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书包网 > 修真小说 > 半仙 > 章节目录 第四四一章 扫尘寺
    海市居住的环境如此局促,并不是因为海市的地皮不够,而是因为受到了限制,千流山不允许海市的交易场地无限扩张,也不允许外来人员到处乱跑,仅划拨了陆地上小小的一角出来而已。

    然就这一角,常住人员已不下百万,还不包括大量来来往往的人员。

    画地为界,一地繁华,一边清静。

    界线就是一道海峡,海峡深深,两边有一道道索桥连接,绳索上简单铺着一块块木板而已。

    海峡底下是平静的海面,一边的崖壁上灯火辉煌,到处是凿梯搭出的房子,房子如同攀附在崖壁上,而另一边的崖壁上则是阴暗清冷,两边对比鲜明,有人间与地狱的感觉。

    索桥上也很冷清,基本看不到还有其他人来往,可见交易市场这边甚少有人往对岸去,没事也不敢往那边跑。

    野人扛着鲛人的尸体在前,庾庆跟在后面,一起晃荡在索桥上,从光明的灯火辉煌之地,走向幽暗的星空灿烂之地。

    清冷对岸,在那地势最高的临海之地,有一座圈墙而建的寺院。

    野人所选的索桥也是直通寺院的那条,晃荡过了索桥,直奔山实话,若不是连累老七和老九的身体出了问题,可能有性命之忧,他非常反感再用阿士衡的名字,打死也不愿用,给再多钱也不愿用的那种,这恐怕是他为数不多的给钱也抗拒的事情。

    没人能理解他的某种心情,哪怕就在刚才,他脑海中也闪过了某个书房中的场景,闪过了对某个女人否认自己是阿士衡的情形,那一幕至今想起依然锥心刺骨。

    年轻僧人惊疑,再问:“是锦国的那位探花郎?”

    庾庆:“早已经是过去的事,世间早已没有什么探花郎。”

    年轻僧人顿有肃然起敬感,合十欠身,“阿施主稍等。”

    旋即快步离去,进门后又关了门。

    等了那么一阵,门又开了,这次出来了两名年轻僧人,大门各开一边,彻底打开了。

    之前那位请庾庆跟他去,令一名则扛起了鲛人的尸体入内。

    入内看到了星月下的寺内全景,庾庆顿又有种头皮发麻的感觉,地上铺的脚下踩的还是骷髅头,寺内能看到的建筑,除了中的冥僧。按坐位论,应该是中间那个,可两边的看起来资历更符合。还是说根本就不在这里?这也不是没有可能,此地的规格似乎配不上冥僧的名望,那位不住这也属情理之中。

    眉清目秀的中年僧人听完扛物进来的年轻僧在旁的嘀咕,目光从鲛人遗体上挪开,落到了庾庆的脸上,平静道:“你就是锦国那号称天下第一才子的探花郎?”

    庾庆颇不耐烦这个说法,然而是自找的,不得不再次虚词应付道:“早已是过去事,只有俗人一个。”

    听到这,中年僧莞尔一笑,“且不论真假,这番话倒是拿得起放得下。”

    庾庆不知是不是自己的错觉,总感觉这位看自己的眼神怪怪的,表面还是略欠身表示谦虚,继而又试着问道:“不知法师与冥僧是何关系?”

    中年僧:“贫僧正是扫尘寺当代主持。”

    庾庆愣了一下,没想到这位还真是传说中的冥僧,感觉看起来派头不像,再想想应小棠的年纪模样,这位看起来确实比应小棠年轻多了,赶紧躬身拱手,“久闻大师乃玄国公兄长,今日一见,不想大师看起来竟比玄国公还年轻,是在下眼拙,拜见大师。”

    冥僧拨弄着手中乌溜溜的念珠,“你是在暗示贫僧你与小棠有关系吗?来了这里,谁的关系都没用。你能不能活着离开还不一定,拉关系、套客气的话就不要说了。看你的样子,似还不知这满寺的头骨是怎么来的。”

    庾庆心中略有突突,但还是保持镇定道:“愿请教。”

    冥僧道:“长空,告诉他何谓扫尘寺。”

    “是。”之前在旁的扛物僧应下,转而又对庾庆道:“佛门清净地,不愿惹尘埃,若有尘埃来,时时勤打扫。施主所见的满寺头骨,皆是尘埃留下的,留在了此地由敝寺超度,这便是‘扫尘寺’的由来。”

    庾庆尽量控制住喉结耸动的欲望,颔首道:“受教了。”

    冥僧:“阿施主莫不是也想为敝寺添砖加瓦?”

    庾庆:“大师言重了。千流山、司南府、大业司,一直也在明里暗里纠缠于我,我今天能活着来到这里,说明他们尚能讲些道理,连他们都能讲道理,想必冥寺不会一点道理都不讲吧?”

    冥僧拨弄着念珠淡淡道:“无数年来,千万海族不辞辛劳,操舟往返彼岸,供养扫尘寺,你杀我海族,又岂是几句狡辩就能了结的?拿不出证据来,任你什么探花郎都是一堆白骨。”

    庾庆道:“证据?不瞒大师,在下能找上门来也是为了求证这个证据。”说着摘下了手上的那枚戒指,递予道:“大师可认得此物?”

    冥僧目光落在了戒指上,两个年轻僧人亦如此,左右的两个老僧人却依然是闭目不闻身外事的样子。

    他们盯着戒指观察,庾庆则在观察他们的反应。

    结果没看出任何多余的反应,都只有盯着看,然后渐渐目露疑惑的样子,显然都没看懂。

    冥僧问道:“大才子,莫非欺贫僧愚钝,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