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书包网 > 都市小说 > 耕耘贞观 > 章节目录 第四百二十八章 筹谋建设丝绸之路
    很快,李世民便下达命令,让内府监去一趟魏王府。

    而仅只这一点,便把李世民的意思展露出来,对一众世家来说这就是风向标,至少李世民不反对李泰如此宴会。

    侯君集也思索着,心中思索着要不要参加李泰的这次宴会。

    说实话,因为李泰对侯君集相当尊重,尤其侯君集看在草种计划所带来的马匹每年都不少,这让他其实对李泰的观感还是不错的。

    侯君集要参与到夺嫡之中,实际上跟李泰和李承乾都没什么关系,关系在李世民上。

    他觉得李世民对他不公,朝廷对他不公,自己灭了高昌,朝廷凭什么因为小事打压自己。

    这才是侯君集参与到夺嫡,甚至隐约有复制当初玄武门之变的念头。

    但因为李泰一直以来的忠君爱国表现,以及李泰受李世民的喜爱程度,让侯君集明白,自己若投靠李泰,那不论怎么样都报复不到李世民身上,甚至地位还要落后于王玄策之后。

    若是这样,那自己投靠李泰是图啥,自己好好当个翩然物外的陈国公不好吗!

    所以,侯君集的思维也许没分析的这般清晰,但他想报复李世民,那他能投靠且只能投靠的就只有对李世民越来越怨恨的李承乾。

    因为,投靠李泰是绝对不可能报复到李世民身上的。

    其次,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李泰的根基太深厚了。

    不论是政界,还是军方,实际上李泰都是有属于支持者,自己投过去,只有锦上添花的好处,但这有什么意义。

    但太子就不一样了,太子手上是真没任何兵权,自己就是他唯一的依仗。

    若帮助李承乾夺嫡成功,自己定然权倾朝野,至于太子本人,他又有什么本事,还不是被自己把持。

    所以侯君集思虑再三,觉得自己还是不要明显的表现出对李承乾的倾向,便让自己儿子也过去看看。

    若真有什么赚钱的买卖,自己参与进去也不是不行。

    毕竟魏王赚钱的本事大家都知道,否则魏王这次发请帖,让大家一起来发财,太子的脸色为什么难看。

    还不是李承乾也知道,李泰成功的次数太多了,他说要做的生意一定是大生意。

    而李承乾真的很怕李泰通过这个生意,把京城大大小小的世家全部都拉上车。

    毕竟自己对世家的拉拢,他们是真拿不出来啊!

    不过此刻很多财力不够,或者觉得李泰比较傻的世家开始一一退场。

    虽然他们也好奇这十个名额到底落到谁家,又或者魏王能不能顺利筹到钱来,但魏王开始清场,他们也就只当来吃了一趟酒席,或者等着第二期丝绸之路开始,至少现在先退了。

    而随着那些小世家,或者对丝绸之路不感兴趣的人一一退出,李泰让白鹤重新统计了一下剩下来的人数,居然还有四十多家,至于那些顶尖世家,根本就没走的意思。

    这时候,郑玄果对李泰开口道:“魏王,不能增加一些名额吗?”

    “这人数倒有点出乎我的意料啊,可惜名额是真不能增加了啊!”

    李泰不由可惜道,“倒不是我故意为难诸位,而是丝绸之路的第一批交易,是我大唐与波斯两个国家的第一次交易。

    所以双方交易的物资数量种类都是有定额的,同时向导以及整条商道的承载力有限,并不是可以无限增加人数的。

    但这次会派遣学府兵为商道保驾护航,但路上肯定会经过西突厥领地,到时候能不能顺利走通这个商道,是谁都不知道的事。

    这份物资能运送到波斯,定然极其受欢迎,但能不能顺利回来就谁也不知道了。

    所以,这十个名额还请诸位思量清楚,毕竟万贯起价可不便宜!”

