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书包网 > 科幻小说 > 我相亲超有经验的 > 第253章:那个少年他来了。
    正是因为一路都未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王仙芝的队伍不仅没有遭受折损,历经四县一路放粮,反倒还吸收了不少沿途流民、变兵与吏卒——

    待得当下,起义队伍已是扩至六千余人。

    但如此兵力仍旧无法与李种的万余守军相抗衡。

    策马发问之人乃是当日小屋中的一员,这汉子名为尚君长,走盐之时便是王仙芝的左膀右臂,如今跟随王仙芝率众起义,获封了个神威左将军的职位。

    他刚从前方斥候口中得知,这李种乃是义成节度使,若非他们行军速度其快,这厮当下早已是率军杀至长恒。

    尚君长的意思王仙芝很清楚,没得说,与之前四县皆有不同,这义成节度使八成是冲自己来的,当下与其说是屯兵固守,倒不如说是专门在此等候。

    看来李种这厮,是打定了要在这滑州城下吃定自己的意思。

    “先生如何看?”

    屏退尚君长,王仙芝策马赶至队伍一侧的封心远身旁,一拱手,与之齐头并进道。

    “滑州一役么?”

    封心远捻着唇上鼠须,一副优哉游哉的模样。

    “还请先生赐教。”

    “无妨,正面攻城即可。”

    见王仙芝仍是一脸堪忧,封心远笑笑,尔后又道:“若是王兄有所顾虑,不妨让封某那小友率队打头阵,他若出手,诸事可定。”

    这封心远当日留下檄文口号,曾叮嘱王仙芝等人切勿轻举妄动,需等他招兵回返才可起事,当时王仙芝等人以为他会带回一支精锐队伍,虽不敢想能有上千人,至少当有百人;

    然没想到,三日之后,这封心远却只带回一十五六岁的黝黑少年,这也让王仙芝等人很是愕然。

    不过虽不懂先生所用何意,但也没人敢说什么,王仙芝听从封心远之意,将那少年收编入队,更封了他一个前锋将军的官职——

    这事还曾引起军中部分兄弟不满,但到底是由封心远亲自举荐,大伙虽心怀芥蒂,倒也从未在人前乱嚼过舌根。

    那少年初到之时,包括王仙芝在内,军中众兄弟更无一人看好,大伙只道此子可能就是是依仗着封心远的关系走走后门罢了,而且说不好,这小子估计还和封先生有着什么不可告人的渊源——

    若非如此,封先生也不至于专门走一趟,亲自将这小子领进军中。

    王仙芝当初也是这么认为,所以即便封了那小子一个前锋将军,但在他心里,只将此子当做花瓶摆设。

    在王仙芝看来,照顾好这名为孙破的少年,便是拉拢稳固住封先生的最佳手段——直到此时听封先生这么一说。

    “……让孙家兄弟打头阵?”

    王仙芝闻言有些难以置信,他以为自己听劈叉了。

    封心远嘿嘿一笑,不紧不慢道:

    “自打封某将孙小友带回长恒,军中兄弟们便始终有所腹诽,此事封某岂会不知?然不怪诸位兄弟,到底是封某这小友年纪尚轻,又无任何名号。不过无妨,若是王兄信得过我封某,滑州一役,全权交于孙家兄弟便可。”

    见王仙芝还想说点什么,封心远再次摆摆手,“无妨,无妨。”

    见先生如此坚持,王仙芝也不好再说什么,转头回望一眼,目光正好落在那少年郎身上。

    迎着天边霞光,一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黝黑少年此时正端坐于马背,看不见其表情,但见得一杆丈二铁棒被少年横放于双腿之上。

    马蹄浅浅,少年身形瘦弱,沉默寡言,观之却有种难以名状的威压之感。

    王仙芝咽了咽口水,再次一拱手,策马回到了队伍最前端。

    “什么?让那小子打前锋?”

