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书包网 > 都市小说 > 战地摄影师手札 > 章节目录 第176章 路上的琐事和水雾里的韶华
    经历了漫长的飞行,卫燃搭乘的航班总算是平稳降落在了首都机场。

    一番等待拿了行李,仍旧没有好利落的卫燃慢悠悠的离开候机大厅,在停车场里找到了提前联系好的网约车。

    和过分热情的司机有一搭无一搭山南海北的聊着,就在他快要睡着的时候,车子总算停在了穗穗念的大学门口。

    这次回来,他暂时还不打算回家,既然不打算回家,这行李自然也就只能放在穗穗这里。

    拨通了穗穗的电话,后者得知他已经到了学校门口,立刻大呼小叫着挂断电话,前后不到十分钟,便骑着一辆电瓶车冲了过来。

    “你真的这么早就回来了?”穗穗喜气洋洋的问道,“我们学校不会这么早就寄成绩单的。”

    “我可不是为了你的成绩单回来的”

    卫燃拍了拍落在一起的行李箱和琴盒,“这俩箱子先在你宿舍放两天,我回家之前还得出去一趟。”

    “去哪?去见女朋友?”穗穗闻言立刻来了兴致,连那张过分好奇的小脸上,都浮现出了村头儿刘寡妇和王大婶儿说三道四时专用的八卦表情。

    “见个屁的女朋友”

    卫燃没好气的说道,“我两三天就回来了,你给我吧东西看好了,尤其那个琴盒可千万别弄坏了,还有,我让你买的东西买到了吗?”

    “哦哦!买到了!”穗穗立刻将一个背包递给了卫燃,“你要这东西干嘛?”

    “当然是有用,我先走了啊,时间有点儿赶。”

    卫燃说完也不等穗穗答应,弯腰钻进一辆刚刚停下的出租车,转眼间便跑没了影子。

    “这么心急火燎的一定有问题...”

    穗穗嘀咕了一句,弯腰将行李箱和琴盒全都抱上她的小电驴,拧动油门儿艰难的开往了宿舍的方向。

    而另一头,坐在出租车里的卫燃也没闲着,时不时的,便举起那台禄来双反,对着车窗外平平无奇的街景、高架上拥堵的车流,以及沿途形色匆匆的上班族,一次次的按下了快门。

    “哥们儿刚来北京吧?”

    一嘴京片子的出粗车司机虽然开着的只是一辆看起来有些年头的伊兰特,但他脸上那惬意中带着一丝闲适的神态,以及手上熟练的操作,却全然一副车上拉的其实是一箱急需穿越秋名山公路的豆腐似的。

    “刚来”卫燃淡淡的答道,说话的同时,举起相机给远处的一栋高楼拍下了一张照片。

    “你这相机看起来可有年头儿了”

    司机师傅一脸怀念的说道,“我小时候拍照片还见过这种呢,老海鸥的相机和你手里这个差不多。这一晃这么多年了,谁能想到现如今啊,随便个手机都比当时拍的清楚了。”

    “是啊...”

    卫燃默默的对着车窗外的立交桥按下快门,“当时的老百姓,肯定没想到今天咱们能活成这个样儿。”

    “谁说不是呢!”

    司机师傅的话匣子也随着卫燃的感叹彻底打开,全程不带重样的说着从小到大身边的变化。

    从小时候永远不够的粮票,到结婚时排队走关系才能买到的电视机,从拥挤漏雨的平房小院到家里拆迁分到的房子。从以前踩一脚刹车就跑偏的212小吉普,到如今驾驶的国产电动出租车。乃至他们那一带年轻时对漂亮姑娘的衡量标准,到现如今的他已经有些看不懂的网红。

    当然,闲聊中自然也少不了那些越来越先进的武器等等等等。这琐碎的话语里充斥着的,有希望,有幸福,也有自豪。唯独没有了1938年初,充斥在每一个滕县百姓内心的绝望和恐惧。

    已经成了听众的卫燃默默的换上了一个新的胶卷,看着窗外越来越近的高铁站喃喃自语着,“他们如果能看到今天的这一切,或许应该是开心的吧...”

