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书包网 > 修真小说 > 洪荒之牧道遂古 > 第一百零三章 · 四时节气 君名九方
    不需要风牧去思考这份名单的含义,大司命主动说了出来。

    这上面都是人族现存的人道神祇,最上方的几个神名模糊不看,无法辨认。

    第一个能够被辨认出来的神名便是“御日”二字,这是春皇宫大罗羲和的神名。

    在这些人道文字亮起的时候,每一位对应的人族都有所感应。

    几位气息强大、显化人道神祇法身的人族强者一一上前拜见,太昊氏垂询之后,继而看向了风牧。

    心中一惊,在他的感应中,还有更多深不可测的人族立在各处,没有与人皇叙话。

    诸位人道神祇都是大致表述了一番对人道职权与养生治民的心得,风牧也组织了一番语言。

    “后稷”的职权最开始凝聚于教民耕稼之事,由九嶷部族气运催生。

    不过彼时的九嶷部族气运并不深厚,更多的还是依赖他自身造化人族的气运和曾身合洞真界真灵炼出神祇的经验。

    后来随着族群勃发,九嶷部族开始影响南荒之后,神祇“后稷”的职权才开始稳固。

    这也是为何风牧与人斗法时更多的是借用神祇法身神力,而不是以权柄压人。

    在巴蛇之乱后,他的神祇法身晋升金仙位格,才算真正完整。

    之后又有从九嶷部族传出的“甲子九灵”和外证金仙之法,前者给了“后稷”勾连大荒的权柄,后者则进一步推涨了气运。

    可以说,风牧能够顺利踏入洞虚之境也是得到了新生的权柄相助。

    原本他认为假洞天福地会是机缘所在,当然这也没错。

    假炼天地确实给了他修行洞虚的思路,但“甲子九灵”带来的勾连大荒的职权则真正让他与天地紧密相连。才能做到以人身御天地。

    不过这些人道权柄都过于零散,有一些位不配德的意味。

    这件事子熙和其他人都隐约提到过,他自己也有所计较。

    风牧真正希冀的便是在大祭礼上得到人皇认可,能够推行四时分治之法。

    因为他出世也不过千年而已,所以比其他人讲述的时间要短一些,但各种见地颇有深意。

    无论之前有没有和他交流过的人族听到他的各种想法,都觉得受益匪浅。

    这一次风牧面对人皇更是毫无保留,结合前世所得娓娓道来。

    或许有些在现今洪荒之中有些不合时宜,但也没有谁是生搬硬套的死脑筋。

    风牧的话让很多部族领袖对族中存在的问题有了茅塞顿开的感觉。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对他的想法表示认同,风牧显出的神祇法身越发神光溢彩了起来。

    说完之后,风牧静立当场,等待着太昊氏垂询。

    “大善,后稷造福人族、功德不浅,只是大荒广袤异常,地域之间差异深重,如何让各地人族都能借鉴九嶷部族的民生之道?”

    来了,心头一跳,风牧凝神屏息,迅速理清思绪:

    “牧以为,民生之道,首重于食,洪荒气候莫测,万物生长难料,民生困苦,

    人族当订立四时变化之法,是万物生长顺应人道定下的气候变化,而非人族改造环境气候适应万物生长。”

    即使是九嶷部族,现在做的也是后者为主,前者为辅。

    提高食物产量的办法更多的是让环境更适宜,前者就是培育筛选出适宜环境的的植株。

    但这种方法效率终究有限,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人道贵生,自然以民生为先,只是九方诸域,各有不同,如何分订气候变化?”

    “黄帝陛下曾订下十天干分化阴阳五行、天地运转,人皇陛下又订立十二地支与天干相合,制定洪荒历法,便为干支历,

    牧参悟干支,顺应四时,略有所得,在十二地支对应的十二月建中划分二十四节气。”