    尚君长与尚让等人闻言都是大吃一惊。

    此番长恒起事,他们盐帮高层加上王仙芝共有八人,这八人情同手足,战阵之中人人俱是一把好手,斩山匪,屠官狗,大战朝廷官兵,数年来更无人一退缩,可谓骁勇善战,随便拎出一人,皆是可独挡一面的存在。

    如此,这义军首次大战……岂能让一无名小辈充当前锋?

    折损了自家兄弟颜面事小,万一不济,坏了军心可就事大了。

    当下世道队伍不好带,特别还是以下犯上的叛军队伍,若是一路势如破竹,人人都能得见胜利、人人都可分得粮食倒还好说,但凡失败一次,这些流民逃浮势必一哄而散——

    本就是临时拼凑起的乌合之众,这一点众人心知肚明,所以当下一听居然要那小子打前锋,几位领兵将领通通皆是一脸愕然,更不可能一口答应。

    这其中道理王仙芝岂会不知?

    但琢磨片刻,他还是力排众议将此事定了下来,原因无他,毕竟这少年乃是封心远力荐强举之人,他虽对此子无甚信心,但他相信封先生。

    “孙家兄弟。”

    与众兄弟商议完毕,王仙芝再度策马赶至军阵一侧,望着面前藏于斗笠之下的少年郎,这铁骨铮铮的汉子一时间居然有些语塞,顿了顿,方开口搭话道。

    少年闻言一拉缰绳,微微动了动脖子,抬起头,露出精光湛湛的双眸,直视王仙芝。

    这是何等凶戾的眼神?

    这还是王仙芝头一次见到这少年的面容。

    自打封心远将其带回长恒编入军中,这少年无论何时都带着他那顶硕大的斗笠,又是少年,身高有限,碍于封先生的缘故,他们这些山东汉子也好开这少年玩笑,更不可能为了一睹尊容而做点什么,所以一直以来,众好汉都对此子颇有微词,但终究还是未曾将其放在心上。

    如今再度搭话,王仙芝总算看清了这少年藏于斗笠下的面容。

    这是何等凶戾的眼神?

    少年皮肤黝黑,五官端正,神目俊朗,英气逼人。

    乍一看,少年一双剑眉更是斜斜飞入鬓角落下的几缕乌发之中,唇齿留白,煞是好看。

    要说丰神俊秀,倒也是个一表人才的少年郎,然所有都对,唯独他的眼神——

    这少年的眼神极为凶戾,双眸乌黑可鉴其人,目透精光欲摄人魂。

    在他眼中,王仙芝全然看不出少年该有的灵秀与跃动,仿佛只是一滩死水,古井无波,却又似蕴藏着万千凶兽,教人一望之下,更有种临渊而行、便体生寒之感。

    与这少年目光刚一对视,王仙芝便打了个冷噤,漫天的杀意如百丈洪流铺天盖日般袭来——

    王仙芝愣住了,这得背负多少血海深仇、趟过多少尸山血海才能练就出的眼神?

    “王将军,有何见教?”

    少年放开置于双腿之上的铁棒,一拱手,瓮声瓮气问道。

    “啊?啊,啊对。”

    王仙芝回过神来,抹了把脸,忙接上话茬,“孙、孙家兄弟,此次行军,我军的目标乃是那滑州城……”

    “所以?”

    “……滑州当下乃由义成节度使李种把守,城中陈兵八万有余,然我军目前不过六千——”

    “说重点。”

    “……封先生的意思,是想让孙家兄弟你……打头阵做先锋,不知孙家兄弟意下……”

    “好。”

    “如、如此甚好……”

    这才说了不过几句话,王仙芝便觉浑身压力暴涨,好似双肩突地被人压上了千斤重担,让他有些喘不过气,但先锋一事毕竟关系到义军大势,顿了顿,王仙芝再次硬着头皮问道。

    “……不知孙家兄弟……需要调派多少人、人手?”

    “无需调派,吾一人便可。”

    “……此话当真?那小子真是这么说的?”

    望着惊魂甫定的王仙芝,一干山东大汉闻言全都面面相觑,特别是尚君长与尚让两兄弟,闻言更是愕然——

    这不知来历的小子莫不是个二愣子,独自攻城?这与但求速死又有何区别?

