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书包网 > 都市小说 > 耕耘贞观 > 章节目录 第二百四十七章 许敬宗的手腕
    唐军算是在爬雪山,毕竟秦州到凉州的道路本就不好走,现在又加上了下雪天,就算李泰也没有太多的办法。

    像什么狗拉雪橇什么的,等到军队过去后,后面送军粮还有可能用这办法,但军队本身就没办法了。

    且不说陇右这边没有这么多的狗,就算是有,路上的粮食消耗怕也惊人的很。

    唯一庆幸的是还是在大唐境内,经过城镇多少还能补给点,但也仅此而已了,莫说到凉州,就算是到兰州,想来都要三个月了。

    而这时候的李承乾在李泰走后,在李世民默许下,也开始执行起《种子计划》.

    因为有李泰建立组织的模式在前,李承乾干活时,也是模彷了一个。

    让高士廉挂名,许敬宗,长孙冲,杜荷、房遗直,以及王玄策等人加入其中协助,看着名单构成,很显然,李世民想要得是借助这机会,让李建成把自己的班底给搭建起来。

    只不过,其中唯一一个底层上来的王玄策,跟着这群人有几分格格不入。

    不过,这件事情毕竟还是需要个干实事的,尤其解这项目的人。

    这样的情况下,王玄策还走不了,李承乾知道王玄策是李泰的人,但该用,还是要用。

    “太子,许国公,以及诸位,冬日雪落,对我们来说正要购入荒地,整顿土地,虽然种植牧草对土地要求不如小麦等粮食来得苛刻,但为了牧草丰盛,却也是有一定要求的!”

    王玄策说着便给内侍递上了自己的计划书,计划由内侍交给李承乾。

    李承乾看了后,不由皱起眉头,然后递交给了高士廉。

    高士廉看了一眼,继续传递下去,最终落到了许敬宗的手中。

    李承乾目光看向高士廉,道:“许国公,您怎么看?”

    高士廉笑呵呵说道:

    “玄策乃是耕种计划的实际操作者,他对执行这计划很是熟悉,计划也很完善。

    老臣考虑到的都东西,他都已经写进去,却是没什么问题。”

    “是吗?”李承乾听到这话目光顺延,向许敬宗看过去。

    许敬宗领会了意思,道,“这上面其他东西都好说,但这上面的花费是不是太多了。

    不但要保证徭役们的吃住,而且每个月每人要三百文钱,还要准备手套、棉帽,开水。

    还有需要从高陵购入大量开荒农具,像是锄头镰刀林林总总,居然要上千贯。

    有这上千贯,我直接购买单熟田,难道不好!”

    “许舍人,上千贯纵然买卖劣田您又能买卖多少,但换成了农具,开垦得就多了!”

    王玄策看着许敬宗不服,也没多说什么,只是事实就是道。

    “田地开垦的多了……”许敬宗冷笑了几声,道:“我看是燕王赚得多了吧!”

    “这又跟燕王有什么关系!”王玄策听着许敬宗的话,却是说道。

    “难道还要我细说吗!”许敬宗彷佛是找到了什么把柄似的,道,

    “你挑选得人是高陵徭役,你用得东西是挂名燕王府的商铺中买的,你安得什么心思!”

    “这《草种计划》还是燕王一手制定的!”王玄策倒也毫不惯着许敬宗,道,

    “许舍人,你不用高陵徭役,不用燕王生产的器具,不用农业学府的学子,你搞什么《草种计划》!”

    许敬宗倒是没有想到,王玄策居然敢这般的空话,许敬宗更是引入了太仆寺与司农寺,这两者原本应该是李泰的力助,但是面对太子的邀请,他们也不会说不!

    虽然这两者跟李泰的关系还是不错,但说到底李泰又没有表明身份要夺嫡,而王玄策更不是燕王本人。

    现在李世民本人就重点推李承乾,司农寺与太仆寺自然要给太子面子。

    毕竟他们是朝廷的太仆寺与司农寺,又不是李泰的司农寺与太仆寺。

    只不过,高士廉还是感觉许敬宗的手段狠辣,不但从根本上瓦解了李泰的根基,更断了李泰原本的力助,可以说,在争权夺利上,许敬宗真是玩出了花啊!

    与之相对的,看着失魂落魄的王玄策,这进士好不容易通过燕王爬到个不错的项目。

    但马上就被冷冰冰的现实给狠狠教育了,只能说,谁让他是燕王推举出的,而燕王又不在呢!

    “大家,都看看这一份新计划,至少在先期的钱财开支上,可比王玄策的那份要少得多!”

    这时候的许敬宗却是对着众人兜售着自己计划的好处。

    高士廉看着许敬宗兜售的计划,倒是拿起来看了看,却能看出,许敬宗在这份计划上的确下了功夫。

    最大的特点就是以行政来替代经济,凡是能够用政令执行的,那就不要用钱,尽可能的减少花钱的数量。

    许敬宗非常清楚,比花钱这点上,太子是不可能跟彷佛能无中生有的李泰媲美的。

    甚至如果在陇右执行了燕王的策略之后,以后再想要调度百姓做事,那代价会更大。

    所以许敬宗一开始就恢复封建时代特色,直接以徭役赋税的形势,逼迫这些人干活好了。

    在这个过程中,道说道?”王玄策反应过来,好奇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