以外的其他更好选择了。说实话,要是李泰知道了李世民的想法,表示那些高位您就尽管拿去,我就要那些百夫长或者什长之类的位置就好。

    毕竟自己作为李世民的接班人,不需要着急的,安安稳稳的拿到太子的位置,安安稳稳的把这几年给渡过去,差不多就是李泰的目标了。

    真等自己掌权后,很多事自己也就再也没有能够掣肘的人了。在那之前,自己该做乖儿子的做乖儿子,需要做乖孙子的做乖孙子,尾巴可翘不得。

    而李世民与李世绩两人继续的闲聊,看着北山之上盘踞的高延寿,就仿佛是瓮中之鳖。

    而事实上,等到几天后,随着高句丽的百姓被运过来,李泰体贴的给他们准备了高句丽的乐器,一阵阵高句丽的民谣高唱了一夜。

    而北山上的高句丽士卒也在这民谣的高唱中,低声哭泣了一夜,没人知道这一夜的高延寿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心情。

    但在听高句丽民谣一夜后,高延寿都没等到卢承基去准备招降,而是直接命令高句丽的士卒选择了放弃抵抗。

    他带着一众高句丽的将领从山上下来,选择了归顺大唐。至于安市城,历史上这一座城池的确抵挡了大唐相当久的时间。

    但这次,随着云气出现,直接让双方的将士出现了本质性质的差距。所以在收到安市城的将领继续抵抗后的意志后,唐军选择直接进攻,仅一个日夜,大军便是攻入到了安市城中,守城将领战战死,安市城被府兵劫掠。

    但也宣告了整个高句丽,花了十几年修建的长城防线彻底告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