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书包网 > 修真小说 > 诡道之主 > 章节目录 第一七二章 上古灵兽八口,谣言猛于虎(10k)
    放出去的罗盘,余子清怎么可能不做点手脚。

    哪怕没法人为控制罗盘判断的结果,但留下点小手段,监测一下罗盘有没有被人拆解,那简直太容易了。

    他放出去的罗盘,全部加起来都不到十个,每个罗盘在谁手里,去了哪个方向,心里一直都有数。

    其中一个罗盘因为拆解自毁了,余子清拿脚后跟想,都知道是谁干的。

    卖出去罗盘的时候,就给说的非常清楚,那罗盘一体成型,但有损伤其内的力量就会失控。

    再加上这东西价值不菲,数量又非常稀少,不到十个罗盘,分摊下来,所有需要检测的人,全部轮一遍,可能都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

    就如同对于宋承越来说,罗盘的附加价值,远超过其本身的价值。

    拿到了罗盘,不赶紧将其发挥最大效力,抓紧时间,获取最大的利益,谁闲的没事干了,去拆解那罗盘?

    除了琅琊院的人,没有这么手贱的人。

    有了这个前提,那去搅局,就容易太多了。

    就把大离太子相关的,这件大离内部矛盾的事件,升级成大离和大乾的外部矛盾,变成两个神朝之间你来我往的过招。

    还有琅琊院来背锅,这事就变得简单的多了。

    成事的本事,未必有,但坏人事的本事,谁还不是个是谣言。

    他眼睁睁的看着,一个普通人忽然之间,就知道了一些事,还会去散布。

    你要说那不是谣言才怪。

    而这件事,就像是这次大离出现的事情,无人在关注最初谣言传播了,余子清却越来越关注,因为二者越看越像。

    “只是让一个普通人做这种事,倒是不难,方法特别多,但是你什么都感应不到,也没发现人,倒是有点难了。

    让一个修士,也做到这样,你也一样什么都感应不到,那就有点难了。

    一般的元神境强者,也做不到的。”

    “好好想想,有没有什么特殊的法门,可以做到这些。”

    “你真以为我什么法门都知道?你以为琅琊书库里,就一定什么都有么?”提起这个,老羊面色一黑,他不知道的事多了去了。

    “……”

    老羊黑着脸走了,余子清叹了口气,夸你博学咋就忽然恼了。

    从七楼戒指里出来,余子清再次进入封印。

    他依然当一个旁观者,跟着其中一个人,观察其在这个封印里的表现。

    依然跟以前一样,毫无征兆的,就见那人开始散布谣言。

    例行的“你听说了么”作为开头。

    目前余子清唯一找到的共同点就是这个。

    每个人第一次开始散布谣言的时候,都会用你听说了么,来进入状态。

    难道这里人人都有奸商饿鬼的神通么?

    还都听说。

    他现在压根没进入宫城,就知道,这个所谓的封印,肯定有大猫腻。

    忽然,他的脑海中闪过一丝灵光,立刻离开封印,继续去找老羊。

    “老羊老羊,有个很重要的事,问你。”

    “你又干什么!我忙着呢!”

    “你知不知道,有个饿鬼,有点天赋神通,可以听到风中的声音,听到很远地方人的交谈,而对方却毫无所觉。”

    “说重点!”

    “你说,既然有这种顺风耳的神通,那你说,有没有一种逆向的顺风耳的神通?

    就是他说出去的话,会随风飘散,传递给一个远方的特定目标。

    而这个人在听到这些事情之后,会不由自主的成为散布谣言的主力?”

    “咦,你说的这个,我好像的确看过类似的东西。”老羊一怔,冷静了下来,沉思了片刻之后。

    “上古的时候,有一灵兽,名曰八口。

    其脑袋上生着八张嘴巴,分别面向八方。

    最早的时候,是随帅帐而行,向着八方传递将令。

    其声便能随风而去,一言能传万里。

    军中带着八口,便能号令八方,如臂使指。

    只是后来,有人想到了反制之法,再加上八口的重要性,频遭猎杀。

    残留的八口,被大派带回宗内,用来教导入门的弟子,后来便彻底灭绝。

    还有说法,是残存的八口,远遁深海,从此消失不见了。

    不管如何,那八口灵兽,身负的神通,便跟你说的类似。”

    “也就是说,还是有办法的,那灵兽八口,除了八张嘴之外,还有什么特征?”

    “身如黑犬,无尾,头如石雕,身形丈许,擅言,若是平日里不显真身,就是一条无尾黑狗的样子。”

    “除了八口之外,还有别的么?”

