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书包网 > 都市小说 > 战地摄影师手札 > 章节目录 第802章 卫燃的猜测
    这眼瞅着已经回国差不多一周的时间,穗穗也在卡坚卡姐妹以及她那些同学,以及卫燃父母的帮助下,成功组织了一场行业内的旅行路线发布会。

    同样这一周的时间,季马已经带着他的父母和玛雅,在那位既做翻译又做向导的傅姨帮助下,从首都流窜到了秦省,而且听他们那意思,显然是准备在过年前这小半个月的时间里,看完了兵马俑之后再去大熊猫的老家熘达熘达。

    相比之下,卫燃却要清闲多了。这一周的时间里,他除了给穗穗等人做做司机,顺便在她那个合伙人的帮助下给新买的车子上了牌照,唯一的私人活动也不过是去机场周围转了转,试图买个足够隐蔽的仓库。

    只可惜,首都终究是首都,即便是距离机场一个小时车程的郊区,想买个足够停下金属本子里的那辆运输车的封闭式仓库又或者农家小院,需要花的钱也已经足够在老家买上一套房子还有富裕了。

    至于他打算买个仓库停车的目的,也无非是为了当个足够安全的保险箱用罢了。

    毕竟,只要忍着剧痛把运输车往里一停,随便什么东西,只要能放进那辆车的保险箱,就算是二郎神牵着狗过来,都别想找到任何的蛛丝马迹。

    但是再怎么说也只是个保险箱而已,为了个保险箱花上百十来万,卫燃可舍不得——即便他准备把家里那些金条第一个放进去。

    “算了”卫燃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决定等回了沧洲老家再想想办法。

    只不过,还没等他驾车离开刚刚看房子的小村子,夏漱石却再一次打来了电话。

    “兄弟,你啥时候方便过来一趟呗?”电话刚一接通,夏漱石便嬉皮笑脸的问道。

    “我这才...”

    “我的哥,你都回来一周了。”夏漱石堵住了前者即将要说出来的借口。

    “不是,这眼瞅着...”

    “眼瞅着还有差不多半个月才过年呢”夏漱石第二次堵住了他的借口。

    闻言,卫燃无奈的摇摇头,这几天的时间里,他连番拒绝夏漱石的热情邀请,主要原因之一,无非是想踏踏实实的过个年罢了。主要原因之二,则是来自对野人山的恐惧。

    可另一方面,这一周的时间里,这夏漱石不说一天一个电话也差不了多少了,这总是拒绝也实在是不太合适。

    念及于此,卫燃沉吟片刻后说道,“我去是可以去,但是咱们可提前说好,你别指望我年前这段时间能帮你调查什么,我是真的没有时间。

    另外,我就算去了,也根本待不了几天可能就要回来,我这边还有几个俄罗斯来的朋友呢。”

    “可以可以!”

    夏漱石立刻痛快的说道,“把你身份证号发过来,我现在就帮你买机票!”

    “机票我自己买就行,你把落地机场发给我。”说完,卫燃笑着转移了话题,“老爷子现在情况怎么样了?”。

    “听说这两天记性好像又不行了”夏漱石叹了口气,随后一副习以为常的说道,“没事,我们都习惯了。”

    “到时候如果时间不冲突,你们那边也方便的话,带我去看看老爷子吧。”

    “那可太方便了!”夏漱石开心的说道,“我们这边时间不冲突!”

    “那就这么说定了”

    三言两语挂断了电话,卫燃等对方发来信息之后,立刻拨通了穗穗的电话,将自己准备去一趟滇省的事情简单解释了一遍。

    “你打算去几天?”电话另一头的穗穗放下刚刚拿起来的泡椒鸡爪子问道。

    “去几天不确定”

    卫燃故意顿了顿,接着这才问道,“倒是你们几个,这几天正事也忙的差不多了,要不要一起去逛逛?”

    “去!当然要去!”

    穗立刻回应了卫燃的邀请,顺便跟着抱怨道,“这首都啥都好,就是没啥好吃的,正好换个地方换换口味。”

    闻言,卫燃笑着说道,“让安菲萨买机票吧,飞大礼。”

    “好嘞!”穗穗屁颠颠的应承了一声,挂了电话便催促着正在品尝驴打滚的安菲萨赶紧买票。

    同一时间,远在滇省的夏漱石也挂断了打给家里的电话。而坐在他旁边的二世也掐灭了烟头,“你那朋友同意来了?”

    “总算劝动了”夏漱石惦着手机说道,“我就不信,到时候他能从那一箱子破烂里看出来什么。”

    “你等会儿!”

    二世立刻反应过来,“好嘛!你个恰猪屎的,我算是看明白了,你特码想和你那朋友较较劲才是真实目的吧?”

    “你个禽兽才吃屎的!”

    夏漱石没好气的比出个中指,“你想多了,我这不是想帮你调查清楚嘛,而且我也好奇那那老板的心黑不黑,至少这地方打理的挺漂亮。典型的白族四合五天井式建筑,进门的一侧种着一簇茂盛的竹子,另一边则是摆满架子的各种多肉植物。

    “这地方还挺漂亮”穗穗不由的夸赞道。

    “漂亮确实是漂亮”

    二世叹了口气,将车子停在了那簇竹子旁边的停车位上,苦着脸说道,“我当时就是看这里漂亮,才想着住几天休息休息的,我可没想到这里的老板心那么黑。”

    “现在抱怨这个已经晚了”

    夏漱石说话间已经推开了副驾的车门,“卫燃兄弟,等下你们是先休息休息,还是先看看那些东西?”

