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书包网 > 都市小说 > 华娱1997 > 章节目录 515 初战北美,《飓风营救》
    2008年2月上旬,旧金山

    汤姆和杰瑞约在肯德基吃快餐,已经快一个月没见的俩兄弟高谈阔论,兴奋不已。

    高中毕业,两兄弟都考上了大学。

    美国这边的大学,相比之下要比国内好考一些,采用的是【宽进严出】的路子,高中毕业生45~60%以上都能上大学。

    当然了,上什么大学还是要看成绩和家境,成绩好的、有钱的上名校,一般的学生就是差大学甚至是社区大学。

    当然,美国的社区大学其实不算是大学,虽然也有学历,但不能粗暴讲其和国内的大专归拢在一起,这个更像是高四,给那些成绩差的、社会人员回返校园或者是经济不好的学生的过渡期,在社区大学学习后接着往正经大学考。

    杰瑞成绩较好,虽然没考进名校,但所在的学校排名也不错,汤姆就差多了,差点去社区大学,老爸掏钱,才勉强进入一所普通大学。

    与高中时天天腻腻在一起不同,大学两人不在一个城市,哪怕距离不远,时常也能见面,但终归还是没有高中时亲密了。

    当然,多年的老交情还在,两人仍然是彼此最要好的朋友,只要有空,都要约着见面。

    可乐足汉堡饱,现在去娱乐场所早点,两个人琢磨去回家打游戏还是去找个电影院看电影。

    “看电影吧,《舞出人生2》正在上映,据说主演的妹子很辣。”

    杰瑞提出建议,汤姆虽然对歌舞片兴趣不大,但火辣的妹子很感兴趣。

    两人勾肩搭背的来到电影院,正准备买票,汤姆突然被一张海报吸引了。

    一个穿着白裙子的亚裔女孩楚楚可怜的在影片右下方,四周好像站着几个恶汉,而左上方则是一个面容严肃,眼神冰冷的男人双手持枪,两张图片中间是一道横幅斜插,上面是电影名字——《taken》

    从词意来说叫带走,也可以理解为营救。

    美国这边的片名和国内不一样,片名大多数比较简洁,暴露的信息少,基本上全靠演员引人,所以往往从海报上就能看出来靠谁扛票房。

    另外一方面,英文和中文的词境和构造不同,国家环境和人情俗语也不一样,咱们看不懂的,人家秒懂。

    打个比方,生米煮成熟饭,中国人马上明白什么意思,国外就只能字面意思理解。

    至于“一支梨花压海棠”、“你在这里稍等,我去买几个橘子”、“钝角”、“吃了一碗粉”、“天冷防han”、“老六”、“福报”等字面意思和实际意思完全搭不上的词,国外更难理解。

    同样的道理,很多英文电影来到国内,也都得经过本土化翻译,不然观众根本搞不清楚这是啥电影。

    这其中还产生了许多经典翻译,比如《人鬼情未了》,原版英文直译就叫鬼魂,《魂断蓝桥》也把原版的《滑铁卢桥》变得更有诗意和忧伤色彩。

    什么《闻香识女人》《乱世佳人》《盗梦空间》都是相当不错的翻译,一下就把意境凸显出来了。

    但是也有玩砸了的,比如《疯狂动物城》,其实应该叫《动物乌托邦》,疯狂和乌托邦一下子把电影立意全部搞混了。

    还有《雨人》,也翻译的比较离谱,完全让人摸不到头脑,哪怕叫《愚人》也好些,可能是工作人员记错了。

    当然,即便如此,内地还是相对靠谱的,主要是同质化严重,闹的笑话也比较少,港台就比较扯了,各种英文电影名字翻译让人哭笑不得。

    比如内地翻译《黑客帝国》,台版《骇客帝国》,港版则叫《22世纪杀人网络》。

    《国王的演讲》,港版叫《国王无话儿》,《史密斯夫妇》港版则叫《史密夫大战史密妻》,《肖申克的救赎》变成《刺激1995》,《奥特曼》在香江最初叫《七星侠》……

    当然,这些有时候不一定是翻译的锅,也可能和上述一样,是地区语境和风俗人情不同的缘故,也有些就是纯粹的翻译菜。

    《飓风营救》繁星繁星主要投资,然后和新线合作。

    发行方面,繁星负责亚洲,新线主攻美国这边,片名自然也是新线改的,曹轩并没有胡乱插手。

    这其实也是原版《飓风营救》的英文名,可能北美观众就认这个风格,他要是非逼着改过来,自以为好,可能人家北美观众却不买账。

    毕竟从北美发行经验来说,他肯定是不如新线懂行的。

    果不其然,在中国人看来,槽点满满的名字,对于汤姆两个人来说完全没有任何负担,曹轩的脸加上海报一看就是动作戏的风格,立刻让他们产生了兴趣。

    “哦,曹的动作片,眼神好冷酷,我喜欢。”

