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书包网 > 科幻小说 >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 章节目录 第一百零六章 陈建林:常规成果,不用担心!
    彭辉、史桂芳、万益明等人的激动是有道理的。

    他们制造一种新配比的钛合金,抗拉强度达到了世界明,阿迈瑞肯被称为‘不死黑鸟’的战斗机,飞行速度最高能达到三马赫,被称为有史以来最快的飞机,他之所以能飞的这么快,就是因为用了三十吨钛合金,大部分部件都是钛合金制造出来的。

    但是,这架飞机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缺点,就是漏油。

    阿迈瑞肯想尽了各种办法都没有解决问题,因为当时他们还没有掌握钛合金的完美焊接技术。

    这就足以说明钛合金的加工、焊接难度有多大了。

    不过目前,国内已经掌握了高端的3d钛合金打印技术,能够以3d打印直接塑造出对应的部件,就跳开了焊接的过程。

    这是题外话。

    金属实验室所做的项目是超抗压钛合金材料研究,他们做研究的目的并不是应用,而是专门去研究,用‘正常成本制造’出的钛合金,如何提升其强度。

    国际上,钛合金最高强度能达到1700兆帕,但那是非正常手段制造出来的,也根本无法普及制造。

    在常规手段流程去制造的情况下,最后的成品抗压强度能超过1400兆帕,已经是非常高的数据了。

    这个项目是属于‘材料科学研究’,而不是‘材料应用研究’,制造出的钛合金,并不是去应用制造产品,而是研究常规手段制造钛合金,什么流程可以提升其强度。

    这对于钛合金材料应用研究非常有参考价值。

    其他做针对性应用的研究团队,就可以根据其流程参考来提升对应钛合金的强度。

    换句话说,制造过程比结果更加重要。

    这也是马文钧担心其他团队研究有成果的原因。

    如果其他团队的研究有成果,肯定会有很多专家,专门去分析制造流程以及各种数据,他们的合金实验室做过同样的项目,即便是中途暂停,实验相关的数据也都已经上报了。

    两相对比,就有很大可能会发现问题。

    ……

    实验成功以后,彭辉、史桂芳围着王浩讲了很多,但他还是不太理解金属实验室上下的激动情绪。

    因为最终制造出的成品,没有创新,性能也没有质的进步。

    科研,不就是要有质的突破吗?不就是要解决那些没有解决的问题吗?

    花费了上千万的经费,取得一点点的小进步,实在很难找到让人激动的点。

    王浩带着些许的不理解回去了,或许他不激动的原因还有一个,因为自己根本没有参与到项目中,就只是福至心灵,提了个小建议而已。

    在飞机上的时候,王浩就开始清点起收获。

    这一趟来西京交通大学,灵感值的收获还是很大的,相对应的任务灵感值提升到了‘79’点,说明对于实验数据已经非常理解了。

    这个数值差不多已经达到‘实验数据’理解的‘千万别问我’、‘千万别问我’。

    她甚至还用手堵住了耳朵。

    罗大勇则是脱离‘思考人生’状态,扯着嘴角提醒了一句,“不用这样。放心吧,王浩不会问你的。”

    朱萍顿时黑了脸,咬牙切齿的盯着罗大勇。

    王浩看到这一幕‘喷笑’出来。

    办公室里的日常还是很好笑的,总觉得罗大勇就是喜剧演员,每次开口总是能抓到重点,而且直接命中朱萍的心脏。

    命中,心脏?

    王浩思考着忽然皱起眉头,下一刻系统提示--

    【任务一,灵感值+1。】

    【灵感值:100。】

    原来如此!

    当一个问题想通以后,一切顿时感到豁然开朗,他马上打开电脑文档做起了记录。

    这是门口突然传来一个声音,“王浩,打扰吗?”

    王浩抬头看到是系主任周建春,开口道,“周主任,请进。”

    周建春进了办公室直接开口问道,“王浩啊,刚才我在楼下碰到了研究生院的曾广祥,他让我帮忙问一下,你明年要带研究生吗?”

    王浩顿时恍然,研究生招生工作就要开始了,导师带学生肯定要提前上报。

    他问道,“能带几个学生?”