    “先看看吧!”

    卫燃饶有兴致的说道,这来都来了,他自然好奇和那钢盔一起的发现的其他东西到底有什么特殊的。

    在二世和夏漱石的带领下,卫燃等人拎着各自的行李,穿过漂亮的门楼走进了这座建造的格外精致的双层四合院里,并在绕过一座并不算大的假山之后,走进了充当前台的房间。

    “卫兄弟,几间房?”二世说话间,已经打开了原本夹在腋下的钱夹子。

    “有三人间吗?”穗穗询问了一番卡坚卡姐妹的意见之后问道。

    “有”那谢话间,从领口拽出一把钥匙,打开了桌子上那口樟木箱子的挂锁。

    “没问题”

    卫燃微笑着点点头,等对方离开并且关上房门之后,习惯性的看了看这个房间的布置。

    目光所及之处,仅有的一扇窗户不但安装着防盗网,头顶正上方便是个摄像头。

    周围的货架上,也全是各种酒店常见的床单被褥之类的东西。而在房间的中央,一张竹木桌子上,还摆着一口并不算大的樟木箱子。

    轻轻掀开箱子盖,卫燃不由的挑了挑眉毛,这里面的东西,远比他以为的要多。

    略作犹豫,卫燃伸手从裤子口袋里掏出一双橡胶手套戴上,随后又取出了口罩戴好,这才小心翼翼的从箱子里拿起了那顶曾在照片里见过的钢盔。

    相比照片,这实物上手自然看得更加清楚,但即便如此,他一时间也没能看出个所以然来,最多也只能肯定,至少这钢盔确实是正经英国mk-2型钢盔,而且就连顶部的其上的青天白日徽都完好无损。

    番茄

    客观的说,这顶钢盔的品相确实不错。除了有些许的掉漆长锈之外,根本没有什么其他的损伤。要说唯一的缺憾,也仅仅只是里面的悬吊系统没有了而已。

    将这顶看不出什么的钢盔扣在桌子上,卫燃又从箱子里拿出了几个水壶。

    这些水壶里,不但有整整八个英军二战时期大量装备的搪瓷木头塞水壶,更有两个美军在二战时使用的,带有杯套的铝制水壶。

    小心翼翼的扒下杯套看了看水壶底下的烙印,卫燃不由的挑了挑眉毛,这俩水壶其中一个是铝制的,生产时间是1939年。拧开之后,还能闻到澹澹的煤油味。

    另一个美军水壶却是不锈钢材质的,生产时间则是1943年。试着拧开,里面却根本没有任何的味道。可是,1943年生产的水壶,按理说不可能赶上退走野人山啊?

    压下心头的疑惑,卫燃继续从箱子里往外取东西。

    接下来被他拿出来的,是三组一大套一小的英军m1937型饭盒,以及一个鬼子配发的九二式饭盒,外加一个德军在二战早期大量装备的铝制m1931型饭盒。

    “怎么连德国人的装备也出来了?”

    卫燃暗自滴咕了一句,将鬼子饭盒与德军饭盒一一打开,只可惜,这俩饭盒里的零件虽然一个都不少,但同时却也没有任何多余的东西。

    不死心的又仔细看了看上面留下的生产戳印,见没什么有用的信息,他这才将其放在了一边。

    继续从箱子里往外拿,这次取出来的,却是两支带着厚重油泥的煤油灯,那煤油灯的提手上,还各自拴着一根大概半米长的棉质灯芯。

    至此,这口木头箱子里剩下的,除了一把似乎是鬼子生产工兵铲和一个同样来自鬼子的十字镐之外,便只有一些零零碎碎的小物件。

    这其中就包括一把和现如今烂大街的多功能瑞士军刀极为相似的小刀,以及一个美军曾在二战大量配发的双头枪油壶,外加一个白铜壳的zippo打火机。

    用力拧开枪油壶上的两个盖子,卫燃发现,这油壶其中一个腔室里面残存着已经凝固的红色油漆,另一个里面,则是同样已经凝固的白色油漆。

    而在那个打火机上,其中一面用红色的油漆写着一个名字——梁益民。再看另一面,同样的字体,同样的红色油漆字迹,内容却是斑驳不清的“匹夫有责”四个字。

    最后看了看空荡荡的木头箱子,卫燃往后退了两步,看着桌子上摆着的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暗暗思索着,如果想带着这些东西进入野人山的话,需要几个人才能背的动。

    不说别的,更不考虑那个1943年生产的不锈钢美军水壶,单单另外那9个水壶就是一大负担。水壶存在的意义不言而喻,如果它里面没有装水,根本就没有继续带着的必要。

    反过来讲,一名士兵虽然能在身上挂上十个装满了水或者煤油的水壶,但也间接让这名士兵失去了战斗能力。

    更何况,他肯定还要拿着武器和弹药,以及很可能并不算多的食物补给。如此看来,想带着这些东西进入野人山,恐怕至少也需要三到四个人,再考虑那些饭盒的数量,卫燃最终猜测,很可能是四个人。

    可问题是,这假设出来的四个远征军士兵里,到底有几个活着走出了野人山。以及...

    卫燃拿起那个1943年生产的美军不锈钢水壶仔细打量了一番,暗暗思考着,有没有可能当初使用这些物品的人,并非是进入野人山的那一批,而是另有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