    “汤姆,你不是曹的铁粉吗,还去了在洛杉矶的演唱会,怎么不知道新电影上映。”

    “咳,我知道这个电影,曹在演唱会上宣传过,结果我这段时间忙忘了。”

    “嗯?因为你说的那个快把你榨干的拉丁裔妹子。”

    汤姆闻言,下意识扶腰,脸上露出了回味和丝丝恐惧。

    “就看这个,曹的电影肯定好看,说不定还有中国功夫。”

    “说好的看辣妹呢。”

    “我请客。”

    “走,买票去,爆米花和可乐你请不请?”

    “零食aa。”

    “……”

    《飓风营救》排片不算多,汤姆他们等了半小时才得以进影厅。

    影厅人数不多,至少对比旁边的《舞出人生2》和《穿梭者》人气明显有差距,上座率程龙的动作风格是功夫喜剧,李小龙的风格是迅捷激烈,李莲杰的风格是华丽流畅,曹轩的动作风格就突出一个冷酷狠辣。

    干脆利落,凌厉十足,出手就是为了杀人,招招奔着要命去,动作不华丽,有些甚至有点难看,却杀气凛然,透着一股难以言说的压迫感。

    很难说清楚这些风格哪种最为出色,但单说曹轩的风格,有一种毁灭和冰冷的魅力,让人颤栗的同时又兴奋不已。

    “f***,汤姆,他太帅了。”

    杰瑞兴奋的摇了摇好友,汤姆比他反应还夸张,看着面无表情从爆炸据点开车离开的曹轩,声音恍惚。

    “如果我是一个女人,一定会爱上他,不,哪怕我现在不是女人,也忍不住爱他。”

    兴奋当中的杰瑞瞬间被泼了一桶冷水,轻轻往旁边靠了靠,嘴里劝好友冷静。

    “不至于,不至于……”

    再回剧情,虽然搞到了线索,但也因此造成了一点点小破坏——

    死了十几个黑帮喽啰,炸了一个据点,再加上撞坏了五六辆汽车。

    日本警方颜面无光,老战友表面约男主见面,实则想把他强制遣返,男主提前看出了猫腻,让警方扑空。

    也因此,男主上了警方通报,成了孤家寡人,而他不再相信官方机构,包括大使馆,主要是怕被日本警方掌握信息,所以打算孤身营救。

    之后就是男主找到黑帮头目常威,又是一段高燃打戏,干掉小弟,还看到了已经挂掉的妹妹闺蜜,惊怒的男主把头目抓进去严刑逼供,得知了妹妹的下落。

    因为是处女且长相漂亮,目前黑帮打算拍卖,所以妹妹此时还算安全。

    但也拖不了多长时间,必须赶在拍卖之前,找到妹妹。

    男主再次找到老战友矢野,他已经从常威那得到这家伙是警匪勾结,所以来找他要线索。

    矢野各种诉苦东京大,居不易,自己的日子过得多么艰难,他是为了家人不得已才堕落。

    “你有家人,我的家人就不是家人。”

    男主没有再和他废话,直接把他干倒,拽来其妻子威胁,终于知道了拍卖会的地点。

    匆匆赶到拍卖会,男主并没有等到妹妹,这是一个局,他的老战友和黑龙会伙同把他用电棍击倒抓了起来。

    黑龙会老大充分发挥了反派死于话多的特点,巴拉巴拉装了一会儿逼给男主,争取了恢复的时间。

    真正动手时被男主偷袭,一痛乱杀,矢野和黑龙会成员全部成了他刀下鬼、枪下神。

    从黑龙会老大嘴里得知妹妹的下落,一枪了事,赶往游轮,妹妹被卖给了一个日本大佬。

    最后的决战,男主秘密潜入游轮……嗯,所谓的秘密潜入,就是见一个杀一个,没人知道就是秘密。

    妹妹被日本大佬用刀挟持,双方对峙,观众本以为是一个老套的威胁情节,结果反派刚开口,就被男主一枪爆头。

    日本大佬:“年轻人不讲武德,搞偷袭~”

    最后,在大使馆的奔走之下,男主平安无事,与妹妹和赶来的父亲后母团聚。

    看着男主脸上的伤痕,关系不好的父亲也红着眼眶使劲拍了拍他肩膀,那些过往的恩怨和别扭也似乎随之而散。

    电影的最后放了个小彩蛋,带着旧影像的质感镜头里。

    扎着麻花辫的小女孩屁颠屁颠的跟着哥哥玩,结果和其他小朋友闹别扭,被打哭了,哥哥帮忙出气。

    女孩奶里奶气道:“哥哥,你真好。”

    已经是个大少年的哥哥抱着妹妹,带着点臭屁道:“谁让我是你哥呢,以后受欺负了,就来找哥。”

    “那哥哥一定要保护好我。”

    “放心,有哥在,肯定不能让你受欺负。”

    ……

    电影结束!

