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书包网 > 都市小说 > 农家果儿香 > 《农家果儿香》正文卷 第二百五十五章 玉米宴
    人群中一阵骚动,都在议论玉米的亩产量,这么惊人的数字实在骇人,就是不知道这东西的吃法有什么讲究?

    就在众人七嘴八舌期间,姚家兄弟已经指挥几个长工把院子里的笸箩等东西都收拾走,空出地方转眼摆上了十几张大圆桌子。

    姚二柱上前冲沈县令拱手道:「请大人落座,今天准备的饭菜是玉米宴,还请大人品尝。」

    「好。」

    沈大人一听有些迫不及待地回了声,姚二柱等人开始招呼大家纷纷落座,沈大人那一桌除了他和师爷,还有姚老爹和两个长子,姚福田和几位长辈以及程先生等人作陪。

    程先生是读书人,坐在主位席上,其他几个亲家自然不会有什么意见,而且他们的席面就在旁边,两张席面紧挨着,离得不远也不妨碍在一块儿说话。

    其余干活的人也在主家招呼下纷纷落座,大家忙了快一天,也想亲口尝一尝这玉米能不能当正经的主食吃。

    玉米宴是果儿给起的名字,早早叫人把称过的玉米扛了两袋赶去镇上的磨坊,现磨出大小不一的几种玉米糁子,有黄豆大小的,绿豆大小的,小米大小的,最后就是最细的玉米面粉。

    果儿每种大小磨上一些带回去,打算各煮出来一锅,好让大家多尝尝,以后等莱阳县的百姓都种上了玉米,也知道怎么做着吃了。

    下人们端着大大的托盘开始上菜,每桌摆上一盘凉拌野菜,一盘麻油拌咸菜,一盘炒韭菜,一盘香葱炒鸡蛋,都是老百姓家里再平常不过的几样。

    接下来端出的盘子上,摆放着一个个杯子大的细瓷小碗,刚走进桌旁就能闻见小碗里飘出好闻的清香味道。

    下人在每个人面前放下三个小碗,众人低头看去,每个小碗里面都盛着熬好的玉米粒,看起来跟大米稀饭差不多,只是三个碗中玉米粒的大小都不一样。

    姚二柱站起来介绍道:「这叫玉米糁子,跟熬稀饭一样放进铁锅里熬就成了,按照磨出来的颗粒大小不同,吃起来各有各的口感,大人请品尝,吃玉米糁子最好的配菜就是这凉拌野菜、还有自家腌制的咸菜。」

    沈县令恍然,怪不得这待客的桌面上竟然摆着咸菜和野菜。

    沈县令端起其中一个小碗,拿起筷子小心地尝了起来,众人都眼巴巴看向他,等沈县令手下不停把三个小碗的玉米糁子都吃完,抹了抹嘴巴道:

    「味道不错。」

    众人纷纷动筷品尝起来。

    接着端过来的是一盘盘玉米面馒头。看起来跟麦面的馒头没什么区别,就是颜色更深一些。

    馒头蒸得挺大,沈大人伸手拿起一个掰下来一块放进嘴里,发觉味道跟麦面馒头明显不一样,带着丝丝甜味,口感比麦面的显粗粝一些,吃起来别有一番滋味,越吃越觉得好吃。

    沈大人边吃边不住点头,他迫不及待想要见识下一道主食了。

    第三道主食端上来,又是一人两个小碗,里面盛着桑葚一样形状的小面团,看调料一碗是凉拌的,一碗里面是带汤的。

    姚二柱:「大人,这叫漏鱼鱼,把玉米面粉倒进烧开的锅里,用擀面杖不停地搅拌,等面糊稠如浆糊彻底熟了后,再舀进漏勺里往下按压,等漏勺里的面糊一点点顺着窟窿滴进下方的水盆里,漏鱼鱼就做成了。

    这东西可以像凉拌面那样浇上调料汁来吃,也可以提前弄好各种汤汁吃,里面再放些野菜,炒韭菜,可好吃了,大家面前这两碗,一碗就是凉拌鱼鱼,另一碗浆水鱼鱼,大人请尝尝。」