    始于立春,终于大寒,风牧阐述了二十四节气运转之道以及与万物生长的关系。

    或许因为地域的不同,二十四节气的气候也不尽相同,但统合各地万物生长的思路是一致的。

    二十四节气的定气法中还结合了后天八卦与星斗运转的理论。

    这让以节令统辖气候更容易被天地认可,从天地开辟到万物生化,本就符合八卦之理。

    不得不说,风牧的想法是很大胆的,众多目光汇聚在他身上。

    严格来讲,现在的洪荒运转很多权柄还在先天神灵手中,只是他们被人族压制无法施展罢了,但风牧完全没有考虑他们的存在。

    订立一个新的气候运转规则,那么曾经司职气候的先天神灵就从根本上被废了。

    飞蓬眼中意味十足,没想到人皇刚摆开阵势与先天神灵夺权,人族就有这么大的动作。

    风牧提出分化四时为二十四节气也是经过考量的,除了确对人族有益,也与时局有关。

    如今既然人、神开劫,那双方都不会留下情面。

    既然如此,拆台就拆得彻底一点,真能促成此事,可以直接废掉一批先天神灵。

    或许逼急了之后,能让他们主动跳出来成为靶子挨打。

    在这个谁都想从先天神灵那里分一杯羹的时候,他们越沉不住气,人族越开心。

    倚着仙鹿的南极仙翁似梦似醒,游离的目光在风牧身旁晃来晃去。

    一脸苦相的药师同样如此,身边的左右胁侍修行不够,更是面色不太好看。

    倒不是针对二十四节气,这对他们也不算坏事,而是他们想到了风牧弄出来的“甲子九灵”,还有教门如今的窘境。

    风牧自然不会考虑他们的心情,他更在乎人皇给予的答复。

    却不想在太昊氏开口之前,风里希笑吟吟地说道:

    “这孩子的想法不错,后土仗着地神梳理大荒气候,曾经没少为难我人族,虽然被人族挫败,但难免日后又生波折,

    既然人道掌御洪荒,自然是要定下人道认可的四时运转、万物生长之道。”

    面上一喜,风牧向风里希拜谢,下一刻发觉自己站在了祭坛之上。

    身前的两位大神通者远远看去的赫赫威压近前之后反倒没有了感觉。

    尤其是风里希,风牧除了亲近之意,还有身躯中产生的强烈欣喜、依赖的感觉。

    这是这具造化道躯自主产生的依恋,就像孩子回到了母亲的身边。

    在洪荒之中,风牧居然切实感觉到了他从未体会过的安全感,而且绝不是错觉。

    “后稷所言,甚合朕意,正是人道贵生之理,有益于洪荒。”

    太昊氏的话语让风牧心中大定,只听人皇继续说道:

    “千年前,大荒降诞一位新的造化人族,千年间造福人族、护卫人道,功德贤名布于大荒,有“九方君”之美誉,今日依朕观之,后稷当得起这等赞誉,

    朕,人皇太昊氏,上禀人道,册封造化人族、九嶷部族风牧为九方君,司职节气轮转。”

    “陛下,牧根性浅薄,有愧“九方君”之名,岂敢受封。”

    风牧是真未曾想,一路上偶尔被称作九方君也就罢了,岂能正式成为自己的神位?

    “后稷不愿助朕梳理历法、调节九方节气吗?”

    “固所愿也,不敢请尔,只是这本就是牧分内之事,不敢……”

    还没说完,太昊氏将手探入身旁的气运光柱之中,拿出了一面玉牌状的物件。

    “木神,依卿所见,后稷可能担当九方君之名?”

    “回陛下,臣与后稷小友几番相处,以为其人厚德、其性坚韧,九方君之名并无不妥,”

    言语间句芒看了一眼望着风牧的南极仙翁,问道:

    “我听闻玄门开辟了以功德修行的幻界,获得功德便可提升境界、修为,南极道友,后稷小友的功德在那些幻界中,怕是能证大罗了吧?”

    这话除了抬高风牧,顺带讥讽了一番玄门的空洞异想。

    功德证大罗,道心要不坚定到什么程度,才会去想这种办法。

    南极仙翁也不气恼,反而笑着点了点头,顺带瞟了一旁的灵山几人。

    毕竟这个“创举”其实灵山比玄门做得更离谱,甚至教主之一的阿弥陀佛接引尊师亲自下场表演了一个“梦中证道”。

    两大教门吞下了句芒言语机锋中的软刀子,其他人族倒是认真赞同了“九方君”之事。

    人道气运淌过了太昊氏手中的玉牌,化作一块小小的玉佩。

    风牧恭敬地接过玉佩,只见细密的花纹勾勒出洪荒所有的气候变化。

    玉佩的一面雕上了“九方君”三个道文,另一面更是铭刻着风牧所说的二十四个节令。

    “人道认可,后稷可还要推辞?”

    “臣,不敢!”

    收下玉佩的风牧身体一沉,犹如重担加身,在祭坛上拜过了人道、娲皇、人皇。

    沉重感并不只是形容,而是庞大的职权加身,又没有梳理清晰带来的不适感。

    日后风牧理清洪荒气候运转、在各地订立二十四节气之后,这份重担就是强大的权能。

    玉佩从风牧手中飞出,配饰在神祇法身的腰间,神袍上隐隐有变化出现。

    神念照进玉佩内部,风牧眼皮一跳。

    四团分别为青、红、黄、白的灵光静静躺在其中,散发着先天不灭的气息。

    深邃的道痕从中溢出,风牧清晰地体悟到了四时轮转的天地之理,还有其中深不可测浩渺道理。

    春、夏、秋、冬的景象浮现在识海中,印到了神祇法身的神袍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