    听到李泰的话,在场众人又开始议论起来,李泰挥挥手压下了他们的声音,继续道,

    “不过,这十个名额贩卖所得的金钱,并不是给谁花费,而是存起来。

    若商队出现损失,则从这一笔金额中抽取一部分给受损的商队进行一定程度的弥补。

    这道路太远风险太高,若不大家一起平摊风险,一次遇险就身家全无,是谁都受不了的。

    既然我主导这件事,自然要尽可能让所有人都有所保障。”

    是的,李泰准备通过丝绸之路推行股份制,甚至为将来在长安建立股市做准备。

    否则李泰也不需要特地留下一部分的股份与利润,为得就是将来要作为流通股使用的。

    说实话,在这时代比较起让他们去海洋冒险实行股份制,还不如去通过经营丝绸之路来实行股份制。

    毕竟海洋对大唐来说完全是未知的,别说远洋航行,就算近海航行都有一定概率翻船。

    海洋的利益对比海洋所带来的风险对世家来说毫无吸引力。

    但丝绸之路不一样,整个大汉通过丝绸之路出售丝绸,获取良马,通过丝绸之路,华夏是切切实实能够获得利益的。

    更不要说这时候隔壁还有两个听起来好像很强的国家在打战,那自己背靠大唐去挣笔钱就更容易了。

    现在魏王提出来的这个方法,虽然利益被朝廷跟魏王分走了七层,自己辛辛苦苦的干活也就只是拿到三层,而且还是十家来分,但相对自己去走这条丝绸之路的风险却低了不少。

    甚至等到哪天,自己在这一条道路走熟了,说不定就能够把周围的人给踢开,自己来走这一条道路。

    一开始嘛,也不求有多赚,只求走熟这条路,那这万贯入门费好像也不就高了。

    一时间,众人看着周围家伙的眼神也带着几分炙热。

    很快,李泰便是看着这些世家,开始竞争起了名额来,这十个名额说高也高,每一个的价格倒也随着名额的减少,不断的开始增加起来。

    第一个名额是两万左右被郑家拿到,但最后个名额却在八万贯才被兰陵萧氏咬牙拿下。

    最后拿到名额的分别荥阳郑氏,京兆杜氏,洛阳长孙氏,敦煌令狐氏,河东裴氏,范阳卢氏、李景恒(宗室),河东薛氏与河东柳氏(联手拿下一个),河南于氏(鲜卑大族),以及兰陵萧氏。

    说实话,这就是李泰看着这些大族感觉到讨厌的地方。

    这一个个都说自己是书香门第,厌恶金钱铜臭,但真等到他们需要掏钱时,他们万贯甚至十万贯都能够轻轻松松的掏出钱来,甚至掏出来的直接就是现钱都不带眨眼的。

    也许这就是钟鸣鼎食之家吧。

    李泰让白鹤把凡是参与了竞争的十几家人全部都记录下来,等到证明丝绸之路可行,那自己下一期就要以建立丝绸之路为由,准备让所有人掏钱修建洛阳到玉门关的驰道了!

    开玩笑,这些人不会以为自己所说的建立丝绸之路是形容词吧?

    像自己这从不骗人的魏王,肯定实实在在的跟他们说实话,自己的目的就是要建设“丝绸之路”啊。

    这条路肯定是从洛阳到玉门关的驰道,若全部由自己投资,那自己至少也要是丞相的位置,分期二十年起步,怕才有可能进行修建。

    但有这么多世家鼎立相助,李泰相信这条路想要修建起来的速度肯定快了。

    当然,到时候如果有世家想要退出的,那李泰也不拦着。

    自己为什么让白鹤记录后面的世家,肯定是用来瓜分他们手上股份的啊。

    到时候他们就两个选择,要么掏钱修路,要么转让股份。

    至于自己,肯定通过工程稀释掉他们手上股份,彻底把整条道路的权利抓在自己的手里。

    毕竟这条路肯定是要交到朝廷手里的,给他们赚点路费已经很够意思了,怎么还想要整条路的权利不成。

    当初,自己建设郑国渠的时候,不太好施展这手段。

    但等到未来二期,三期工程,自己可以让这些人看看什么叫做合理合法的稀释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