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书包网 > 都市小说 > 皇兄何故造反? > 章节目录 第六百六十九章:‘危险’的急先锋
    英国公府花厅当中,朱仪旳声音斩钉截铁,态度坚定。

    不过,尽管如此,焦敬依旧有些迟疑。

    “可是……”

    然而,朱仪这次似乎早已经下了决心,只听了两个字,他便打断道。

    “没什么可是,即便我们之前的猜测有误,这一切真的只是阴差阳错,那么,帮着太子殿下早日出阁,也总是不会错的,我相信,就算太上皇知道了,也不会反对此事……”

    话是这么说,可……

    眼瞧着众人还是有些犹豫,朱仪继续加码,道。

    “如果诸位觉得,我等擅作主张不妥的话,那么,我也可以找人传话进南宫,请太上皇允准此事。”

    这……众人不由感到有些意动。

    成国公府通过自己的人脉,安排了一些人手在南宫当中,这一点, 在场的人是知道的。

    但是, 诏书风波太过复杂,又牵扯众多, 所以如果要弄清楚,势必要有人亲自进宫一趟,跟太上皇当面求证。

    毕竟,这种事情, 一两句话说不清楚。

    而且更重要的是, 如果朱仪的推测属实的话,那么,这个时候,常德长公主也是不能见的。

    因为, 太上皇和常德长公主的关系‘破裂’, 甚至常德长公主转而求天子让薛桓出京,本质上是为了让天子相信,太上皇已经‘众散亲离’。

    那么这个时候,长公主府附近, 必然会安排有天子的人手。

    有东厂和锦衣卫在, 这并不是什么难事, 而如今的这位天子, 也绝不是常德长公主进宫哭诉一番,就会深信不疑的人。

    太上皇见不到, 常德长公主那边,虽然付出代价和时间,也能打探到消息,但是, 他们却只能按兵不动。

    两眼一抹黑, 自然只能在这发愁。

    但是, 虽然不能直接到南宫觐见, 可要是仅仅是请示要不要助太子出阁,那么则简单的多,只需书信便可。

    何况,就像朱仪所说的,这件事情是好事,太上皇没有理由拒绝。

    不过, 隐隐约约的, 众人还是觉得有哪不妥。

    见此状况, 朱仪轻轻叹了口气, 似乎对在场众人的犹豫颇感失望, 想了想,他从袖中拿出了一份奏疏,道。

    “此事的确有些风险,毕竟,如果我们猜测的属实的话,那么这个时候再提太子出阁,必会激怒天子, 不过,东宫国本, 储位大事,岂可轻忽?”

    “不瞒诸位,我已写好了奏疏, 再请早行太子出阁大礼,并为东宫备置勋卫,以屏东宫, 若诸位觉得冒险,那么,便由我成国公府,先来做这个急先锋!”

    在场诸人眼中掠过一丝惊讶,他们没想到,朱仪竟然早有准备。

    迟疑片刻,张輗接过奏疏快速的翻看了一番,随后脸色便是一变,道。

    “小公爷,这……这未免有些激进吧?”

    这话一出,在场众人的好奇心更盛。

    不过, 张輗很快就将手里的奏疏递了出去,先是焦敬, 陈懋,随后是朱鉴。

    待得他们看完之后,神色皆有些惊疑不定。

    应当说, 朱仪的这份奏疏, 内容上可算是中规中矩。

    以这次定省晨昏的事件为起手,先是大赞太子忠孝双全,小小年纪,便能承担储君之责。

    接着,顺理成章的谈起东宫教育的重要性,并指责礼部办事迁延,忤逆圣意,认为国之重事,莫过于储本,礼部以事忙为由迟迟不能定下太子出阁的具体时间,是蓄意怠慢。

    除此之外,这份奏疏里还详细分析了一番,太子迟迟不能出阁会导致的后果,从天家失和,伦序不稳,到朝局舆论,万民期望,简直说的好像,太子不能立刻出阁读书,就要社稷倾颓一般。

    这里的言辞稍稍有些激烈,但是,如果仅仅是如此的话,还不足以让在场诸人露出这般神色。

    之所以会如此,原因还在最后一部分。

    作为整个奏疏的结论部分,朱仪在最后毫不避讳的提出,朝廷现在的当务之急,首先是要尽快确定太子出阁的时间。

    除此之外,太子虽年岁尚幼,但是,为防东宫只知文翰,不知兵事,当重新遴选勋卫入府军前卫,专司东宫护卫。

    府军前卫,是上直二十六卫之一。

    但是,除此之外,它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即东宫幼军!

    这一卫的兵马,最初乃是永乐所设,从成立之初,就是为当时还是皇太孙的宣宗皇帝所设,可谓是宣宗皇帝嫡系中的嫡系。

    这支兵马的意义,并不在于战力有多强,而在于它的来源,除了普通的军士之外,所有的军官,全部都来自于世家勋贵。

    所以实际上,当初太宗皇帝设这支军队的用意,就在于提前让宣宗皇帝在勋贵当中获得良好的人脉,稳固皇太孙的地位。

    事实证明,这支幼军的确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在太宗皇帝死后,短短的一年多时间,朝局接连发生大变,先是仁宗也不久后便驾崩,紧接着宣宗登基,不久便是汉王之乱,宣宗御驾亲征。

