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书包网 > 都市小说 > 华娱1997 > 章节目录 334 不在歌坛,但江湖上依然有哥的传说
    《倚天屠龙记》的进度还是很快的,5月份开机,到了7月上旬,就已经拍了差不多三分之一。

    速度快,一方面是拍摄组多,曹轩向张大胡子学习,开了三个摄影组,文戏一组,武戏一组,还有一组随机行动,拍些配角的戏。

    另外一方面,牺牲了大量外景,室内戏基本在京城拍,部分戏在冀省和京郊野外,还去津门岸边取了景,此外最远的就是蒙省草原。

    全景基本上以实用,符合条件就行,并没有太过考虑风光和镜头。

    同比张大胡子那种拍部戏堪比风景纪录片的要求,《倚天屠龙记》这方面是个弱势。

    但是有弊也有利,好处就是速度快,成本低,转场方便。

    张大胡子连选景加拍摄,动不动就要半年甚至大半年以上,当初《笑傲江湖》拍摄时间短,是没计算选景的时间,再加上资金有限,以及主线明确。

    《射雕英雄传》去年年末开机,一直到初夏才算杀青,部分演员还要补戏。

    后面的《天龙八部》时间可能更长,因为这次是多线叙事,即便是多个摄制组,肯定也要拖长时间。

    反正,刘天仙和严宽预留档期都是半年到八个月,戏份少的董萱也要四个月。

    而《倚天屠龙记》拍摄期要比《天龙八部》短上不少,预计9月中下旬就可以杀青。

    这不能说张纪忠金庸剧就比《倚天屠龙记》更好。

    电视剧确实讲究慢工出细活,但出细活并不一定代表完全好。

    除了外景略逊,较之原版,曹轩对《倚天屠龙记》做了大量的升级,武打动作特效甚至要强于张大胡子。

    说实话,大胡子作品的打戏一直饱受诟病,吹风机+慢动作,万变不离其宗。

    而曹轩不但得到了大胡子的两样法宝,动作设计在保留了武侠片的潇洒之外,还汲取一点现代动作片的精髓,潇洒之中透着凌厉。

    更关键的是加特效,谢逊狮子吼、决战光明正面迎敌,能不坚持不溃败已经是莫大胜利。

    曹轩把整个华语歌坛压着打了好几年,自己成功封神,也给所有华语歌坛从业者心里蒙上了一层难以去除的阴霾。

    几乎所有老歌手发歌之前,都要不由回味一下被这个男人支配的恐惧。

    所以,小周他们更觉得应该抓住这次难得的空档,尽可能的收割歌迷和影响力,上位登顶天王。

    等下次曹轩再出华语专辑,虽不奢望胜利,但起码不像现在这样毫无还手之力。

    小周此时已经是亚洲小天王,本以为曹轩不出,没人可以压得住他。

    却不想歌坛神仙遍地,想学大哥霸榜不是这么简单的。

    此前,“车底战神”阿杜爆红,5月份国产版阿扎尔杨昆推出《无所谓》。

    这两位靠着独特的唱腔,一度成为各大模仿达人秀的必备模仿对象,各种节目中一个在车底,一个无所谓。

    而紧随其后的6月份,信乐团推出了神曲《死了都要爱》。

    这首ktv第一废嗓神歌,无数人不会唱,扯着嗓子也喊了十几年,并凭借撕心裂肺的高音让人印象深刻,短时间内红遍大江南北,一度杀到排行榜榜首。

    此外,刘天王推出了代表作《练习》,王力红和卢巧音的《好心分手》,也都算是年度爆款。

    老牌天王、高音神曲、偏门代表、新生代顶流,个个都不是好惹的善茬,哪怕是曹轩在这,也得费番功夫。

    而小周虽然能和这些歌打个有来有回,毕竟还未至巅峰,想全面碾压,难度太大。

    这也无形中暴露出小周和曹轩之间的差距,不少人讨论周杰纶能否有资格成为下一个曹轩。

    有不少赞成票,也有大量的反对票,各种媒体和吃瓜网友吵的热火朝天,如果现在有微博,每天起码1~3个热搜保底。

    而当事人之一的曹轩却很无语,明明这次歌坛厮杀和他半毛关系,为何江湖上却依然流传他的传说。

    就不能让他过两天清静日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