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书包网 > 都市小说 > 耕耘贞观 > 章节目录 第二百七十三章 杜楚客到来
    时间流逝,很快到了六月份,原本只想攻占河湟谷地,然后把青海交给投降的慕容伏顺处理,那这时候的李靖已经能率领军队启程回长安了。

    但很可惜,因为李泰要把鄯州以及西海郡彻底纳入大唐的控制范围,那李靖还要带着军队清扫一处又一处因为溃兵,或者吐谷浑民族主义者所形成的山寨与据点。

    没办法,只是单纯的洗劫吐谷浑,以及要把吐谷浑的精华土地占领,纳入大唐统治到底是不同的,毕竟自古以来,这种清剿溃兵的事情向来是最麻烦的。

    哪怕李靖展现出让李泰目瞪口呆的百线基操和大军团调度,但清理山寨终究是要一个山头一个山头的清扫,拔出据点要一个接一个的拔除。

    所以,李靖估摸着想要把鄯州这一大片彻底清扫干净,怕要拖延到十月份了。

    说实话,李泰面对李靖这种凡尔赛式的谦虚,不知道自己应该回答什么才好。

    不过,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给李靖做好后勤工作,粮食什么的李靖倒是自己会安排,不需要李泰出手,毕竟作为统帅,粮食这种东西在自己手中才是最安全的。

    但李泰对军队的考虑,却是各种肉食的补充,各种衣物的清洗,甚至连青楼都给府兵们准备好了。

    只要这些府兵们把缴获转化成粮票,然后用粮票就能获得享受。

    而这所带来的,就是让这些府兵们的战斗意志高昂起来,这点是李靖先发现的。

    毕竟他已经是六十多岁的人,这次带兵打吐谷浑,几乎是自己这辈子的收尾之战。

    什么事情李靖能亲力亲为的都亲力亲为,所以他发现了府兵们的积极表现。

    这就是李泰以鄯州本身的百姓作为基础,构筑成了一个相当有秩序的后勤体系。

    简单的说,这些士卒们在战场上的缴获能够最快时间,转化成能消费的粮票,并只要李靖安排了休息,那这些士卒便能把这些粮票消费出去,这就足以激励士卒了。

    毕竟将士们过着得是刀口舔血的活,所以除非是那种特别顾家的人,他们会选择把一部分的粮票储存下来,准备带回家去。

    但更多的府兵,到底是秉承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秉性,毫不犹豫的大笔花费。

    毕竟战场厮杀,拿命换钱,手中有钱便是第一时间花出去,好好享受享受。

    至于钱花完了对于很多的府兵来说倒也不是什么大事,因为他们的家里本身就是有分口田和永业田,回去实话,在王玄策看来,现在的局面真的已经很不错了。

    至少比较起自己在陇右的时候跟着许敬宗干活要好太多了,那时候自己上班第一天就被架空失业了,这年头还有比自己更倒霉的人吗?

    与之相比,这时候自己脑袋上的可是杜楚客,自己人的杜楚客啊!

    李泰倒也没有多话,而是把目光放到了杜楚客的身上,疑问道,

    “朝廷中到底出了什么事,你不是去洛阳去做洛阳令吗?怎么把你给派遣过来了?”

    “因为燕王您开发吐谷浑的计划,魏国公便是向朝廷推荐了我!”杜楚客苦笑道,

    “我人都才刚到洛阳,凳子都还没有坐热,就被一纸调令给送到这边来了。

    我所知道的情况怕是未必有您来得多。

    不过我猜测,让我来这里,更多的只是为了玄策做过渡而已。

    等到玄策在西海这边有立足资格,我就能重新被调回洛阳,到时候也能坐上洛阳令了!”

    对有的人来说,一州刺史可以算得上是人生巅峰,但对杜楚客这种长安豪门,尤其是官场上还有一个右仆射的豪门来说,一州刺史,不过只是自己镀金的岗位而已。

    事实上这种事情不仅仅是古代,就算是现代也是非常常见的事。

    哪怕华夏讲究的是“宰相必起于州部,勐将必发于卒伍。”但有的人一开始的官职就是州部,有的人一辈子的目标就是州部。

    人与人之间到到底是有差距的。

    而杜楚客没拒绝这命令,便因为这件事是李泰提出来的,在杜楚客看来,把这里的活给干好了,让李泰的计划成功了,这才是自己这个燕王党最应该做得事。

    ……也许李泰手下,也就杜楚客是这般一心一意的为李泰夺嫡而努力吧……

    “由你照顾玄策,我也能放心不少!”李泰点头对杜楚客感叹,“只怕要辛苦你几年了!”

    “为国尽才,为君尽忠,当不得辛苦,而且教化当地百姓入我华夏更是圣贤之道!”

    《逆天邪神》

    杜楚客倒没什么在乎的对李泰道,只是杜楚客说到这里,神色严肃道,

    “不过我从长安而过,却听闻太上皇感染风疾已病入膏肓,说不定就在这个月了!”

    “什么?”李泰听到杜楚客的话愣了愣,但神色很快镇定下来,然后道,

    “我知道了,这件事情以朝廷的消息为准,你们不需要多言!”

    “诺!”在场的两人听到李泰的话语,对李泰进行行礼,两人相互对视一眼,退了下来。

    “李渊的时间到了吗?”李泰听到这个消息,倒也没太多悲伤,反而有着几分唏嘘。

    因为李世民玄武门之变胜利后,李泰有记忆以来,就便没见过几次李渊。

    再加上自己贞观二年就开府去了,跟李渊接触时间并不多,所以李渊去世自己并不伤心。

    但自己记得没有错的话,在李渊这位太上皇去世不久,母亲长孙皇后便生了重病,然后在下一年就去世了。

    说实话对李泰来说,虽然自己一直以来都在外面跑,但跟长孙皇后的关系还是很亲近的。

    每个月或是初一或是十五,总是会跑到宫殿中见见长孙皇后,就内心来说,李泰是真的不希望长孙皇后出事。

    但长孙皇后不是那种突然得了疾病暴毙,而是生身母亲赵国太夫人的薨逝以及太上皇李渊的驾崩,再加上气疾复发,导致积重难返的,这就让李泰完全束手无策。

    因为李泰不是学医的,别说是不知道用中医的办法怎么去治疗气疾,就算是西医的办法自己也完全不知道啊!

    “看起来要早点回去了!”李泰深吸一口气,倒等着长安那边的讣告了。

    毕竟李渊是太上皇,不是过了头七就马上安葬的平民百姓。

    基本上是要保存好遗体,所有皇家子弟前去祭拜,最后选定良辰吉日再下葬的,而自己想来也会被叫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