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书包网 > 都市小说 > 咸鱼的悠闲人生 > 章节目录 第157章 珠台拜访,正式洽谈
    要出去租房子就是说笑的。

    为了留住他这个「金字招牌」,活动中心方方面面都安排得挺好。

    除了给苏白一间大办公室之外,也在对外不开放的的。

    同时,珠水台内部已经完成了重整洗牌,各方面的合作条件都成熟了,双方「情投意合」,那也是什么都好谈。

    珠水台的意思是希望苏白过去做一档戏曲类的综艺节目,合作的模式和以前跟吴云峰的那档节目一样。

    但苏白拒绝了,没别的,就是不想露面。

    咸鱼嘛,就躲幕后挂在吹风晒太阳多舒服啊?

    现在连小黄楼都回不去了,心里巴不得自己的热度赶紧散去,聚焦在自己身上的视线转移,好回归正常的、清静的摸鱼逗猫悠闲生活呢。

    为此,他甚至发动街坊把谣言都散布出去了:热情的粉丝们,亲爱的媒体记者们,还有各路网络主播们,不用围观啦,苏白早就搬离小黄楼啦!

    所以,他还跑到前台去秀什么......

    「这样吧,综艺节目就算啦,单做一档节目也不顶事,我这有几部电视剧的剧本,你们先拿回去研究研究,看看合

    不合用。」

    「噢,电视剧剧本?」

    台长一下就来了兴趣,尤其是听到「几部」对吧,心中顿时就惊叹了一句:毕竟黄楼小白主!

    「神曲批发部」的名号现在已经是明震天下的了,别人发歌是一首首的发,他发歌是不讲道理的「洗地式轰炸」,一发就是一个曲库......

    苏白说着,直接就拿了三部剧的剧本出来。

    第一部,是大型电视连续粤剧《七十二家房客》。

    这部作品,最早原是前世20世纪五六十年代沪海方言滑稽戏的招牌剧目,后被粤省话剧团移植到粤语话剧舞台。

    1963年,珠江电影制片厂拍摄了同名粤语黑白片,上画后好评如潮,三六九、太子炳、八姑、金医生、鸡公福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

    1973年香江邵氏拍的同名喜剧电影也在本土市场赢下了李小龙的好莱坞大片《龙争虎斗》,还同时打破了72年李小龙的《猛龙过江》所创下的票房纪录。

    这部作品此后也成为了岭南地区家喻户晓的经典名剧,一红就是大半个世纪,陪伴了几代人的成长。

    星爷的《功夫》就疯狂的致敬了这部作品,而在2006年,《七十二家房客》被改编成电视连续粤剧,更是衍生出超长篇情景系列电视喜剧,直冲2000集。

    「三六九查户口!」

    这句话在前世的岭南地区,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了。

    苏白给的就是连续粤剧版本,2000集是他写不出来了,但是前面主要的剧情和设定是都记忆犹新的。

    可以给他们开个头,局面要是能打开,后面让珠水台自己的编剧团队去发挥就好了。

    第二部则是《孙秀才传奇》,又叫《笑话百出》,九十年代最经典的粤剧系列小品短剧没有之一,红遍整个大吃货省。

    「古时有个孙秀才,不是疯癫不是呆,读书过万册,寒窗数十载,可惜人生书无载......」

    随便拎个80后的出来,大概都能把整首主题曲从头唱到尾,90后的也不少。

    当时的《孙秀才传奇》对于岭南本土文化是起到了很大的推广作用的,剧中包括了粤剧、粤曲、岭南民间趣事、民间谚语、成语歇后语等等,非常有意思。

    当年如果是喜欢看《孙秀才传奇》的人,他们粤语文化水平肯定不会差到哪里去的。

    苏白小时候,家里就很多《孙秀才传奇》的光碟,全是爷爷买的。

    整部剧一共40集,一集一个不同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十分精彩,苏白当然也记不全,但小时候看过的都还记得。

    据说电视台的母带还被一场大火烧毁了,只要是没在其他电视台播放过的,后来想找都找不到,替00后深表遗憾......

    同样,苏白可以先把自己还记得的都搞出来,看看效果。

    这两部都是满满的粤剧戏曲的元素,老人家们肯定都爱看的,同时,也能给南国红豆曲艺社的兄弟姐妹们都多揽点活对吧,一举n得。

    再看故事的时代背景,一部是古代,一部是近代,那现在还差什么?

    没错,最后一部那当然就是,2000年开播的,苏白穿越前都没结束的,大名鼎鼎的超级无敌长的现代情景剧《外来媳妇本地郎》了。

    没别的,主要就是被那首主题曲洗脑洗出了阴影,苏白觉得很有必要让这个时空的人们也感受一下被「生仔未必就是福」支配的恐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