    王仙芝眉头紧蹙,豆大的汗珠自他额头密密渗出,周遭兄弟说得都对,都极有道理,但不知为何,他总觉得……那少年所言,全不似痴人妄语。

    他说要一人攻城,绝非玩笑。

    在抵达滑州之前,没人相信这名为孙破的少年可以肩挑大义,一人战一城,他们既弄不明白少年何以口出狂言,更不知晓封先生如此行事究竟何意——

    凡人自是无从理解,但有个人却不一样。

    王仙芝这支起义队伍早就在他的预料之中,然而即便有天将神佛坐镇,在这人看来,眼前这不足万余人的队伍,仍旧只是一盘散沙,不过是群乌合之众罢了。

    这人,正是大魔头火御真人。

    除了封心远,火御真人对军里那名少年倒是颇有几分上心,也不知他这一世,能掀起何种风浪。

    有趣。

    翌日清晨,义军队伍抵达滑州城外,六千余人安营扎寨,与滑州守城唐军隔道相望。

    所谓道,无非就是城头之下延伸而出的百余丈距离,这片区域是专门供两军前锋单打独斗所设——

    没错,这个位面的世界,武将之间是喜欢1v1的。

    王朝有气运,天子负龙气,军阵之中自然也存在士气。

    而这气运也好,龙气也罢,乃至士气,都如文人才气、武者霸气、道家灵气一般,是可以威压天下、可以谈笑杀人、可以横扫千军的存在。

    如此一来,两军对峙,士气变得尤为重要。

    巳时,旭日东升。

    光照万物,李种身披甲胄,站于滑州城头,密切注视着城外义军,此时他已是能自城头看清他们的穿着打扮了。

    “将军何故发笑?”

    随行部将见李种突然哈哈大笑,不明就里,拱手询问。

    李种大笑难抑,好半晌才缓过劲来,他指着下方义军,满脸戏谑道:

    “瞧这些乞儿,各个面色饥黄,形容枯槁,讨饭且还站不稳脚,却要攻我这滑州城?如何能教人不发笑?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李种所言倒也无过,王仙芝的义军队伍的确有些上不得台面——他们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眼神涣散,形同乞丐。

    不仅如此,人人手中所持更是叫人啼笑皆非。

    削尖的棍棒、竹子,卷了刃的长枪大刀,务农时的锄犁耙耱,林林总总,可谓五花八门,这哪是行军打仗?

    简直就是发配边疆的阵仗。

    恰巧此时,王仙芝策马来到近前。

    “城上所站何人?本军不杀无名之辈!”望着城头李种诸人,王仙芝英眉一扬,大声问道。

    李种闻言差点没笑岔气,他缓了缓,方悠悠接上话茬:“尔等小贼,也配知本官名号?你便是那长恒王仙芝?”

    王仙芝冷冷一笑,“见过李都护。”

    这是个身材魁梧的北方汉子,皮肤黝黑,中等身材,浑身肌肉虬结,一望之下不难看出,当是个走南闯北的练家子,如此,当是叛军首领王仙芝无疑。

    认出来人,李种当即敛去笑意,他负手立于城头,冲王仙芝怒然喝道:

    “大胆泼皮!你本一奸猾逐利小人,靠贩卖官盐从中渔利,朝廷本该将尔等关入天牢,如今网开一面,尔不思皇恩浩荡,反而犯上作乱,其心可诛也!听本官一言,速速解散遭蒙骗之众,本官饶你不死,否则我大军一出,尔等蝼蚁听任践踏,必将死无葬身之所!”

    王仙芝听罢也不着恼,一勒马缰绳,枣红骏马在原地转了两圈,这汉子嘿嘿一笑,回敬道。

    “李都护,作为官宦之后,你这义成节度使当得可够窝囊,漫漫十载,别人一路加官进爵,倒是都护大人如坐泰山,巍峨不动,手中十八万义成将士,如今怎的越带越少?本将军也懒得与你多言,你若速速开门迎我军入城还则罢了,否则刀兵一起,定叫你死于这义成节度使之位!”

