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书包网 > 都市小说 > 耕耘贞观 > 章节目录 第二百四十六章 出兵吐谷浑
    “为将而不通天文,不识地理,不明奇门,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是庸才也!”

    李泰看着袁天罡非常诚恳道。

    “燕王,您是不是对于为将的要求有点太高了!”听着李泰的话,袁天罡苦笑,

    《大明第一臣》

    “而且就算贫道知天文,识地利,明奇门,晓阴阳,但对阵图与兵势一窍不通啊!”

    “我知道袁师您的意思!”李泰点头道,“但我所说的那个庸才是我啊!”

    袁天罡听到李泰的话,上上下下打量了一下李泰,看看李泰是不是疯了。

    不过,李泰倒没理会,继续道,“我知我是庸才,所以我便找懂得这些的人。

    袁师你知天文,识地利,明奇门,晓阴阳,省了我很多事,至少我不需要再找其他人了。”

    袁天罡上下打量着李泰,无奈道,“燕王您这是赖上贫道了啊!”

    “我也不想的,但真没再如同袁师这般合适的人了!”李泰道。

    袁天罡思索了一会儿,道,“好!不过,贫道也有一个小小要求。”

    “请讲!”李泰听到袁天罡的话,差点就对袁天罡派胸脯了。

    “把客师从广州那蛮荒之地调度回来!”袁天罡一脸无奈的说道。

    “啊……”李泰听到了这话不由一愣,但最后还是道,

    “我看客师在广州干得挺好的,编写合适的当地历法,修建甘蔗园茶园,兴建学府……”

    袁天罡也不多说话,只就这么默默看着李泰,看得李泰的话语越说声音越低。

    “好吧!”李泰长叹一口气,“我马上写书信,把克师调度回来!”

    “谢过燕王!”袁天罡道,“贫道愿意跟随燕王,前去吐谷浑一看。”

    “那就谢过袁师了!”李泰见到袁天罡终于表态,却是开口道。

    李泰既然已经答应下来了,自然是当着袁天罡的面写好了书信,然后派人送信去广州,把袁客师给叫回来。

    毕竟也三年多了,哪怕袁客师真的很好用,自己也不能真把人用死。

    不过广州那地方,愿意前往那边的人的确是不多,只能期望袁客师能够处理好吧。

    不管怎么说,至少把袁天罡算绑上来了,李泰就只是把他当做天气预报,知道什么时候下雨,什么时候起风,想来也能在行军路上带来有很大便利了。

    而一桩桩一件件事,李泰有条不紊的处理,每个几天也都会去皇宫中向长孙皇后问安。

    终于随着出发的人员,马匹,装备,粮食相继准备完全,到底是准备离开了。

    而到出兵征讨时,李世民亲自给李靖践行,预祝出兵顺利。

    这时候的太子也出来了,看着李泰道,“青雀,你此次远行,为兄给你准备了一件礼物!”

    “哦?”李泰有些意外的看着李承乾,随着李承乾挥挥手,很快便见到内侍们抬着一件铠甲出现在了李泰的面前。

    李承乾道,“青雀你看,这件明光铠,名约琉璃甲,能反射阳光,呈现五彩绚丽的光晕。

    为兄在车里预祝你穿着明光铠,杀得吐谷浑贼子丢盔弃甲,以彰显我大唐男儿的雄姿。”

    “多谢,兄长,青雀必然不负兄长所托!”李泰也不管,先伸出双手接下再说。

    李世民看着眼前的一幕,满意的笑了笑,摸了摸胡子,开口道:

    “立本,你便以今日大军出征为题,构思一幅我大唐的雄武军姿。”

    “臣遵旨!”阎立本听到李世民的话马上点头。

    阎立本自然知道,虽然李世民虽然说得是出征的图,但真说起来,两位皇子的兄友弟恭自然也要画进去。

    而这种有意义的图画,阎立本也是非常有兴趣的。

    不过,也没耽搁太久时间,随着李靖的一声出发,声乐吹响,所有人从城中出发离开。

    接下来便是漫长的行军过程,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因为对渭河的疏通,大军通过水路,能够很快的穿过京畿道地区到达陇右。

    接下来就没有船只来节约体力了,只能够每日行军,不过还好是在境内,可以毫无顾忌的一路狂奔,沿途的城池会提供足够的粮食,不需要担心会出现粮食问题。

    不过这样便利的情况道,

    “燕王,我们出征不是去解救凉州,而是去解决吐谷浑,您是不是对任务理解错了?”

    “额……”李泰听到这话有些发蒙,自己赶路赶了这么多天,还以为去凉州呢!

    李靖看了看李泰的样子,看李泰是真的不懂,却是解释道,

    “我们的目的地并不是凉州,而是兰州。

    天降大雪对我们来说有好有坏,虽然天降大雪,阻拦了我们前进的速度。

    但吐谷浑很可能会认为我军不敢冒雪前进,等到我军到达目的地时,说不定能占到一个先手的便宜!”

    “这么冒雪,只是为了先手吗?”李泰听到李靖的话,却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

    “两军交锋,先手的便宜却是很重要了,当初邓艾偷渡阴平,实际上也只是一个先手的便宜而已,只不过先手在不同的人手中能够发挥出不同的作用而已!”李靖解释道。

    不过,李靖倒是没有过多的在这上面扯,而是反问到,“燕王,您今日来寻臣所为何事?”

    “连日雪海行军,士兵们士气相当低落,所以来询问是否可以每日驻扎后,让乐师队伍轮流到指定军营中演奏乐曲,以平息将士们的怨气,恢复将士们的士气!”李泰回答道。

    “军乐?”听到了这话,李靖一愣。

    虽说,李靖是军神,大唐也有军乐,比如说《秦王破阵乐》就是军乐,但这种军乐更像是一种庆典舞蹈,而不是真正扎根在军队中的军乐,没有岂曰无衣这种通俗民乐能让将士们朗朗上口。

    “燕王若是想要试试,那便是试试!”李靖笑了笑道,“不过若没效果,燕王可不能耽误郎儿们休息!”

    “谢李总管!”李泰听到李靖的话,第一时间表达了感谢,然后便是离开了。

    李靖看着李泰离开默默摇摇头,说实话,李靖算看出来了,燕王在兵权谋上的能力应该算比较有自知之明,这样的将领正常来说,做一个守将,说不定能成为良将。

    不过,燕王虽然兵权谋有所不足,但对各种兵技巧的运用却是独有独特见解,像军乐这种东西,能像燕王这般的运用,真真少见,更不要说燕王的后勤能力真的很强。

    一个月还真让燕王把府兵武装到了牙齿,更是在任雅相的训练上,这些府兵们在路上都抽出一定时间,熟悉他们手中的武器用法,把自身的掌握天赋尽可能的发挥出来。

    而天空降雪更是意外,但燕王却彷佛早有准备,在路过秦州天水时,不但每个人都准备了棉衣,甚至连他们的马匹,哪怕是驮马身上身上都披上了一层相当厚实的棉衣,把驮马包裹了起来,所以虽然是雪地行军,燕王率领的部队非战斗减员却是最少的了。

    “在行军过程中,燕王的麾下表现得真不像是一支新兵啊。

    只不过,不知道这支训练出来的军队真正战斗力,到底是怎么样的了!”

    李靖有几分可惜的想到,“不过想知道,怕是要明年了,这雪下得真不是时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