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书包网 > 修真小说 > 行走诸天的影帝 > 第六十章 深度剖析
    关舟来到这里,除了为了练武,试验以为,也是为寻一个真正安静、贴近自然的环境。

    关舟没有急着下水。

    盲目去练是练不出什么名堂的。

    他现在是好好整理自己一身功夫,然后寻到关窍才能练。

    只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快速增进。

    封于修的一身功夫驳杂却也精纯。

    驳杂说的是他曾经在内地寻访过不少门派学习,虽然没能进入深研,但也学得了不少有用的东西。

    而他天资过人,硬是将这一声驳杂练得精纯。

    之后经过夏侯武的指点,寻到了内外合一的大门。

    其实这也是这个世界功夫的特殊,先拳后腿再擒拿,这种分步练习确实降低了一定的难度。

    但也给未来增添了不少麻烦。

    在另一个世界,没有这种讲究,都是练拳先练桩,站桩是练功,基本功,也是一个人的根基。

    桩站不好,就像盖楼没有支柱,迟早坍塌。

    练完桩功再打拳,打拳不是单纯的打拳,他要用腰带动全身,腿、手全身每一块骨骼都要活动起来,这不分先后,而是讲究一个整体。

    功夫和人体一样,是一个整体,没有强弱,只有平衡。

    虽然最后会各有擅长,但在前期最重要的是平衡,最后的擅长都是他们自己走出来的。

    因此他们的劲道会逐渐练到全身,然后再晋升下一个境界,然后再练到全身,如此往复。

    现在关舟就在进行整理。

    或者说这几日他一直在回忆着封于修练过的功夫。

    他继承的是封于修自己整理的一套理论与实战体系,现在他想要跟进一步,就需要自己整理体悟,走出新路。

    封于修曾经多次往返内地与港城,如今细细回想之下,一身功夫逐渐被关舟剖析。

    从一个整体,将之拆开,还原成了他原来的样子。

    让关舟知道了封于修究竟研究了多少套拳术,依旧都研究了哪些拳术。

    封于修原名翁海生,很普通的一个名字,大意如其名,大海边出生。

    但重在他的姓,翁门也是一个类似合一门的门派,只不过没有合一门名气大,门徒多,当然,这也和封于修的性格有关,封于修是一个专注自身功夫的人,而不是向夏侯武那样教人功夫的人。

    而翁门的根基则是长拳。

    长拳是传统拳派之一,属于北派武术。

    其实最知名的应该就是宋太祖的太祖长拳。

    事实上,一般将查拳、花拳、炮捶、红拳、弹腿以及一部分少林拳种等均列入长拳。

    而封于修就是修炼其中的一部分,后来出入内地便是将长拳完善,并根据其风格特点,综合整理创编而成了现在的功夫。

    因此封于修对战之时,拳法转换如意,有鹰有虎等象形拳,也有横冲直撞、擒拿磕碰。

    一招一式,力求杀敌。

    杀伤性强。

    可惜,他生错了时代,这个时代变了,他却复古了。

    传统功夫,在民国时分武术和国术两种,武术讲究强身健体,国术则是保家卫国。在那个年代,为抵御列强侵略,因此国术有只杀人,不表演的说辞。

    但那是一个混乱的年代,也确实需要这样的功夫。

    而现在是和平年代,这样的功夫不需要了。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世界和平了,侠自然成为了祸乱的源头,他只能沦为花拳绣腿。

    封于修是武痴。

    所以他给自己起了一个复古的名字——封于修。

    这三个字也不是随随便便取的,他有着含义。

    封于修,封,封的是什么?修,修的又是什么?

    看过主流武侠片的人应该知道,中国功夫出少林,禅武合一,以禅御武,不入魔道,这似乎带着一丝迷信色彩,不过也有一定道理,练武之人,血气方刚,尤其是青年,有着武侠情节,好义气,重情,容易意气之争而出手伤人。

    尤其在和平、法制的年代,这是绝不允许的,基本一出手就会走入歧途。

    所以,练武首要克己。

    所以,封的是躁动的心。

    功夫好,还要有德,如叶问,打归打,但面子留给你,做人不仅是留一线,开武馆赚钱,凭的不仅是武功,还有名声,就是无形资产。

    德,不是得理不饶人,德,是服人。

    所以,修的是德。

    克己,需德来养,无德克己,如用手压气球,气球可以被压扁,但空气跑不掉,还是会爆。以德克己,用德来修身,修心,克己不是强制,反而是自觉遵守,是泄气,不是压抑。

    封于修,本是个好名字,他本来也有心想要成为这样的人,奈何历经各种磨难,尤其沈雪的死,给他带来了最大的打击,人生失去了方向,心中仅存的一盏明灯熄灭。

    所以,他开始放纵自己。

    偏偏他还是个武痴,贪、嗔、痴,为三毒。

    其中痴意为:心智懵懂,不明事理,颠倒妄取,起诸邪行。

    他痴于武,练武是到家了,如今心也受不住了,眼前黑暗,心无善念,一身所求,在沈雪死后,只剩下了——武。

    因武入痴,因情入魔,心中起执念,犯了嗔。

    认为功夫是杀人技,所以便要证明功夫是杀人技。

    从此化身疯魔,走上不归路。

    这一番梳理,便是日落西山。

    关舟盘坐在沙滩上,听着潮浪绵绵,感受海风习习。

    脑海中的武术拆分再重组,打散又融合。

    这一刻,让他对于这一身武学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或者不止是这一身功夫,而是对于功夫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长拳有五大主要流派。

    分别是:查拳、华拳、炮拳、红拳、弹腿。

    不要说整个长拳,这五大主要流派任何一个流派都套路繁杂,经过不同的人手还分出了更多的支流。

    比如红拳就是内外兼修,体用兼备,神形合一,养生与技击并重的一个拳种。

    其功法名目繁多,最基本的为软硬十大盘功,内练十八法,小红拳、炮锤及徒手,器械等各种功法。

    华拳则以精、气、神‘三华贯一’的古代哲血为拳法的理论基础,为此唤作华拳。华拳的基本理论,简而言之可为十说。

    分别是:五体匀称、筋骨道劲、心为主宰、动迅静定、不柔不刚、虚实相生、气机时势、提托聚沉、连绵相属、二而为功。

    其中一门的学问就很大,想要练成都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

    更何况是将之整合。

    不过封于修天赋异禀,加上天下大道殊途同归。

    既属长拳,总有相似乃至想通的的地方,将之找到融汇会更加容易练成。

    不过前提是能将这五大流派的功夫烂熟于心,才能融会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