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帝辛赶往桃山时,三山关总兵邓九公正率领大军与南伯侯鄂崇禹厮杀。
两军在关下厮杀甚烈,将士们呼天抢地,声势浩荡。
无论是南伯侯鄂崇禹还是东伯侯姜桓楚,他们现在都有点急,东海平灵城在有仙师相助的情况遭到九黎府大军破城而入,踏平平灵大军,平灵王战死当场。
平灵城一夜间归朝歌掌控。
而北海七十二路诸侯二次反朝歌,第一次闻太师镇压了十数载,第二次居然仅仅用了一个时辰,北海七十二路诸侯悉数出城投降,当真是恐怖到极致。
闻太师将北海七十二路诸侯镇压后,当即就策马归朝歌。
他们很清楚,现在三山关和游魂关由邓九公和窦融镇守,他们都无法破关,若是闻太师挥兵征讨东南两路,那么他们就真的没有任何机会了。
此正是为何鄂崇禹和姜桓楚全力攻打三山关和游魂关,无非就是想在闻太师挥兵攻打他们两方时,他们有足够的力量与他们较量。
但是东南两路诸侯忌惮的还不仅仅是闻太师,他们现在更忌惮九黎府。
九黎府大军迅猛至极,他们都差点忘记九黎府归属朝歌,一直以来都觉得九黎府不会铁定的追随帝辛,仅仅是权宜之计,但是经历了平灵王事件后,他们发现他们错了。
九黎府大军认定了帝辛,尊其为巫帝。
现在帝辛并未下令吩咐九黎府全军出击,对东南两路大军镇压,他们现在都无法攻破两关,一旦九黎府全军出动,那么他们就再也没了机会,彻底的失去了一切。
此正是姜桓楚和鄂崇禹所忌惮的,不过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镇守三山关的邓九公和镇守游魂关的窦融,他们居然如此的硬气,排兵布阵,防御攻势皆都做到极致。
若非有意外,姜桓楚和鄂崇禹凭他们两方的力量是根本无法破城而入的。
而邓九公和窦融也没想过要开关杀出去,双方一时间就在那里干耗着。
而就在这时候,石苏娇收到了来自南疆的谍报,南疆反了。
石苏娇下令将朝歌城中黄府封? 并下令对黄飞虎下了追杀令三日? 南疆十国纷纷宣布反了。
石苏娇对其甚是愤怒,她当即将消息传递给帝辛次身。
帝辛次身其实早就收到消息? 那是来自蚊道人的消息。
据蚊道人的可靠消息来看? 南疆十国之所以反了,乃是天庭的人出现了。
也就是说? 南疆十国已经悉数再次投靠了天庭,受到天庭的庇护。
帝辛对此恍若未闻? 就好似不知? 并让石苏娇不要干涉,任由南疆十国折腾。
天庭既然想要算计,想要在人间界趟这趟浑水,那帝辛又如何会嫌气。
帝辛什么都可以不做? 也可以当做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似的? 毕竟南疆十国对他而言不算什么,帝辛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阐教。
至于其他势力,帝辛还都不放在眼里,其中就包括天庭。
天庭虽然有两尊准圣昊天上帝和王母娘娘? 但是他们无法下界,只能够派出分身参战? 顶多将锁妖塔中的那些大凶派下来,而帝辛除了混元圣人外? 他谁都不惧。
若非阐教有混元圣人元始天尊亲自坐镇,他哪会像现在这般当缩头乌龟? 恐怕早就杀出去了? 将阐教彻底的颠覆。
但是现在没办法? 帝辛只能够算计,谁让阐教有圣人在,且还是在步步算计中。
同时,帝辛不知的是,在南海中有一座岛,岛上有一座山名唤普陀山,山上住着的乃是阐教十二金仙之一的慈航道人。
慈航道人时常出南海,隐藏踪迹,在南海中观瞧南海龙宫的举动,更将目光锁定南疆十国,甚至还时不时盯上那凤凰山。
慈航道人是阐教圣人派在南海,常年监视天庭。
这些年来,慈航道人一直都隐于其间,除了静修,就是时不时的隐藏踪迹在南境周边观瞧。
慈航道人将天庭在南海和南疆十国的布局都看在眼里,随时将消息传递到昆仑山,由南极仙翁呈于燃灯道人观瞧,再有燃灯道人对其作出抉择,当然燃灯道人拿不定主意的才会求见圣人。
朝歌商境以南,鱼龙混杂,尤其是以天庭的力量为主,欲要以南疆为基点掌控整个人间界。
不过现在天庭也仅仅是在算计阶段,还不能做到大张旗鼓,而南疆的力量太弱,还不足以引起其他各方势力的征讨,毕竟现在各方势力都盯着成汤这个庞然大物,唯有将成汤给扳倒,他们才能够有机会争夺天下的主宰权。
当然阐教虽然明知道天庭在南海边疆有动作,但却视而不见,不为别的,他们根本就瞧不起天庭。
阐教别说是掌教圣人,即便是那十二金仙都没有人将天庭放在眼里的,这也是为何昊天上帝和王母娘娘对阐教、截教恨之入骨的原因。
而此次封神他们更想从中获取足够的力量,以此来充实他们天庭。
但是他们也清楚,此次封神被阐教幕后掌控,他们天庭不见得就会收获什么,正是如此,他们才会暗中在人间界布下力量,就是为了能够寻求机会干涉封神,干涉阐教的算计。
封神量劫将起,各方势力都开始蠢蠢欲动,阐教、天庭、西方教……
帝辛理了理情绪,将这些思绪悉数给甩出去,他懒得其会这些,在帝辛看来,这些都是小道,在绝对力量面前什么都不是。
帝辛要做的就是算计阐教,当然有朝一日寻找机会也会打上天庭,将天庭推翻,将昊天上帝和王母娘娘自天帝和王母的位子上拽下去。
帝辛众人速度的出现在桃山附近,将身形隐去,生怕引起天庭的注意。
天庭此次带队的百忍真人,他乃堂堂大罗后期高手,神通超强,帝辛等人定不能轻举妄动,以免被其察觉到。
而就在帝辛他们出现在桃山前,百忍真人带着饕餮、夔牛也降临此地,并进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