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书包网 > 网游小说 > 三体:最强面壁者,打造神级文明 > 章节目录 第154章:远古梦境恶魔
    紧跟着空海大师的步伐,凌枭一行人直接进入到小木屋之中。

    原本以为这个小木屋会十分的狭小且紧促。

    但就在进入之后才发现,里面竟然是一个偌大的祭坛。

    与外面所呈现出的占地面积完全不符。

    “卧槽!你确定这是刚才咱们进入的小木屋?小木屋里,能放下一整座塔?!”

    大史瞪大了眼睛向前望去,手中夹着的烟都忘记点燃了。

    只见那祭坛之上,屹立着一座高耸入云的宝塔。

    仔细数去,足足有三十层之高。

    “人世间,纵有万千幻象,不要总以双眼来判定真实,有时候,眼睛也会骗人的。”

    空海大师跟在聆童的后面,一步一步的向着祭坛上走去。

    就在走到宝塔的大门前时,聆童双手一伸,通往塔内的大门便被缓缓打开。

    “空海大师,三位有缘人,迷惘之塔已开启,请~”

    厚重且十分深沉的大门内,是一副昏暗的景象。

    两边狐形火把,若隐若现的照耀着整个通道。

    空海大师回头望了一眼三人,伸手邀请道。

    “请吧,里面,就有你们所要寻求的答案。”

    虽然眼前的情景,更加的难以置信。

    但这一次,凌枭虽然有所警惕,但还是毫不犹豫的直接一个大步跨了进去。

    一进去,只感觉一股极为压抑的气息铺面而来。

    如果定心去听,还可以听到一些诡异且恐惧的喊叫声。

    这些声音若隐若现,好像是在身边,又好似距离自己很远。

    而且这些声音,感觉十分的熟悉,总觉得在哪里听到过一样。

    就在三人准备去仔细听时,空海大师突然开口道。

    “迷惘之音,不要去细听,否则容易陷入这迷惘之塔中。”

    空海大师的这一声,瞬间将三人从这迷惘之音中给拉了出来。

    “你们所寻求的东西,就在这迷惘之塔的最着,空海大师便将手中只有天使模样的圣光魔典,举了起来。

    “由于这梦境恶魔吞噬了太多的恐惧和愤怒,虽然被封印了本体,但依旧有一部分力量,遗漏了出去。”

    “不过在圣光之书的净化之下,遗漏出去的梦境恶魔,善与恶却被剥离开来。”

    “善,最终化身为了食梦貘,专食世人恶梦,让世人不再受噩梦的困扰。”

    “恶,则至今下落不明,你梦中的弗莱迪,应该就是接收了这‘恶’的力量。”

    空海大师就像是讲玄幻小说一样,滔滔不绝的讲述着有关远古梦境恶魔的传说。

    但不知为何,就在空海大师正准备继续向下讲去时。

    一口鲜血,突然从空海大师的嘴中喷涌而出。

    突如其来的情况,让一旁的凌枭顿时一惊。

    随后立刻上前,一把将其搀扶住。

    “空海大师,您这是怎么了?没事吧?”

    空海大师缓缓的摇了摇头,将嘴角的鲜血擦拭干净之后,继续讲道。

    “没事,乘着这次机会,就让我完成我的使命吧。”

    只见空海大师恢复到了最初的模样,再次用手轻轻的抚摸了一下圣光魔典的封面。

    上面天使的面容,直接变换成了远古梦境恶魔的模样。

    “凌枭,接下来的话,我只说一遍,一定要记牢了。”

    “随着岁月的流逝,圣光之书在远古梦境恶魔本体的侵蚀之下,渐渐的与之融为了一体,恶魔之力也完全侵蚀到了内容之中。”

    “最后便成为了现在的这本,圣光魔典。”

    一口鲜血再次喷涌了出来,凌枭正准备去帮忙擦拭,却被空海大师一把拦了下来,随后继续说道。

    “圣光魔典虽只有一本,但却有着两个截然相反的内容页。”

    “由恶魔封面打开的,便为恶魔之书。”

    “由天使封面打开的,便为圣光之书。”

    “两本内容都···”

    话还未说完,好像是遭受到了什么反噬一般,只见空海大师七窍瞬间迸涌出鲜血来。

    脸色煞白,似乎下一秒就会驾鹤西去。

    凌枭见状,立刻将空海大师制止了下来。

    “空海大师!别说了!”

    于此同时,火种能源迅速从凌枭的胸膛处抽离了出来,源源不断地向空海大师身上汇集了过去。

    温和的火种能源在注入到体内之后,空海大师那煞白的脸色,才渐渐缓和了起来。

    就在空海大师准备再次开口之时,凌枭立刻抢先说道。

    “空海大师,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有关圣光魔典的事情,你应该是不能再讲了。”

    “您现在冒死所透露的这些信息,已经够用了,我会牢记在心里,至于剩下的,我一定会自己寻找到答案。”

    望着已经领会到其中深意的凌枭,空海大师突然笑了起来。

    “不可说不可说,没想到强行说出来,会遭受到如此的反噬。”

    “看来还是我小看了。”

    随着火种能源的不断注入,空海大师恢复了一些气血,随后缓缓的站起了身来。

    “阴阳自古便相伴相生,无阴便无阳,无阳便无阴。”

    “阴无全阴,阳无全阳,不可舍阴而求全阳,也不可舍阳而求全阴。”

    “切忌···”

    “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