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书包网 > 都市小说 > 华娱1997 > 章节目录 520 华语乐坛曹半壁、周二成,余下的三成叫群星(补更1/1)
    当田武玄和小学妹来到太庙附近,来送票的并不是田妈。

    人老成精,田妈知道自己儿子面嫩,怕影响儿子的约会状态,又觉得自己的身份太敏感,会让人家女孩不自在,故而没露面。

    反正她知道票的位置,到时偷偷瞄两眼,知道女孩长什么样就行。

    由于是晚会性质,观众规模也不大,也就千八百人,也没有什么严格规定时间,下午之后,验票就进。

    田武玄他们就进入太庙,观众席是太庙前殿正前的广场,而舞台就是太庙的台阶平台上。

    作为京城本地人,田武玄来过几次太庙,倒是小学妹是外地人,虽然去过故宫,但还没逛过太庙。

    田武玄就简单给介绍了一下,他其实也一知半懂,但小学妹不甚了解历史,还被他忽悠住了。

    如果田武玄有系统页面的话,就会看到小学妹今天的好感度不停的+1+1+1……

    观众席上,期待的等候一会的晚会,晚会后面的后台,也是不出意外的群星璀璨。

    虽然《京城欢迎你》mv的许多大佬今天没有出现,比如老乡大姐、四大天王其中之三、王非、大姚、刘飞人等都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到场。

    这其实也很正常,之前的mv就有几幕是绿幕合成,国外或者实在不便的,也可以就地录音发过来。

    不然即便是曹轩,也很难凑齐之前的那个前无古人,后也很难有来者的华语开场就扔了个王炸。

    曹、孙、韩都是华语歌坛数得着的实力唱将,声音一个清亮悠扬、一个纯净深情、一个激情通透。

    程龙别看主业是演员,其实唱歌也不差,并且凭借充沛的情感和豪迈雄壮的唱腔以及颇具个人特色的声音,表现比许多专业歌手还要好。

    四人的声音各有特点,融合在一起既是互补又彼此促进升华,效果出乎意料的好。

    实际上,这首歌其实最开始并没有曹轩,而是某王和其他三人唱的。

    歌曲最初的版本是一部记录式电影《一个人的奥林匹克》的主题曲,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中国从刘长春孤身参加洛杉矶奥运会以来几十年的中国奥运历史。

