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书包网 > 都市小说 > 红楼贵公子 > 章节目录 第022章 二日争辉
    “外公,您没事吧?”

    贾琮突然有些后悔,他就不该把这事告诉外公。

    这种颠覆性的认知,对这个时代天文学者的冲击,不亚于“物理学不存在了”这种发现。

    好在,徐元思慢慢恢复过来,看着贾琮苦笑道:

    “没想到我研究了一辈子天象,竟然在临死的时候,得知了这个天大的秘密,也不知道是不是幸事。”

    “这自然是幸事了,恐怕整个大乾,知道这个秘密的就咱爷俩,这是何等的荣幸。”贾琮宽慰道。

    徐元思点点头,不禁长叹道:“不错,这宇宙之大,奥秘无穷,能多窥得一丝真相,便死而无憾了。”

    “唉,可惜不能公之于众,要不然我定然名传千古。”贾琮不禁摇头。

    “幸好你没泄露出去,否则就要引来杀身之祸了!”徐元思闻言,脸色一变。

    “杀身之祸?”

    贾琮心里一突,惊讶道:“外公,您这不是吓唬我吧?”

    “你刚入衙门当差,不知道此中凶险也正常,听我慢慢给你道来。”

    徐元思表情凝重,跟贾琮讲了其中辛秘。

    自董仲舒创出“天人感应”学说,发展至今,君权天授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

    而各种天象的显现,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君权的象征。

    在给君权增添神秘色彩时,天象在人为解读下,也会根据某些政治需求,对君权产生一定约束力。

    这套理论,就连前明太祖朱元璋也深信不疑,他曾经在《钦天监令诰》中说:“天地不言,以垂象告之,则人君钦畏之……”

    所以,每当发生灾异天象,朱元璋便会修身自省,以此平息上天怒火。

    在这套制度下,君臣之间便可维持着一种动态平衡。

    大乾开国后,继承了明朝的大部分制度,对朱元璋信奉的这一套,太祖皇帝也悉数采纳。

    时至今日,大乾朝廷君臣对天象的重视程度,比前明太祖时期有过之而无不及。

    如果这种平衡被打破,不知道会掀起多大的风浪。

    像贾琮这种小人物,恐怕第一个就要遭殃!

    说到这里,徐元思刻意压低了声音,对贾琮耳语道:

    “如今的钦天监,其实正处于风口浪尖上,别看这只是一个小小的五品衙门,却是太上皇和今上博弈的关键地点!”

    贾琮皱眉道:“这朝廷哪个衙门不比钦天监大,为何要选这里?”

    徐元思继续给他讲解。

    十年前,太上皇李陵因疾退位,将社稷交到今上李徽手中,准备颐养天年。

    太上皇李陵登基数十载,对朝廷掌控极强,当时,满朝文武皆是太上皇心腹,自然还是唯他之命是从。

    李徽虽然贵为天子,却没有几个效忠大臣,所以每每遇到大事,朝臣都要先问过太上皇,才能决断。

    当年,李徽意气风发,登基后准备大干一场,结果在接连被浇了冷水后,才终于认清了现实,选择了蛰伏隐忍。

    这些年,李徽暗地里培植势力,在朝中提拔了许多低级官员,羽翼渐丰。

    时至今日,他已不满足做一个提线木偶,开始出手试探,并陆续提出一系列革除旧弊的建议。

    但是,太上皇的这些旧臣思想保守,认为李徽的政令激进,容易造成时局动荡,因此强烈反对。

    这几年,为了阻止李徽实行新政,这些老臣利用灾异天象做文章,不知把李徽的旨意贾琮当值不到两日就得罪了监官,还被赶回家反省,这让她的好心情顷刻间就烟消云散了。

    贾母脸色黑的像锅底,把骨牌拍在桌上,怒声问道:“可知他是因什么事得罪了监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