    “你还真带啊!”周建春有些惊讶的说道,“我就是过来帮忙问一下,一般硕导是两到四个学生,你是第一年,我还是建议你少带学生,最好就不要带,数学研究也不需要学生帮什么,多把精力放在研究上。”

    周建春确实有些惊讶,因为王浩的数学研究成果斐然,肯定是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研究上,他只是过来帮忙问一下,觉得王浩应该不会带学生。

    王浩确实很认真的做教学工作,但教学是给很多人讲课,也是有固定时间的,带研究生就不一样了,要关心研究生的学习进度,要关心研究生的论文,等等,肯定会消耗不少的精力。

    王浩很坚定的说道,“我早就想好了,肯定要带学生,既然一般是两到四个,那么我就带四个好了,这个要上报吧?”

    周建春满是不理解的点头,然后说道,“我帮你和研究生院那边说一下就可以了,他们会处理的。”

    “好。”

    周建春问了王浩以后就走了,他还是感到非常的疑惑,仔细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带研究生有什么好处。

    对其他的教授来说,带学生就和教学工作是一样的,有学生也能帮忙一起做实验之类,对自身的研究是有帮助的,而且多带学生也对于职称评级有帮助。

    这些都和王浩无关。

    因为已经有了很大的成果,他根本不需要担心职称评级问题,做的是数学理论研究,学生也肯定帮不上忙。

    “没有好处啊?”周建春仔细想了半天也想不出个道理,只能归在王浩对于教学很重视,自身从事教学工作觉悟很高。

    这也是学校里很多人对王浩的评价。

    ……

    在和周建春说了几句,知道研究生院会处理问题后,然后就把事情抛在脑后,继续专注于工作中。

    他已经理清了头绪,找到一种对数据分析的方法,记一下了内容以后,马上开始编写相关的程序,利用程序来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于此同时。

    西京交通大学的金属实验室已经提交了项目成果报告。

    因为是非常重大的基金项目,提交以后就有专家来查看,发现他们是以常规的手段,制造出了1400抗压强度的钛合金,顿时感到非常的惊讶。

    “这个彭辉,真可以呀,这么点经费就能完成研究。”

    “估计经费还没用完吧?我一直跟这个项目的进度,还能剩下三分之一以上。”

    “不错,不错,成果突出啊,看来距离结算也不远了。”

    几个专家在简单看了成果报告以后,都感觉稍微有些惊讶,因为项目审批的最初没有几个人看好,做科学基金针对项目的拨款经费是有限的,即便是有一定的研发水平,有限经费的支持下,想完成研究也很难。

    现在能够完成已经很出乎意料,他们就开始认真看起提交上来的报告。

    有个专家正认真看着,忽然惊讶道,“你们人员名单里,有一个特聘数据分析员,西海大学王浩?”

    “这个王浩,是不是东港解聘的那个?总上新闻的那个数学天才?”

    “还真是啊!”

    “西海大学应该没有第二个王浩了,特聘数据分析员,而且名字很靠前啊,排第四,比一个他们实验室的研究员还靠前。”

    “看来王浩的贡献很大啊,彭辉也很看重他,否则不可能这么排……”

    重大项目的成果报告,会提交成果贡献的人员名单,1500万经费的重大项目,因为有很多人参与,名单能列出十几个,二十几个。

    类似的项目一般只看前几个名字,后面都只是普通参与者并不重要。

    王浩的名字排在第四位,足以说明对于成果的重要性了。

    在几个专家对于成果报告进行研究的时候,西京交通大学也特别发布了公告,区别是,只是说明金属实验室的项目达成预期目标。

    这种公告发出去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可言,就连本校的人都没有兴趣看上一眼。

    但是,有人却注意到了。

    东港大学,合金材料实验室。

    马文钧一直都在关注新金属材料技术研究所以及航空材料院的动态。

    虽说他的判断也和陈建林一样,认为航空材料院把研究拖后,而金属实验室经费有限,根本没办法做出成果,但关系到自身的问题,只要有那么一丝的可能,都需要特别注意一下。

    当看到西京交通大学发布的公告以后,马文钧顿时感到不可思议,心里惊慌到了极点,他马上就找到了陈建林。

    陈建林听到了马文钧的话以后,也稍稍有些慌乱,他赶紧查看了一下消息,随后就拿起电话询问了一下,也知道了成果的具体情况。

    “彭辉的团队,研究出常规手段制造抗拉强度1400兆帕的钛合金。”

    “这个参数……还好!”

    陈建林知道结果轻呼了一口气。

    国际了,让他回家休息一段时间,等过上半年、一年,重新给他安排个工作。”

    “东港大学肯定回不来了,但可以去其他高校当个教职。王浩那小子,都能去西海大学,这点面子我还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