    “据我所知,没有了,有我也不知道,还有事么?没事我走了,忙着呢,没急事别找我。”

    老羊匆匆离去,也不知道是去干什么。

    余子清坐在原地,他还真没注意过非人的东西,前面去了那么多次,都是关注着人了。

    回忆了一下,好像也没在丁卯城见过无尾黑狗,甚至连黑狗都没见到过一只。

    在丁卯纪年,城中压根没有养什么大点的东西,顶多是养个当年就吃掉的家禽。

    毕竟,活得久了,这个年代,化妖似乎也特别容易。

    这里的人都挺忌讳这些的,便是城外,养的用来帮助劳作的牲畜,也甚少有活过八年的。

    鸡鸭之类的,活过三年的都是少之又少。

    城中连一年都不会超过。

    余子清再次进入封印,这一次,他拿出了甲子城郡守的大印,直奔丁卯城郡守府而去。

    “甲子城郡守卿子玉,前来拜访。”

    有人将余子清请了进去,告知丁卯城郡守,出门了,可能要过些时日才进来。

    余子清早就知道这些说辞了。

    “去宫城给你家大人传话,不然的话,我便自己去宫城找他。”

    这封印乃是丁卯城郡守所封,面对那妖妃显化出真身的实力,他绝无可能只将妖妃封印,他自己却没有进来。

    这封印里,谁不在都有可能,唯有丁卯城郡守不可能不在。

    余子清都来这个封印好多次了,唯一没有去的地方就是宫城,他自然知道,那郡守就在宫城里。

    余子清眼看接待的人没动,他立刻站起身。

    “大人稍后……”

    府里的人匆匆忙忙的离去,余子清就在这等着。

    两个时辰之后,就见一个身穿官服,浓眉大眼的壮汉,快步行来。

    看到余子清之后,立刻郑重见礼。

    “丁卯城郡守仇庆,见过卿大人。”

    “甲子城郡守卿子玉,见过仇大人。”

    “卿大人可是为了封印而来?”

    “不错。”

    仇庆看了余子清一眼,摇了摇头,叹道。

    “卿大人还是请回吧,这封印,以你的实力,恐怕是化解不了。”

    “仇大人想多了,我自然知晓这些,我只是先来看看,后面会有真正的强者来的。”

    “呃……”仇庆有些惊愕:“卿大人想去哪看?”

    “去宫城看看。”

    “那妖……那辰妃虽然尚未显化真身,可是那也很危险的。”

    “没事,我只当是个局外人,去看一看而已,多了解一下,后面真正的强者来了,也好将其解决掉。”

    眼看余子清坚持,仇庆摇了摇头。

    “卿大人自行去吧,如今的宫城,其实,并没有什么可看的。”

    “恩,若是事不可为,那我也好回去告知真正的强者不用来。”

    交谈没几句,余子清便自己去了宫城。

    有甲子城郡守的大印在手,入宫城的确比余子清想的简单的多。

    而宫城之内,出现的一些人,就不再如同外面那般清晰可见,有些强者,还有兑皇,都只是一个影子,重复着曾经发生过的事情。

    宫城之中,唯一真真实实存在的,清晰可见的,就只有一座七层白玉楼。

    那楼体,通体都是用洁白无瑕的白玉做化,便是白日里,都绽放着微光。

    余子清迈步走上去,有守卫拦着他。

    余子清念头一动,拿出了甲子城郡守的大印,口中却道。

    “是仇大人请我来的。”

    那守卫闻言,立刻放下了兵刃,放余子清进去。

    进入白玉楼内,其中心,才发现这白玉楼,乃是四方合围,中间是一个巨大的天井,只是这里的天井上方,并非露天,而是加了穹顶而已。

    余子清也见到了那位辰妃。

    例行见礼,余子清便称自己只是奉命来探查的。

    他站在高楼的围栏边,俯瞰着整座白玉楼,如同一个普通的守卫一样,默默的观察着。

    他看到了,辰妃跟躺在冰棺之中的魃,那张脸起码有九成相似。

    一成不似的地方,只是气质和眉眼,有些截然不同的差别。

    现在余子清几乎可以确定,魃就是辰妃的肉身所化。

    他不知道当年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也不知道为何,辰妃明明被封印在这里,她的肉身却化作了魃,没有被封印。

    余子清才不信,她有什么双胞姐妹。

    他看的真切,如今的辰妃,只是一个低阶小修士。

    炼气最多四五阶,炼体应该有一阶,但那个应该也只是为了形体。

    他也察觉不到任何妖邪之气,甚至连妖邪之意都没有察觉到分毫。

    他如同一个透明人,就站在高楼之上,俯瞰着下方。

    看到了下方大摆宴席,有一个个看不到身型样貌,只有一个模糊影子的人坐在那里。

    看到了身穿帝皇长袍,却看不到脸的兑皇,坐在上首,看辰妃翩翩起舞,翩若惊鸿,美轮美奂。

    其眼中藏着含蓄的爱意,只有在兑皇来的时候,才能看到她展颜微笑。

    那你侬我侬之中,便能看的出,兑皇对其极为宠爱。

    几天之后,丁卯城中,谣言便开始大范围出现。

    余子清走下了白玉楼,来到了兑皇召见群臣的地方。

    他站在最后面,听着那些虚影,演绎着曾经的一切。

    “陛下,城中谣言四起,还请陛下下旨彻查。”