    杰瑞意犹未尽,给出了自己的评价:“不错的亲情情感线,流畅紧凑的剧情,酷爆了的打斗,我给这部电影打8.5分。”

    汤姆没有废话,出了影厅直接又跑到售票处买了两张。

    “走,再看一遍。”

    全神贯注看一部电影其实很容易精神疲惫,特别是这么一部节奏快的动作大戏,但杰瑞也拗不过汤姆,再加上他确实也有点心痒痒,半推半就又跟着看了一遍。

    两人并不是唯二如此选择的观众,还有几个也准备二刷,当然更多的人还是普通人,只是和伙伴讨论着电影剧情离开,嘴里评价多是正面。

    当晚,烂番茄网站正式登出了《飓风营救》的数据,新鲜度85%。

    这个烂番茄是美国的一个电影评分网站,主要以媒体或影评协会的专业影评人评价。

    这些影评人针对某部电影写文章,对电影评价比较正面,网站就默认其投红番茄,意为新鲜,评价负面就投青番茄,意为烂。

    每个影评人一票,不管多少人,两者最后按照百分比呈现新鲜度,烂番茄新鲜度越高,代表评分越高。

    值得一说的是,烂番茄的评判标准很多元,影评人不单单只是看电影口碑,而是根据多方面去评测电影,许多爆米花大作也能拿到很高的新鲜度。

    而且这个也不一定准确,新鲜度高的电影,扑街的不在少数,新鲜度为个位数的电影也照样有票房大爆的。

    当然这种情况比较少,只要影评人有一定数量,这个烂番茄的评分还是相对有一定参考性的。

    新鲜度60%以上,可以一看,60%以下的,大多数都是烂片。

    除了烂番茄,类似的评分网站还有imdb,世界上最全的资料库网站。

    imdb打分和豆瓣差不多,1~10分,每个用户可以自由打分,不过算法很复杂,为了防止刷分,有各种各样的限制条件,用户投票所占比重也截然不同。

    烂番茄是专家意见,imdb是大众点评,还有一个metacritic,后者也是请专家,不过不是像烂番茄一样每人投票,而是打分,1~100分,相对更细致化一些。

    这三个网站号称北美影迷三大神器,综合比较,结合专家和大众的共同意见,就能相对准确判断出一部电影的质量。

    目前因为电影刚刚上映,imdb还没有足够的观众打分,暂时没有评测。

    烂番茄出来之后,同样是影评人为主的metacritic也很快给出了人均72分的评价,数据相当不错。

    而两个网站同时给出了极高的评价,也一定程度因为他们对曹轩预期不高,所以产生惊喜。

    当然《飓风营救》紧张刺激的剧情节奏和凌厉冷酷的动作风格,也是极为加分的。

    《滚石》杂志就对这部电影极为看好,在杂志影评大加赞许——

    “充满诚意的野心之作,在中国影坛同样有极为出色表现的曹,精准抓住了打开北美市场的钥匙。

    并且,曹没有一味的追逐模仿成功的前辈布鲁斯李、杰克程,而是大胆的开辟了自己的新动作风格,我们不敢断定这种新风格会不会成功,但就这部电影来说,我认为是一次出色的亮相………”

    曹轩老朋友《洛杉矶时报》也在烂番茄和metacritic给《飓风营救》打了高分。

    “不算新颖的题材,剧情也谈不上复杂,但却拍出了紧扣主题“营救”的紧张感,一环套着一环,毫无尿点。

    相比于曹的打戏,他的文戏其实更值得一夸,出色的台词张力和眼神及微表情配合,让我简直忘了他还是个世界天王,不知道上帝为什么如此要青睐这个家伙,给了他两个无与伦比的顶级天赋………”

    源源不断的正面评价,让《飓风营救》虽然票房不显,却成了北美2月档口碑最好的院线电影。

    这种变化,让原本一直被死死压制的《飓风营救》,有了出头的机会………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