    “你这泼皮——”

    “闲话休说,李大人,可有先锋之将?若是没有,我军即刻攻城!”

    “呔!”

    王仙芝这话说得李种勃然大怒,然不等他再说点什么,身后女墙处便跃出一人,生生将二人话头打断。

    在场众人看得真切,此人身高丈五,豹头环眼,身姿伟岸,披挂十分齐整:戴一顶紫金冠,披一副黄金甲,穿一领绛红袍,捉一柄九环刃钢刀。

    “长恒贼子!本将军来会一会你!”

    此人生得虎背熊腰,手中钢刃更是耀耀生辉,乍一现身,便是口绽春雷,未及众人反应,这悍将便怒喝连连,直接自城墙上方踏足一点,顺着陡直墙面俯冲而下,身姿绝然,逸狂无边,恍忽天神下降,犹如陆地金刚。

    滑州城高足有十数丈,此人自上而下,如履平地,端的是骇然无比,城下众人见状无不面色俱变,连王仙芝都被吓得一哆嗦,全然忘了调转马头。

    “呼——”

    一干义军将士皆在愣神之际,恰在此时,身侧不起眼处传来一阵极为沉重地喘息声,似是有人在运起内劲,厚积薄发。

    下一秒,一道身影骤然自义军阵中疾射而出,如虹亦如电,快得叫人应接不暇,众将士只觉一阵旋风自身后起,被带起的鬓发袍角尚未飘落,那身影已是到了王仙芝身侧。

    此人正是孙家兄弟,孙破。

    “将军且退下。”

    王仙芝未复愕然,身侧少年话毕已是脚步再起,欺身而上,迎着顺墙直下的彪悍大将直直而去。

    持刀悍将见有人迎面冲来,也不含糊,右脚脚踝骤然鼓荡,刚在城墙之上留下一圈如蛛网般的裂缝,硕大的身形已是借力踏力,暴然而起,如离弦利箭般自城墙中段斜斜射下,众人见其自半空中将右手持握着的钢刀一环,便照着迎来少年的脖颈劈去。

    “煌煌天恩!宵小伏诛!尔等反贼,吃本将军一刀!!!”

    此人来势凶猛,其疾如风,侵略如火,大有一刀斩尽万古愁的架势。

    守军大将这一手端得是惊世骇俗,即便无甚修为或是修为低浅,在场众人也能看出这人已是入了人仙地境,风林火山之术行得炉火纯青,他这天降一劈,当真可算得上力拔山河气吞如虎,手中劲道别说一小小少年,即便三个王仙芝捆到一处,想来也可轻易腰斩。

    恐怖如斯!

    城下众人见此无不愕然,城头守军却是各个得意,特别是李种,这员大将乃是他军中压轴王牌,征战十数载,可谓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一柄钢刀纵入敌阵,端的是横扫一切牛鬼神蛇,区区反贼,焉敢嚣狂?

    在李种看来,城外千余人,只这一将,便可悉数屠戮!

    “哐!!!”

    正自得意间,城下二人已是短兵相接,丈许钢刀借助着巨大俯冲之力,此时已是稳稳斩于斗笠少年脖颈,王仙芝等人大骇,李种更是哈哈大笑——

    然而下一秒,众人俱是被眼前景象所撼然。

    李种虎将手中那柄明晃晃的钢刀确实砍在了少年脖颈,然而却未能触及少年颈部肌肤,理应发生的血腥场面此时却迟迟不见踪迹,待众人看清场中变化,无不皆是倒吸一口凉气。

    只见少年迎风而立,右手持棒,左手悬停于脖颈一侧,而锋利无绝的钢刀刀刃,此时正被少年以两根手指紧紧捻住。

    王仙芝傻眼了,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当下所见这一幕;

    李种傻眼了,他完全没料到居然会发生如此变故;

    少年面前的持刀将军也傻眼了,他从未想过,这世上居然还能有人,以区区两指,便能挡住自己这聚万钧之力的混世一劈。

    “轮到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