    “你说什么?”已经将话题扯到不是东西的傻老美身上的司机师傅疑惑的问道。

    “没,没什么”

    卫燃摇摇头,支付了车费之后告别了热情的司机师傅,走进熙熙攘攘的高铁站。趁着等车的功夫,找了个角落,将明亮干净,同时又无比繁忙的候车大厅纳入取景框,再次按下了快门。

    同样被他拍下的,还有检票后看到的高铁列车和它跑到最高速度时的时速信息。还有稳稳当当立在窗沿上的那一枚亮晶晶的硬币,以及窗外覆盖着薄薄一层积雪的麦田,和那些被麦田包裹的村子和镇子。

    直到列车停靠在滕洲站,他这才心满意足的收起相机,马不停蹄的打车赶往了滕县保卫战遗址。

    相比1938年的滕县,如今这座城市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林立的楼宇,平坦的街道,乃至永远不用担心有轰炸机和炮弹飞到头道,“李班长,我就把你送到当年出川的,把你暂时放在那儿。然后我去找随安的儿子,到时候我问问他的意思,他要是想把你请回你们字贡,到时候我可就不拦着了。”

    完全忽略了周围人诧异的目光,卫燃不急不缓的走出车站,在手机导航的帮助下,一步一步的走向了五公里外的少城公园,顺便也观察着这个他从来都没来过的城市,闻着偶尔飘过鼻尖的辛辣香气,听着那些略有些熟悉却又格外陌生的方言。

    穿过一条条街道,走过一个个路口,当天边的太阳已经冒出大半个身子的时候,卫燃也终于看到了那座矗立在路口的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略作犹豫,他走进公园和早起锻炼的老人一路打听,最终在公园的角落找到了一颗挺拔的桂花树。

    轻轻将抱了一路的白瓷骨灰罐放在树下,卫燃的手中出现了一把修长的毛瑟刺刀。

    借着这把刺刀在树下挖出个浅坑,将白瓷骨灰罐连同这一路拍下的胶卷轻轻放进去盖上了潮湿的泥土,随后又拿出了那个大红色的食盒。

    随着盖子被打开,那白瓷大碗也蒸腾出了一股水蒸气和淡淡的桂花香气。

    恍惚间,卫燃仿佛在那蒸腾的水雾中看到了一个身穿军装,腰间挂着20响大肚匣子,背上还背着一把大片刀和崭新斗笠的年轻战士。

    这名看不清面容的战士在众多同样打扮的士兵起哄中,老老实实的站的笔直,任由一个穿着国服旗袍,却同样看不清面容的短发女人,用汤匙将一枚枚绵糯的汤圆送进嘴里,将一勺勺撒着桂花的澄澈汤水送进嘴里。

    最后,这年轻的战士干脆接过那白瓷大碗,在众多战友的哄笑中,将里面的汤水仰头喝的一干二净。最后又在众人反应过来之前,鼓起勇气抱住了那个瘦弱的旗袍女人。

    渐渐的,那碗逐渐变凉的汤圆飘散的水雾越来越淡,那位年轻战士的面容也越发清晰。

    直到最后,当卫燃看清那确实就是李鹤仙的时候,对方一手牵着满脸幸福之色的周小姐,在站直身体的同时,缓缓朝卫燃举起了右手,同时那张带着一丝丝书生气的脸上,也勾起了心满意足的笑容。

    几乎下意识的,卫燃同样站直身体,将右手举到了眉峰的高度。可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微凉的寒风便刮走了仅剩的那点儿水雾,那两个朦胧的人影也瞬间消散。

    等泪流满面的卫燃回过神来的时候,却发现脚下的食盒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消失了。

    “幻觉吗...”卫燃暗自嘀咕了一句,随后便发觉左手虎口处的纹身传来了一闪而逝却又无法忽略的滚烫。

    强忍着立刻拿出来看看的冲动。他最后看了眼桂花树下被仔细掩埋的地面,漫步走出公园找了家酒店住了下来。

    当他一番细致的检查,确定房间安全之后,这才召唤出了那支已经套上金属皮的诡异本子,而后者则自动被翻到了第八页的背面。

    仅仅只是一眼,卫燃便注意到,在那缓慢旋转的红色漩涡下,原本那句“周家小姐亲手煮的汤圆”,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换成了“我用二两烟丝换的”这么几个小字。

    伸手将红色漩涡里的东西拎出来,这次依旧是之前的食盒,但重量却大的吓人。轻轻掀开第一层的盖子,让卫燃万分惊讶的是,这里面竟然满满当当的摆着一颗颗9毫米手枪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