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书包网 > 修真小说 > 负刀江湖行 > 章节目录 第二卷 人在江湖岁月催 第四十四章 黄雀、螳螂、蝉
    少年绕了一个大圈躲开营门前的守卫,朝着军营一侧小心翼翼的摸去。这个废弃的守捉营并不大,根据王朝内军制规定,西域各城镇屯兵不可超过三百,各藩国屯兵不可超六百,辖下各城不可超二百。如遇战事由周围各镇、城、藩国抽调,再由都护府所在地碎叶城驰援。

    这若羌以前未自立不属藩国,应对军制,营盘也就能装下三百人左右。

    营墙皆由巨石堆砌,应该是就近开采的山石,高约六尺上下,不及人高。少年绕至后方,摸近比量高低,悄摸露头观察内里情况,确认无人后一跃而入。

    军营内里自然简陋,都是山上砍伐的松柏简易搭建的房屋,一排排井然有序,约摸得有四排,只是如今应是闲置多年,大多破败。少年蹑手蹑脚左躲右避,一栋栋木屋摸索过去,在居中方位停下身形。

    一队马贼六人编制,有模有样的巡逻,只是一眼看去状态松散。毕竟都是些散兵游勇的乌合之众,假若个个都精神高涨警惕性十足,那就不是马贼而是军队。

    故意放慢脚步落在最后的一名马贼走路一瘸一拐,拍了拍前面那个秃道起来这东西的本事可大着呢,少量能致幻,大量吸食能让人慢慢死亡,相当于慢性毒药。

    记得小时候有段时间,少年自家姐姐就爱看一些左道偏门的杂记,而且还总要读给少年听,如果没记错,有本前朝落第秀才写的《梦场杂记》中有记载:迷离花,西扶霖王朝传入我朝,又名阿芙蓉,食之可致人梦幻,可生瘾,生瘾者涕泪横流,四体萎靡不能抬,即刀加于前,亦唯俯首待死,不能稍事反抗。故久食之,肩耸腰塌颜色枯羸奄奄若将死。

    如此可怖东西少年怎能不害怕,毕竟和老殷头儿比自己还年轻。

    老殷头儿将这阿芙蓉跟阿大和伍六七讲了个大概,少年感觉体内并无大碍后开口道:“前朝大魏时期已是明令禁止民间种植这东西,我朝自天问帝开国至今也是一直注意,各级往来关卡历来严查,对于触犯者刑法更是严厉到村伍连坐,那个马贼所说的疏勒难不成还在偷偷栽种?”

    “不可能。”老殷头儿否定的也是直接,“都护府衙在碎叶,离着疏勒也就是一两日的路程,他们不敢。或者疏勒只是一个中转站,这阿芙蓉应该是偷运进来的。”

    少年又陷入沉思,考虑是不是要跟朝廷里知会一声,毕竟这东西危害之大简直到了人神共愤的地步。

    “我再进去探探。”少年不再纠结于阿芙蓉的事,暂且放置一边,眼下这事只能算是无关紧要,救人最要紧。

    阿大却伸手将少年拉住,道:“刚刚我在后山看的也差不多了。”少年这才记起,暗道这阿芙蓉果然害人,到现在脑袋都还有些晕眩。

    阿大又道:“这里面巡逻的有两队,一队六人。东北方向有间垮了一角的屋子应该是灶房,挨着马厩。往西三四间屋子,进进出出有两三拨人,我感觉应该是这伙人的头头的屋子。再往西北有两间,中间有三四人出来解手,应该是他们的卧房。根据王朝军制,兵卒卧房十二榻为一间,人数恰好也和巡逻人数对的上。这样算来营里总人数控制在三十人上下。不过我没发现你要找的那个姑娘。”

    阿大也是心细,把马贼摸清了大概,让少年微微瞠目,暗赞一声,倒还真有做谍子的天份。

    老殷头儿开口道:“应该在三十人往上。”

    少年和阿大眼中疑感看向老殷头儿。。

    “毕竟这也是个大些的据点,这周围应该要有些暗哨吧。”

    对面两人恍然,少年又随即道:“可是一路走来直到现在,也没看到一个暗哨。”

    老殷头儿布满褶子的眉头蹙起,“我也在纳闷。”

    四人便陷入一阵沉寂。

    “有阴谋。”伍六七忽然开口说道,又把三人的注意力引了过去。

    别看这个年龄不大的小守捉郎平时不爱说话,总会让少年不自觉地忘记他的存在,可这小孩偶尔的一句话似乎总是能在他们陷入思索时拔开迷雾的一语中的。

    “事出反常必有妖。”以为是三人没听懂自己的意思,伍六七着急解释道,“城里说书的好说这句话。”

    “有道理。”阿大颇为赞同的点点头。

    少年也难得同他们开了个玩笑,道:“没事多听书,长知识。”

    一句话让伍六七稚嫩小脸通红。

    “假如马贼真有圈套,按我分析,极大可能是针对我来的。上次是我和庄苑惹到的他们,眼下只抓住了庄苑,这八成是要用庄苑做饵引我上钩。”少年分析道。

    “这叫引君入瓮。”阿大恍然,“然后关门打…”话说一半觉得不妥,换话道,“瓮中捉…”也觉不妥,讪笑闭嘴。

    老殷头儿接话打趣道:“你这书听得可没小伍子有水平。”

    这几日的接触也让少年习惯了这三人之间的玩笑拌嘴,对他们这种偶尔无伤大雅的玩笑话也是附和一笑。少年自然不会再意这个自小靠打渔为生显然肚里没多少墨水的守捉郎那几句无心之失,道:“即然他们有圈套,咱们就来个将计就计。”尔后如此这般的耳语一番,将计划敲定。

    那看上去像是离得地面很近的月牙已至半空,晚风更是凛冽。西域就是这般,因得地势过高,白天热死晚上冻死。

    营盘里嘈杂声渐渐隐去,几个刚刚替换的看守仍旧无精打采,或倚或坐的假寐。少年当先起身,正欲偷摸潜入,就听得远处的山路上喊声乍起,火把通明。

    没几个呼吸就见一群二三十人擎着火把提着木棒棍子气势汹汹的冲到营门前,为首一人火光照耀下乱蓬蓬的金发,操着一口很不地道的大周官话,高声叫嚣,“快把我们的女人还回来,真主会放过你们。”

    显然被眼前一幕吓到的少年四人面面相觑:这又是唱得哪出?

    阿大愕然道:“说书的老头儿没说过这一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