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书包网 > 都市小说 > 华娱1997 > 章节目录 558 剧组日常,巨星陨落
    繁星影视城,《剑雨》剧组

    曹轩一身粗麻布衣服,脚穿草鞋,头发略显杂乱干枯,脸上黝黑,留一撇胡子,挂着憨厚的笑容在街上跑腿。

    期间,他不时偷看一下正在街面摊子上,正在扯布收拾的曾离。

    而他的举动,也曾离被旁边的茶摊摊主老婆婆李名启看到,她看了看两人,若有所思。

    “过?”

    导演苏照宾喊了一声,虽是一副发号施令的样子,但眼睛盯着曹轩,明显是寻求意见。

    《剑雨》剧组刚刚开拍,苏照宾名气太弱以至于底气不足,生怕拍不好或惹恼了曹轩,所以每场镜头通过与否,都要征求曹轩的同意。

    曹轩刚开始不了解这位苏导的本事,难免存心考校,试试斤两。

    没想到【戏霸】名头太盛,把这位给吓着了,现在连这种过渡的戏都不敢做主。

    曹老板心里琢磨琢磨,想找机会和苏照宾聊聊,安抚一下对方,考校归考校,别把人家导演心性磨没了。

    重头戏他这个监制不能不管,普通戏份导演自己做主就行了,不用事事找他。

    否则时间长了,导演威严何在?

    而且曹轩在剧组拍完可能就离开,剩下的戏份,苏照宾不能到时再打电话找曹轩询问吧。

    曹老板虽说是远近闻名的【戏霸】,但实际上对导演很尊重的,即便不满,也都是私下或小型讨论会开口,明面上是要给导演足够面子的。

    也因为如此,几个合作的导演虽然觉得曹轩难缠,甚至有不少怨气。

    但导演尊严尚在,大家明面上仍旧保持友好和尊重,曹轩也不会胡乱揽功,大声嚷嚷,所以更谈不到闹僵,像什么公开表示永不合作云云。

    甚至几个导演都和曹轩有多次合作。

    虽说这里面有资本的功劳,但几个导演也都不是无名小卒,要真受了大气,无法调节矛盾,也不会非得和曹轩合作。

    曹轩去监视器看了看,表示无意义,苏照宾这才松口气,在曹轩的默许下宣布中午休息。

    “干饭,干饭!”

    今年的6月下旬,天气炎热,让人心烦意乱,曹轩自掏腰包,请剧组人吃雪糕和冷饮,然后跑去房车吹空调。

    纽厄尔as型豪华房车,私人定制,今年刚到的货,《剑雨》剧组还是曹轩第一次用。

    外形平平无奇,方头方脑,有唯一的不同就是较之普通房车大的多,差不多赶上一辆大客了。

    也正因为体型大,这辆车没有普通房车显得那么逼仄狭窄,宽敞明亮的客厅,后面是可以容纳3~4人的大床卧室,厨房浴室一应俱全,快赶上一些1室1厅的小房子。

    不谈各种家具装饰的精致豪华,单就这一个大字,就让人用得特别舒心。

    当然为此付出的代价也不小,单单只是订购就150万美金,合人民币八位数出头,再加上运费和各种手续,京城二环都能弄套小别墅了。

    不过曹老板不缺小别墅,只要能舒服,这点钱不算什么。

    除了房车,这次进组曹轩还带了一个厨师,名字叫宋明清。

    别看这哥们名字充满了历史韵味,但实际上是个外国留学回来的精英。

    系统学过西餐,考下了国际级别的营养师证书,本身家里是厨师世家,从小在后厨熏出来的,精通川鲁粤淮各系名菜,尤其是淮扬菜,正儿八经拜过名师的。

    毫无疑问,这个宋明清是个全能性人才,曹轩也正看中这点,好厨子多了,懂营养+精通中西厨艺的厨子真没几个。

    曹轩贪嘴,又得保持身材,还想吃着健康,就需要这种专业性人才。

    以前曹轩并不是特别在乎这个,经常跟着大家一起吃盒饭,开小灶也都是出去吃。

    但等年过三十,开始养生,同时又得为了拍戏注意饮食,曹轩就讲究了起来,进出剧组团队总少不了厨师的身影,盒饭吃的越来越少。

    对此曹轩常常扪心自问,自己是不是忘了初心。

    答案是……他的初心也不是吃盒饭啊。

    当初群演时,那盒饭几乎很少见肉腥,味道也不好,大锅菜炖出来的东西,全靠饿急了才能吃下去。

    中午晚上剧组休息,想找地方眯一会,都得被人撵,天气冷了热了自己挺着。

    当时,做梦都想大鱼大肉,然后躺在床上吹着空调睡觉。

    如今梦想可算是实现了,曹老板觉得住着房车、吃着美食的日子特别舒服,忆苦思甜没问题,回到过去就免了吧。

    不过,曹老板毕竟不是只顾自己享受的人。

    所在剧组,只要有他的投资,盒饭向来都是业内上游甚至说话,他都爱答不理的,对戏时也毫不留情,把人家气哭了,嘴上道歉,然后该咋着咋着。

    那时候我觉得这小子准能成,下得了苦工,心肠又硬,分得出轻重缓急,一看就是干大事的材料……”