    这是第一天,谣言的事,出现在宫城里了。

    到了第三天。

    “陛下,丁亥城大旱三年了,如今赈无可赈,谣言四起,还请陛下以国事为重。”

    虽然没有明说,但余子清却明白,这是指兑皇三天之中有两天都去了白玉楼。

    到了半个月之后。

    有一个臣子,当堂怒喝。

    “陛下,如今内有旱情,外有强敌,陛下何时才能醒悟。

    丁酉城自三百年前,便持续大旱,如今方圆三千里,近乎沦为荒漠,人口暴跌八成。

    如今丁亥城大旱,陛下却沉迷温柔乡。

    频降恶兆,内忧外患,陛下莫不是要当一个昏君不成,醒醒吧!”

    “放肆!拿下!”

    那看不到面容的臣子,身上青光一闪,怒喝一声。

    “陛下!”

    而后便一头撞死在柱子上。

    一个月之后,情势便越来越差。

    “陛下,如今不止丁亥城,丁酉城,数十城内,都有传言。

    陛下自三百多年前开始,豢养妖妃,坏我大兑国运。

    以至于三百年前开始,丁酉城大旱,万鬼出行,而我大兑其他地方,也是天灾人祸不断。

    如今,丁酉城三千里,已经近乎荒漠。

    丁亥城大旱,一如当年的丁酉城。

    而丁卯城附近,也有明显的旱情预兆。

    陛下,莫要一错再错,执迷不悟。”

    有大臣当众怒喝,可这一次,兑皇已经杀无可杀了。

    前些天,撞柱而亡的有,苦劝被杀的也有,今日,几位大臣一起上奏。

    兑皇没法继续杀下去了。

    余子清一直站在最后面,静静的看着,听着。

    他也是第一次,在一个封印里,频繁听到其他城池的消息。

    这个时候,也才知道,三百年前,丁酉城大旱,万鬼出行。

    就算将万鬼全部封印了,可是那持续的大旱,却没法封印掉了。

    将其当做灾难封印掉,也不会凭空开始下雨,依然还是大旱。

    持续了三百年了,竟然还没有结束。

    而余子清记得,他在丁卯两千二百年之后的,丁卯两千三百五十四年,再次去丁酉城的时候,丁酉城似乎已经恢复了。

    余子清觉得,他似乎已经明白发生什么了。

    余子清没有再去盯着辰妃,而是全程盯着那个看不到脸的兑皇。

    他明白了,这个封印,跟他之前去的不一样的。

    这个封印里,宫城里的人,很多都只是一个影子,不是因为那些人都太强了。

    而是因为,封印的人,不想将事情的经过,都完整的封印进来,更不想让有些人在这里露脸。

    宫城内,很多事,都是没有保留下来的,比如,兑皇在白玉楼入侵的时候,就直接是空白。

    有一部分必须剔除掉的,自然就能顺手剔除掉更多。

    宫城之外,那些人,更像是活生生的人,而宫城内的景象,便更像是只会死板的按照曾经发生过的轨迹,一直循环下去的单纯影像。

    难怪仇庆说,宫城其实可以直接去看。

    又是数天之后,兑皇在书房内,有一个影子,站在那里。

    “陛下,臣做过占卜,若是不管不问,那大旱之灾,便会弥漫大半个大兑。

    到时候便再也无力回天了。

    还请陛下早做打算。”

    “真的必须要这么做么?”兑皇的声音里有些颤抖。

    “陛下,不得不做了,如今已经有六路兵马出现。

    甚至前线跟大乾交战的大军,也已经后退三千里,距离丁卯城已经不远了。

    大帅根本没有去阻拦那六路兵马。

    若是等到那六路兵马,再加上前线大军,围困丁卯城的时候,便再无回转的余地。

    辰妃乃是天生妖体,夺天地之灵秀。

    哪怕辰妃什么都没做,这大兑国运也会被其所耗。

    若是牺牲辰妃一人,将其化作魃。

    届时,天火灼魃,得三月雨。

    三百年大旱,立时化解。

    而若是顺利,辰妃化作了魃,还能陪伴陛下更久,岂不是两全其美。”

    “这……让朕再想想。”

