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书包网 > 都市小说 > 耕耘贞观 > 章节目录 第两百零二章 五月无事
    李泰面对杜如晦突如其来的问话,不由呆了呆。

    李泰非常清楚,杜如晦实际上已经距离真相真的非常接近了,但他的资质到底还不足以支撑他彻底看破这原因。

    没办法,能拥有这般资质的人,一千年都未必诞生一个,而杜如晦还差得远。

    李泰深吸了一口气,对杜如晦反问,道:“杜相觉得天下财富恒定吗?”

    杜如晦听到李泰的话微微沉默,又说道,“天下财富难道不恒定吗?

    比如交易,以物换物,看起来好像有赚有亏,但就总体而言,却是不变的!”

    李泰听到杜如晦的话点头道,“从交易角度来说的确是等价交换。

    哪怕其中有所差距,但就现实来说,很多无形价值使得双方交易达成平衡。

    但我们说的并不是交易,而是财富。”

    “愿闻其详!”杜如晦听到李泰这话,神色郑重起来。

    “在杜相看来所谓财富是指什么?”李泰倒也没有解释,而是又问了一个问题。

    杜如晦皱了皱眉头,思索了一下,认真道,“开元通宝,绫罗绸缎,以及金银之物!”

    “嗯!”李泰听到杜如晦的话语,道,“在我看来,所谓财富只是农民耕种出来的粮食,以及自己麾下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甚至这些徭役通过劳动换来的基础设施!

    至于开元通宝,绫罗绸缎,甚至金银,对我而言只是媒介而已。

    如果我手上媒介不够,就另外制造一些媒介,让百姓们接受,然后愿意劳动也就足够了!”

    “粮票?!”杜如晦听到李泰的话,倒是马上反应了过来。

    “嗯!”李泰点头道,“弄懂这个问题,您就应该知道,钱本身对我来说不重要。”

    “重要的是什么支撑了为什么这粮票能够作为钱的替代!”

    杜如晦的脸色变得难看了起来,道,

    “你的粮票真是按你手中拥有的粮食数量发出来的吗?!”

    “是!”李泰面不改色的回答。

    自己肯定是按照手中粮食的数量发放的,实话,天津所处的位置几乎是以平地为主,加上境内较为丰富的水力资源,运河没有经过这里时,还没什么,但运河经过这里,这片区域的土地自然凸显了出来。

    与此同时,幽州农业学府的学子们也开始毕业,虽然这批数量一样不多,也就两百来人。

    到了李泰手上更是一百人左右,但让他们去组织徭役们去开垦荒地却足够了。

    这时候,李泰给远在长安的吕才发送消息,让他把今年丰收的小麦,研磨成了小麦粉后,再派遣农业学府愿意北上幽州的学子们,把这些小麦粉送到幽州来。

    这件事情吕才也不敢怠慢,回信表示会先把小麦粉送到洛阳,然后再由永济渠送到幽州。

    不过从长安到洛阳,渭河水道只能走到华州,剩下来的道路需要陆运运输。

    在这过程中,除非沿途购买粮食,否则粮食消耗会非常大,至少会损耗三成以上,还请燕王做好准备。

    李泰收到吕才信件后,马上又给驿站送去一封四百里加急的信件,表示从孔雀处要钱,直接沿途购买粮食,把这一批小麦粉先送到幽州来。

    同时又写上,自己拿到了洛阳津口的建设权,可以把原本调度给自己的墨科与算科学生,先派遣到洛阳的津口处修建洛阳津口。

    同时联系上马周,获得朝廷审批,让洛阳的津口建设起来,费用则让孔雀把炭业、布业,以及其他产业的利润拿出来,填补这个窟窿。

    不过,高陵的小麦粉这些粮食,则尽可能向幽州运输,这点没得谈。

    见到李泰的回信,吕才把学府中事情暂时交给刘神威来处理。

    与孔雀商量后,自己亲自带着学子们护送着粮食来到洛阳,然后一批以农科为主的学子继续运送小麦粉顺永济渠北上,把这些小麦粉送到李泰手里。

    而自己则另外带着墨科与算科的学子,在洛阳寻找适合的地方购买土地,建立房屋。

    等联系上马周,确定得到朝廷的批准建立津口后,便开始集中力量建设津口。

    有了吕才全权处理洛阳津口的事情,也让李泰松了一口气。

    更重要得,还是今年洛阳小麦粉成功运输到幽州来,虽然费事不少。

    说实话,去年虽然购入大量粮食,就算现在李泰的粮食也依旧非常充足,但今年徭役来得这么多,让这粮食的损耗有些出乎李泰的预料。

    哪怕自己仓储之中的粟米能支撑到今年秋收,但李泰看着连一年都支撑不到的粮仓,心中多少还是有几分心慌的。

    所以,在确定高陵小麦丰收后,第一时间,李泰便让吕才把这些小麦粉给运输过来。

    因为李泰看着粮仓一点点空下去,而不见粮仓堆满,李泰还是有很大不安全感的。

    一直到六月份,高陵的小麦粉全部都送到天津都入库后,李泰才松了一口气,实际上这个过程之中布匹钱粮的损耗,甚至比粮食总价的三层,可能还要多几分。

    但李泰觉得,这一件事情还是很值得的。

    这时候的李泰才想起来,吕才还在处理着洛阳津口的事情。

    李泰发送了一封信表示粮食送到了,同时让吕才慢慢处理洛阳津口,不需要着急。

    毕竟杜如晦对整个大运河不仅是单纯的清淤工程,还有为了《漕运计划》的执行进行人事调整。

    就算杜如晦也只能一个州一个州的慢慢调整过来,所以李泰让吕才慢慢来不需要多么着急,就当是让算科与墨科的学子有一个实习的地方。

    见到李泰的回信,吕才看着快要修建好的津口,又看了看这封信……

    燕王这是看不起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