    老太太声音洪亮,与曾离唠叨曹轩当年在《水浒传》的往事。

    其实类似的演员在采访里也分享了不少,但要说最熟悉他的,还得是当时和曹轩关系最好的老太太。

    常人没什么高温补贴,但中午休息室也可以吹着空调小眯一觉,不用大热天的受罪。

    曹轩他们也可以午睡,曾离就拉着老太太去自己房车休息。

    一起吃饭也就罢了,反正不止他们两个,中午在一个房车休息就过了,保密是一方面,关键是影响不好。

    身上带妆,也不好洗澡,到床上小眯了一会,睡不着索性就看电视。

    《我的兄弟叫顺溜》

    这部与《爱的供养》在评论区齐名的神剧,今年播出后,成绩不错,成了王保强的又一代表作。

    反倒是繁星出品的《我的团长我的团》,虽说也拿了一个同期收视冠军,口碑评分更是好到爆,时光网评分9.5,被誉为最好的抗战电视剧。

    但实际上收视率真谈不上特别牛,尤其是对标兄弟篇的《士兵突击》,与另一部抗战巅峰剧《亮剑》,甚至颇显“寒酸”。

    这其实也可以理解,《我的团长我的团》剧情方面确实太悲了,整体压抑,最后主角团也死了大半,或许质量极高,但许多观众是不太愿意看这样风格的电视剧。

    所以这部电视剧会因为质量大火,但上限绝对是要比那些超级爆款差一点。

    《我的兄弟叫顺溜》的收视成绩反倒是要比《我的团长我的团》好一点。

    没办法,王保强太火了,这位可是励志代表,娱乐圈的草根偶像。

    别看资源谈不上出色,但影响力很大,形象要有记忆力,个人知名度丝毫不逊色胡戈这样的难听点,除了误杀,想让迈克尔·杰克逊无声无息的被害死,那背后的势力恐怕不是一般的大。

    关键他不参政,又没有涉及一些敏感底线,甚至本身算是美国骄傲,哪有那么多仇家联合起来非弄死他。

    所以,曹轩对阴谋论一说是不太相信的,但也只是个人浅见。

    毕竟现实的事谁说的清,有的公司高管就因为要被踢走就敢下毒药老板,受了气直接抄起ak47疯狂开火也不是没有。

    脑子一热,就不管不顾的人太多了。

    而且成为最大受益者的几个资本,从后续得到的好处反推,确实有下手的动机。

    事实真相到底如何,除了真正的当事人,外人很难探查清楚,曹轩也只是自我推测。

    不过不管怎么说,看到一个认识的生命离去,甚至死的如此荒诞和离奇,曹轩多多少少还是会感觉几分愧疚和难过………

    ………

    当天下午,曹轩请了半天假,本来剧组人员还在疑惑,然后很快就从新闻里得到了这个消息。

    世界流行巨星迈克尔·杰克逊!

    其实,对于大部分的中国人来说,他们对迈克尔·杰克逊的印象并没有特别深刻,很多人对他的认知只是一个名字或者是一个形象——

    一手扶帽,一手护裆,几个帅气的扭动脚步,然后怪叫、转身。

    然而这次因为离去,铺天盖地的新闻报道,让迈克尔·杰克逊真正意义上在中国碾压式出圈。

    甚至不仅仅是中国,全世界范围内,此时各种头版头条都被这个名字所霸占。

    全球一线媒体、电视、网络,全部播报了这个消息,包括国内的《新闻联波》等重磅新闻,并称之为【流行巨星】,这对于国外明星来说还是比较罕见的。

    同等级别的新闻规格,可能也就后世的科比、马拉多纳等寥寥数人。

    抛开大部分的路人,这件事最受影响的还是迈克尔·杰克逊的粉丝,很多人无法接受这个事实,甚至有两位数的粉丝悲伤到追随其而离去。

    这个世界,在这几天陷入了舆论狂潮,哪怕之前对这个名字一无所知的人,如今也知道有一个美国大明星去世。

    而在最初的震惊过后,国内外的媒体也在疯狂报道其他名人对此的看法。

    大量明星和公众人物对此发表感想,作为国际巨星,曹轩自然是很多人的同等目标。

    不过曹轩本人只是在微博和推特上表示了哀悼和致敬,并给对方的家人致电节哀,之后没有接受任何采访,《剑雨》剧组也对外封闭,严禁外人进入。

    看着《剑雨》剧组外被礼貌劝走的记者,西宫娘娘担忧的看着眉头微皱的曹轩。

    “你没事吧?”

    “没事。”

    曹轩舒缓了眉头,看着还担心的曾离,挤出笑容安抚道。

    “我真没事,交情毕竟没那么深,难过遗憾是有,但还不到悲伤痛苦的地步,我也不是第一次了,早就明白生死有命的道理,调整舒缓两天就好。”

    “那好吧,有什么事你就说,别藏心里。”

    曾离松了口气,她知道曹轩很擅长排解疏导自己,心理自我调节能力很强,而且相比于去年5月份,曹轩如今的情绪真谈不上严重。

    事实也不出她所料,低沉了几天,曹轩就缓缓恢复了正常,把精力投入到拍戏过程中。

    外界喧嚣了一周左右,国外多少还有些余波,国内除了粉丝,基本上也渐渐恢复了平静。

    地球离了谁都转,这句话虽说直白,但道理是没问题的,离开后能够被一些人记住,就已经是莫大的荣幸。

    这几天曹轩自己也在想,如果将来有一天自己死了,能不能有这么帮人把他长久的记住。

    不过很快,曹轩就把这个问题抛之脑后,如今他还不到35岁,没必要考虑这么多,等以后老了有的是时间想。

    相比于眼下,纠结这些东西还不如多拍几部电影,经典作品的留存,或许能让更多的人记住他,也记得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