    余子清站在门外,听着这些,冷笑一声。

    他最清楚不过,丁酉城大旱,缺雨压根不是主因,而是瞎搞一通,将那里的灵气和生机,几乎耗尽。

    再听里面那人的胡扯,还有那惺惺作态的兑皇。

    真是令人作呕。

    他们难道都不知道,不管用什么办法,化作了魃,那就肯定是死了。

    而且肯定是再无神魂。

    纵然有朝一日,魃再次孕生出神智,那也跟曾经的辰妃,没有一点关系了,是完全的另外一个人。

    两全其美个屁。

    余子清一下子就懂了,为什么魃没有被封印。

    因为他们需要以天火灼烧魃,引得三月雨。

    而想要让大旱三百年的丁酉城附近,还有如今的丁亥城、丁卯城等等,全部都从大旱的情况恢复过来。

    那得以天火灼烧多久,得忍受多大的痛苦,才能将大地恢复。

    只是想想,余子清就觉得遍体生寒。

    入夜,兑皇再次来到白玉楼,甜言蜜语渣男行径。

    “爱妃,如今情势,你也知晓,六路大军即将围困丁卯城。

    前线大军也停了下来。

    为今之计,唯有一法,可以两全其美……”

    “一切依陛下意愿。”辰妃望着兑皇,平静的接受了下来。

    第二天,余子清便看着,来到了一堆人,在白玉楼之下,挖出了地穴,做出了各种改造,布置大阵等等。

    辰妃梳妆打扮完毕,回首再看了一眼兑皇,毅然决然的步入了那气息诡谲的大阵里。

    痛苦的低吟声,源源不断的在白玉楼之下传出,却都被白玉楼压制住了。

    余子清全程旁观,看着一个黑影,以残酷的手段,强行将辰妃的神魂撕扯出体外,却维持着其生机不断。

    那神魂,通透明亮,纯净之极,蕴含着一股独特的轻灵之气。

    那黑影忍不住笑了起来。

    “辰妃,你放心吧,你这天资,若是苦心修行,日后必定是九阶之列。

    你的天赋实在是太好了,却生生浪费掉了,几乎从来不曾修行,只是以色娱人,却已经有五阶。

    太可惜了,你的肉身,的确乃是天生的灵体,想要转化成魃,的确不难。

    也的确能解大兑如今的危难,只是魃是没有神魂的,你这神魂也回不去了。”

    “我知道。”辰妃依然很平静。

    “咦,你知道,你还敢来?”

    “但能解陛下危难,不是么。”

    黑影微微一怔,不再言语,将辰妃神魂收走,以邪法炼化,化出那一缕先天所带的轻灵之气。

    而其肉身,他也的确老老实实的将其化作了魃。

    数日之后,天火骤然落下,点燃了白玉楼。

    余子清遥遥站在远方,看着燃烧的白玉楼,那里沉睡着一个新生的魃。

    天降暴雨,却仿佛让那白玉楼越烧越旺。

    辰妃的神魂没了,肉身化作了还未觉醒意识的魃。

    仇庆无声无息的出现在余子清身边,望着燃烧的白玉楼。

    “你是不是好奇,后面出现的那个妖妃,到底是什么?”

    “是。”

    “其实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她的神魂消散了,肉身所化的魃也未觉醒意识,怎么还会出现妖妃,我跟你一样好奇,我已经很多很多年,未曾想明白。”

    “这就是你不留下名字的理由么?”

    “是,身为丁卯城郡守,我职责所在,不可能坐视不管。

    以身殉职,便是报效朝廷了,对得起我手中的大印。

    但是,在知道这些事情之后,我无论如何,都不会再将我的名字留下了。

    我对不起辰妃,不敢将我的名字留下。”

    “你也会怕遗臭万年?”

    “你就当是吧……”仇庆苦笑一声:“你还想化解这里的封印么?”

    两人正说着,就见漫天黑气汇聚,怨气冲天,那越来越强的怨气,在白玉楼的火焰里凝聚,在其出现的那一刹那,气息便直线攀升。

    一息便从三阶跨越到四阶,三息之后,到了七阶。

    等到有人察觉到的时候,其气息已经攀升到八阶。

    有人试图将其打散,可是那燃烧的天火,却成了阻碍。

    短短一炷香的时间,便见天火之内,一条巨大尾巴飞出。

    一头通体漆黑的九尾妖狐,立于白玉楼之上,九条巨大的尾巴,高高竖起,随风摇曳。

    “好快的进阶速度。”

    随着余子清的话音落下,那巨大的九尾妖狐,气息还在不断攀升。

    “我当时若是不将其尽快封印,她恐怕已经攀升到九阶巅峰了。”

    “她是辰妃?”

    “她是不是,已经不重要了。”

    ------题外话------

    其实说实话,封印拼图内的内容,我基本都是一章之内解决一个拼图,出了一个地方,就肯定是有必要的。

    现在我写战斗其实是偏少的,但战斗反而最好写,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我以前也是一场战斗能写三四万字的狠人。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