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书包网 > 都市小说 > 耕耘贞观 > 章节目录 第一百三十四章 匠人方案
    自从李靖活捉了颉利可汗,干掉的东突厥后,回来就因为大唐那段时间实在没钱而被敲打了一下,李靖便重新做回了兵部尚书。

    说实话,如果不是杜如晦还活着,那李靖怕是会成为尚书右仆射。

    但即使如此,李靖至少也得到了左光禄大夫的散官职务。

    而李靖也知道,自己灭了东突厥多少还是遭人嫉恨的,所以就更加低调了。

    除非关乎军事,否则李靖表示自己只是朝堂上的泥塑木雕,你们想要怎么做就怎么做。

    李靖麾下,那些跟着李靖一样选择乖乖做木雕的,基本都在随去年因大丰收而获得弥补。

    或是赐予绢,或是赐粮,总之,肯定得到了奖赏,李靖自己更有了三千匹绢。

    只不过,那些跳得很厉害的,尤其心中有几分怨气的,那多少受到了打压。

    见到下属被打压后,李靖就更安静了,几乎不跟自己的旧部怎么往来。

    而这次,李靖微微眯着眼睛,那仿佛刚刚睡醒的样子。

    说实话他还真没想到,今天的事情会跟自己有关,不过想了一想,李靖也明白,这件事情跟自己有关也是正常的。

    虽是异族,但到底是以东突厥为主,所以这件事李世民安排自己处理是理所当然的。

    李靖出列道:“臣调配左武候中郎将苏烈,率军三千驻扎高陵以防不测,不知是否妥当?”

    “苏烈?”李世民听到李靖的话,倒想起这个人,当初温彦博当初杀敲打李靖时,便拿了苏烈来杀鸡儆猴。

    最重要得是,这个人有点不知好歹的生了怨气,所以去年补粮与锦缎的时候没有给他。

    现在晾了他一年,显然李靖希望给他个机会!

    “可!”李世民思索了一下,到底还是答应了下来,毕竟李靖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李靖听到这话便退回了一边不再说话,选择继续做泥塑木雕。

    而李泰不由开口问道,“这苏烈强不强?能不能镇压东突厥劳力的暴动啊!”

    李泰自然不知道苏烈厉不厉害,毕竟自己又没有什么需要接触军方的必要。

    听到李泰的话,李靖开口解释道:“当初与东突厥作战是苏烈亲身擒拿了颉利可汗,可惜因为纵兵掠夺平民而受贬,不过有他驻守,东突厥的异族定然不会为乱!”

    这么强的吗?这么强的家伙,就来给异族做看守真的好吗?

    李泰没想到居然能要来这么个家伙,对李靖道,“原来如此,谢李尚书解惑。”

    这时候的李泰把目光放到李世民的身上,继续道:“阿耶,另外修建郑白渠,除了劳力,还需要技艺非凡的大匠,所以不知道能不能让工部调配大约五十名大匠给我!”

    听到李泰的话,工部尚书段纶连忙出列道,

    “工部大匠数量有限,水部能调度的大匠,已尽可能调度给郑白渠工程了。

    再加上煤炭上还要再调度大匠,其他大匠工部、屯部、虞部都有职责,,这事自然不会反对。

    因为一开始就约定了的朝廷固定拥有三分之一的郑白渠耕地,主要为了满足李世民修建的那些仓储,剩下来的三分之二才是其他世家分,以及补齐仓储之中未满的部分。

    若这工程真的进行到了一半,大不了李世民脸不要了,先把朝廷三分之一的土地收了也就是了,毕竟三分之一的土地至少有三千倾啊,为此不要脸面算什么。

    到时候,李泰出面说自己手上没钱了,怕很多人赶着送给李泰。

    所以,李泰说出这办法后,一众已经出了錢的宗室世家的大臣,這時候只能真心祈祷,越王有人格一点,千万别贪污浪费,最好这一波就足够了。

    李世民不由双眼放光,看着自己的儿子,心中嘀咕着还有这么一手操作办法吗?

    自己以后要修园子什么的是不是也能这么操作。

    而实际上李泰知道,这种操作办法更多的是不得已而为之。

    如果是自己负责中央的财政调度,那自然是要把朝廷经济占比提升,世家的经济占比下降,加强朝廷对大唐的控制。

    不论怎么样,这个理由给魏征,魏征便是退了下来,没再多说什么。

    这就是干实事的事最好的地方,别人进行挑刺時,你能够合理的给一个解决方案,别人又没有其他解决方案,那这东西基本上就不会再进行争执下去了。

    最怕的是,你有方案,别人也有方案,谁也不能证明谁的方案最好,这是最麻烦的。

    因为这往往会成为所谓的道争,谁都为自己的方案死都不退。

    不过,到了这个时候,那就要看谁手上有钱粮能够把自己的方案能够执行下去了。

    就好像,李泰提出来的计划什么,难道朝廷上的人没有反对的吗?

    不可能的!

    儒家一系的人恨不得把李泰的计划说的一无是处,让李泰熄了干实事的心思。

    但事实是,李泰的每一个计划,自己总是能够解决钱粮问题。

    不论李泰怎么坑蒙拐骗,手上有钱粮,心中有方案,有资本就进行试验对错,这是绝大多数的朝臣所不具备的能力。

    因为他们只能找朝廷要钱来实施自己的方案,毕竟破家为国也做不到某些工程啊,这就是他们跟李泰的最大差距。

    那朝廷会选择哪个?自然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