    若是换了其他朝代,这般密集的动荡,必然会使得朝廷元气大伤。

    但是,正是得益于宣宗皇帝自永乐时期起,便利用幼军和整个勋贵武臣建立起的良好关系和威望,整个朝堂在那段时间,迅速的稳定了下来。

    随后,幼军中的不少子弟也都成了军中的得力干将,也成了宣宗皇帝平定汉王之乱和巡边的重要力量。

    再往后,太上皇被立为太子之后,也顺理成章的获得了组建幼军的权力,当然,仅仅是遴选,操练的权力,并无调动之权。

    但是即便如此,也足够了,毕竟幼军的职责最多是护卫宫禁,并不需要真的上战场,其政治意义大于实用意义。

    不过,那个时候太上皇年纪尚幼,所以幼军并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再后来,太上皇登基之后,大权在握,他可以直接向勋贵施恩,也就不必再用幼军来拉拢勋贵子弟了。

    所以,应该说,自宣德以后,幼军就渐渐废弛,成了勋贵子弟们镀金的去处。

    但是,那毕竟是因为情况特殊。

    如果说,詹事府是东宫在文官当中的政治力量的话,那么遴选,操练幼军,就是让储君能够积累在勋贵中的威望,熟悉兵事。

    只不过,詹事府是从太祖立国就写在典籍当中,作为东宫教育的必要一环存在的。

    而府军前卫,本质上仍属于上直卫,虽然有幼军之名,但是,并没有明确的典籍规定,一定要归东宫负责。

    再加上,如今太子年纪尚幼,刚刚开蒙而已,所以朝廷上下,也就自然无人提起此事。

    当然,除了这个,朝中其实也有大臣认为,由太子负责操练幼军,其实并非好事。

    最典型的原因就是,幼军是为宣宗而设立的,所以仁宗皇帝并没有插手过,所以,仁宗皇帝就偏向于文治,相对而言,宣宗皇帝更肖太宗,时常操练幼军,也成了后来巡边的雏形。

    再往后,太上皇虽然没有宣宗那样和幼军长久的磨合,但是,有幼军在,天然就会和勋贵亲近几分,而亲征的冒进,显然和勋贵脱不开关系。

    反过来再看,如今的天子也没有操练幼军的经历,可依旧做的十分出色。

    所以,朝中的很多大臣觉得,储君遴选操练幼军,会导致过分看重武事,在承平之时,便会容易闹出土木之役这样的乱子。

    再加上文臣和勋贵长久以来的争端,幼军之事,在朝堂上几乎被默认搁置了下来。

    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幼军一旦重新开始遴选,那么对于如今的勋贵们来说,必然是一件大大的好事。

    就算不提未来跟太子殿下的关系,可只要有这层资历在,那么,他们族中的子弟便能够迅速拓展人脉,方便日后在军中获得一席之地。

    一个世家,只有爵位是不够的,家族家族,除了好的也不一样啊……

    明明他们之前说的是,靠朱仪那位岳丈的帮忙,拿到助太子出阁的功劳,然后再借东宫出阁的机会,恢复成国公府的爵位。

    这怎么一转眼,玩得这么大了……

    其他人自然不知道张輗的想法,但是,在幼军这件事情上,他们的想法是差不多的。

    要说,这其实也算是长久以来,跟天子斗争留下的后遗症。

    自从天子登基以来,他们这帮人谋划的事情不少,各种手段也都用过,不能说没有成功过,但是,输多胜少是肯定的。

    而且,但凡是他们的方案有些激进的时候,几乎毫无例外的,都输得很惨。

    从当初罗通扣阙,到后来的张軏出使,镇南王一案,再到后来太子备府,再到这次的任礼被捕入诏狱,桩桩件件皆是如此。

    因此,虽然他们自己没有察觉,但是不可避免的,心里对于天子的手段,已是生了惧意,下意识的便觉得还是稳妥为上。

    故而,和陈懋等人对视了一眼,焦敬也道。

    “小公爷,今日之事,是我不对,不该对小公爷不坦诚,还多加试探,但是,小公爷若要以此证明自己的心迹,也绝无必要。”

    “当初,太上皇召见我等时,便曾说过,成国公府乃是国之柱石,如今任侯,薛驸马接连被捕,被调离京师,我等更该精诚团结才是,若是此时成国公府再出什么事,则得不偿失矣!”

    这话说的诚恳,无论心中是怎么想的,但是,至少态度摆的很低,听起来也让人舒服。

    朱仪看了焦敬一眼,又环视了众人一周,旋即,叹了口气,道。

    “诸位,我知道你们觉得,如今太子出阁之事尚迟迟未有结果,再提幼军之事,恐难成行。”

    “但是,我想说的是……”

    随着这句话说出,朱仪的口气一顿,索性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声音也拔高了几分,道。

    “廷议之前,任侯所说的话,固然是有私心,但是,也并非全无道理,朝廷既然要整饬军屯,不可能一点代价都不付出。”

    “任侯之所以落得如今的状况,是因为他走错了方向,但是,无论是太子出阁,还是组建幼军,都是正大光明,应当应分之事!”

    “所以,现如今,恰恰是提出组建幼军的最好机会,若是错过了,之后才是真的困难。”

    “我还是那句话,我成国公府,愿意来当这个急先锋,若是出了差错,成国公府不敢说能担全责,但至少是首当其冲者。”

    “所以诸位,有谁愿意,跟我成国公府,冒上这一次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