    《站起来》一词双意,既说梦想拼搏,其实也有隐喻国家和中国奥运历史的意思。

    不过考虑到歌曲本身要为奥运献礼,旋律还是比较偏激昂欢快的。

    据说词曲作者最开始定的四人组,除了程龙和孙燕孜,另外两位是曹轩和国际章。

    不过曹轩当时在美国开演唱会,国际章也因故推辞,才找的某王和韩洪。

    等小学妹出来,两人慢慢悠悠的往外走,田武玄还想牵手,但又没那个胆子,犹犹豫豫。

    还是温柔的小学妹主动出击,在离开太庙的时候,因为出口人数太多,嘴上说着“别走散了”,小手不动声色的又送到了田武玄手里。

    田武玄这时候要是还反应不过来,那就不是憨,而是纯粹的傻。

    之后从离开太庙、打车回校、学校回宿舍,一,奶茶周还是有才华的,曹轩加上周杰纶半壁确实有点少,至少也得华语乐坛七成江山】

    【怎么才七成啊?】

    【七成差不多了,其他的优秀歌手也不少,给人留点】

    【我宣布华语乐坛今后有曹半壁和周二成,剩下的三成叫华语群星】

    【可不敢这么说,我们家老大不过是个普普通通的“二流歌手”】

    【……】

    类似的鼓吹一个接一个出现,曹轩的粉丝玩的最欢,小周的粉丝也很快加入。

    虽然“周二成”比不上“曹半壁”,但好歹也是二成啊,其他所有歌手加起来才三成,见好就收吧。

    曹轩在华语乐坛的能力、成就、地位和声望太高了,除了最极端的粉丝,绝大部分的周杰纶歌迷哪怕嘴上不承认,心里也明白双方不是一个等级的。

    许多周粉对超过曹轩已经死心了,他们现在已经基本“无视”曹轩,只在乎能不能压住其他歌手………

    其他歌手的粉丝对于这个划分,当然并不服气,但一时半会又找不出强力反驳的话。

    除了几个老资格天王天后,绝大部分当红中、新生代歌手成绩确实远逊色曹、周。

    乃至把那几个老牌天王天后算上,也没几个能媲美曹轩,只不过把他们归拢“三成”有点夸张,单论成就,很多人还是服气曹轩的。

    不过这都是歌迷粉丝争吵,歌手内部大多数互相开个玩笑,少有人真的把这个放在心上。

    实力足够,你说自己什么就是什么。

    实力不够,徒增笑耳,不过是大家私下的小丑罢了。

    以曹轩和小周如今的地位和成就,【曹半壁】和【周二成】或许有些夸张,但绝不至于被嘲讽,顶多大家玩玩梗,调侃调侃一下。

    相比于这些八卦笑谈,几首奥运歌曲才是真正值得注意的事。

    虽然各种音乐人和乐评人对《千山万水》和《永远的朋友》评价很高。

    但要说起传唱度最广的还是《站起来》和《京城欢迎你》,尤其是后者,简单的歌词旋律再加上官方轰炸式的推广,短短时间内就红透半边天。

    不到24小时,《京城欢迎你》就霸占各大音乐排行榜榜首,并且居高不下。

    电视网络、线上线下、大街小巷,到处都是这首歌的歌声。

    几天过后,哪怕三岁小娃娃和七八十岁老太太,也能哼哼几句“我家大门常打开”和“京城欢迎你”。

    曹轩的爆款火歌很多,甚至多到给他几分钟,他自己都不一定能数清楚的地步。

    但火到《京城欢迎你》这个地步,在曹轩的所有歌曲里,不算第一也撇不开前三了,甚至很有可能成为第一。

    毕竟这是奥运会大势加成,以及官方力推,意义和力度和普通的发专辑完全不同。

    不过曹轩个人并没有太把这件事放心上,进入5月以后,搞定了相关奥运会工作,他就直接进组《拯救吾先生》。

    《拯救吾先生》的戏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警察和绑匪斗智斗勇,一部分是人质戏。

    对于曹轩来说,吾先生是个非常难以挑战的角色,这个角色不难演,但是难以演出彩。

    与癫狂嚣张的绑匪华子相比,吾先生冷静内敛,即便有愤怒、害怕、绝望等负面情绪,也始终保持一种非常克制的状态。

    很多人说原版刘天王被王千源完全压制,其实曹轩看来刘天王其实演的不错,尤其是给相伴人质唱歌那段,很见功力,只不过没有绑匪人物特质鲜明更令人深刻。

    另外,吾先生并非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人质,在被绑过程中他一直保持和绑匪交流。

    仔细观察电影可以发现很多细节,都是吾先生在试探绑匪,只不过暗喻较多,许多观众可能初看电影时没注意到。

    这个这样的设定,其实是一个不错的拍摄手法,但是对部分观众来说“不真实”,觉得人质太假了。

    而实际上这大多都是吴若福本人说过的话,做过的事,当时他确实一直在和绑匪谈判。

    其在全程一直保持足够的冷静,哪怕明知将死,也没有太过失态,连绑匪都为之佩服。

    对于曹轩来说,他要做的就是保持人物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消弥这种“失真感”。

    说白了,这种类型的电影,曹轩就没想奔着票房,一方面是过戏瘾,另一方面方面也是奔着奖去的。

    商业大片是受歧视的,他在《三国·赤壁》里演的再好也很难拿奖,《飓风营救》这种动作片就更别想了。

    所以之前也说过,在商业片的间隙,曹轩是想接几部偏文艺的剧情片,能冲奖最好,不能的话也能打磨演技。

    虽然身上铜臭味十足,但曹老板心里还是有一个演员梦的。

    现在只是浅尝遏止,主要精力还是放在商业电影,等他退出歌坛后,省出一部分精力,可能演的文艺电影会更多………

    ————

    ps: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5月份的这段剧情跳过,一方面是比较敏感,另外也是不好写

    毕竟是个娱乐文,上纲上线,影响全书基调,但是主角啥也不干,又太别扭,所以还是跳过,后面可能简单补几句,望大家理解

    ------题外话------

    上一张正在审核,等等吧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