    沈县令凑近先闻了闻,然后才拿起筷子吃起来,吃了几口停下筷子笑着问道:

    「看你讲的这么顺溜,应该吃过吧。」

    姚二

    柱大方说道:「当然吃过,当初卖嫩玉米的那三亩地最后剩下一些长老了,我们就掰下来,在家里想办法做熟了吃,这些都是家里的侄女们琢磨出来的吃法,让大人见笑了。」

    侄女在弄这些吃食的时候就跟家里人交代过,只要县令大人不刻意追问,就不要再人前说出她的名字,所以姚二柱便含糊说是家里的侄女。

    沈大人不再客气,端起小碗接着吃起来。

    等把这一轮吃完,众人基本上肚子都差不多了,等看到又一碗腊汁肉面片放在跟前,腊汁肉的香味直扑进鼻子,众人抚摸着快要吃撑的肚皮,忍不住又拿起筷子吃起来。

    有些人边吃边想,主家不应该吃完一碗上一碗,应该把所有的吃食一并端出来,这样他们就可以有计划地往肚子里塞了,不至于吃到现在撑得不行,还在惦记着下一碗是啥。

    还有人暗暗埋怨自己咋就那么嘴馋,一个玉米面馒头,再好吃也不能一口气吃下去一个半。这下好了,肚子撑得塞不下去更好吃的了。.z.br>

    果儿跟家里的女眷们坐在较远处的一桌,一直关注着沈县令这边的动静,见大家都吃得一脸满足,心里的小窃喜又迸发出来。

    除了今天上桌的这些吃食,玉米面还可以做发糕、贴饼、玉米饺子、包子等美食,还有玉米蛋糕、爆米花之类的零食,不过这些果儿以前没亲自做过,所以这一次就只选了自己会做的都弄出来给大家品尝,等以后这道粮食在老百姓的饭桌上普及了,自然会有人做出更多的美食来。

    玉米算得上是粗粮,但是营养价值高,好消化,果儿先前还有些担心沈县令吃惯了山珍海味,对这种口感略带粗粝的食物不太喜欢,现在放心了,县令大人今天胃口不错,吃下去好多,想来明年便会在全县大力推广种植了。

    沈县令今天也吃撑了,满足地放下筷子。

    「好,很好,想不到这东西还真是粮食,,大家都是种庄稼的老把式,从来都是严格遵循老祖宗留下来的经验,春耕秋收,姚家竟然要种冬小麦,太冒险了。庄稼一年两收,那是气候温暖的南方才能有的事,这里是北方,怎么可能呢?

    沈县令却温和道:「说来听听。」

    姚二柱咂咂嘴巴,把侄女跟他说过的话一五一十学了一遍,最后道:

    「大人,这冬小麦要是种植成功了,以后咱们这里也能实现一年两收,这样种麦子、种玉米两不耽搁,实在值得冒险一试。」

    嘶——

    这话听得沈县令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听起来的确是太不可思议了。

    姚二柱又道:「大人,当初咱们种玉米的时候,也有好多人认为这玩意儿不能当粮食呢,不试一试怎么知道不行呢?」

    沈县令重新审视姚二柱,见对方一脸诚恳显然不是在开玩笑,沈县令下决心般一拍桌子道:

    「好!那本官就看着你们把这冬小麦能不能种出来。不过你倒是先说说怎么个种法。」

    姚二柱:「我已经联系南边的客商买种子,不日就会回来,等秋收一完,立马整地,播种,把冬小麦种下去,要是顺利的话,明年五六月份便会收获,到时候收了麦子,正好赶上种玉米。」

    沈县令看了一圈,发现姚家的男人包括姚老爹都一脸淡然的样子,似乎姚二柱说的这件事很平常,看来在种冬小麦这件事上,姚家人已经达成了一致,既然百姓都能有这份雄心,那他这个父母官怎么也要鼎力支持。

    「好,你们既然拿定主意,那就放手去干,中途有什么困难尽管来提,只要我能帮到的,定不容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