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书包网 > 都市小说 > 乱明者皇太子 > 章节目录 第七百零六章 大明的盛世
    沈思孝和王锡爵都退了。

    剩下的几位年纪也比较大的内阁成员和军机处成员也自然呆不久了。

    所以,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朝廷的高层变动几乎可以用地震来形容,不过,即便如此,这些也都是可控的。

    毕竟,这次的人事变动并不牵扯到党争,也没有谁是灰溜溜的离开,完全是以朱常洛的意志进行的,所以,这次的内阁和军机处成员更迭对于在京的官员而言都是一件鼓舞人心的大事。

    所有人都对此是翘首以盼的,因为,皇太子殿下早就有言要任命一些年轻的官员到朝廷的机构之中任职。

    这对于那么苦苦熬资历的人而言,无疑是天籁之音。

    所以,当沈思孝,王锡爵还有后续的几位内阁成员和军机处成员主动退下后,所有人的心情别提有多激动了。

    现在董其昌的府上都可以用门庭若市来形容了。

    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得出董其昌此次必然会登道:「去把董师傅叫进来。」

    孙暹领旨,立刻就去找董其昌了。

    董其昌听到朱常洛的召见后,赶紧就放下了手上的事情到了慈庆宫来。

    「臣董其昌参见圣太子殿下!」

    董其昌每次到慈庆宫中都是这般恭敬无比的大礼跪拜。

    「平身。」

    朱常洛看着董其昌,说道:「董师傅近来可好?」

    董其昌回道:「托了殿下的洪福,臣近来一起都好。」

    朱常洛笑道:「是啊。人逢喜事精神爽,这是应该的,现在沈卿和王卿都告老还乡了。王家屏,沈鲤,沈一贯,邢玠也都递了辞呈。内阁和军机处一下子就去职了六人。也就剩下你和刘品如以及钟化民了。」

    「现在朝野上下的官员们都眼巴巴的抽着你呢,现在估计都有人开始叫你董相了吧?」

    听到朱常洛这么一说,董其昌一个激灵,「臣惶恐。」

    朱常洛摆手道:「董师傅勿要惊慌,孤没有责怪你的意思,

    你能受到百官们的如此礼遇,这也是人情使然。孤又不是不通人情之人,所以,董师傅还是放松点好。」

    董其昌听完这句话后,依然慌张,他的脑门都不自觉的冒出了一些虚汗。

    谁也不愿意在权势滔天的皇太子面前充大头的,毕竟,有些事情是很忌讳的,稍不留神就僭越了。

    而董其昌也算是小心谨慎了一辈子,眼看着就要一步登顶了,他哪里愿意在这个时候栽跟头呢。

    所以,董其昌立刻跪道:「殿下,臣对殿下的忠心日月可鉴,天地可表。那些人不过都是趋炎附势之辈,臣都没有搭理过他们的。这段时间臣也一直都是闭门谢客的。」

    朱常洛说道:「董师傅的忠心,孤是知道。孤跟你说这个事情也是为了提醒董师傅的。董师傅是朝廷的栋梁,岂能这般的将来往的百官都拒之门外?」

    「一个没有自己班底的军机首席哪里能打得开局面,做好朝廷交办给你的差事呢?」

    董其昌瞬间激动了。

    皇太子殿下终于松口了,虽然皇太子给的新差事不是他心心念念的内阁首辅,但是,军机首席也是非同一般的重要职务。

    现在,朝廷已经有了政,军分开的趋势。军机处这边的主要职责也都聚焦到了大明的军事领域。

    若是放在以前,董其昌肯定是觉得军机处会矮内阁一头的。但是随着这些九边的崛起和天津直隶水师以及大明海外驻地的拓展,董其昌明白军机处的权柄是绝不下内阁之下的。

    而且,现在军机处手上把持着的都是正儿八经的强势势力和财源滚滚的聚宝盆,日子比起内阁而言不知道要好多少。

    内阁就像是个老妈子一样,天天的就大明内部的那些个破事周折,这些年作为内阁次辅的董其昌发愁最多的事情就是银子的事情。

    今天不是这里闹了灾荒,就是那里出了问题。

    全都是让人焦头烂额的破事,而且,这些事十有八九就是和银子有关。

    而户部那仨瓜俩枣根本就不够这两京一十三,哦不,现在是一十四省分的。

    所以,内阁的日子有多难,董其昌是有切身体会的。

    但是,军机处就不同了。

    因为沈思孝的缘故,工部一直都在军机处之下,工部可是掌握了大明一半以上的水泥配额,现在不论是哪里要自修道路还是用于其他方面,都要找工部批条子。

    就这一点,工部这些年就赚的是盆满钵满的。

    还有就是兵部,原来的兵部也是一个赔钱货,天天跟户部要银子发军饷,户部要不来就找万历皇帝的内帑要。

    可以说早些年的兵部绝对是一个人憎鬼厌的衙门,而且,九边和辽东都还不安宁,可想而知兵部有恶心人。

    但是,自从朝战打赢了之后,在汉城大明和倭寇签订了汉城条约之后,兵部的情况就得到了逆转。

    兵部掌握着最重要的海外基地和海外港口,这些地方都是钱生钱的金袋子,而且,九边的互市也要向兵部缴纳一部分的治安管理费充作军用,可以说现在的兵部不仅甩掉了最大的包袱,还成了一个善财童子。

    还有就是天津卫的造船厂,也是挂在了兵部之下,随着火器的不断进步,现在也取消了原来民间船只不得超过400料的规定。

    一时之间民间的海船需求几何式暴增,兵部就靠着天津造船厂的海船订单就赚了不少银子。

    可以说现在的军机处完成就是大明最舒服的权力机构,而且还是没有之一的。

    「臣明白,臣谢主隆恩!」

    董其昌激动的大拜着,感谢朱常洛的恩典。

    朱常洛看着这么激动的董其

    昌,说道:「军机处有多重要,想必不要孤多言你就应该明白。如今的大明虽然无敌,但是,随着和泰西的不断深入来往,尔等应该也有一些紧迫和危机感了吧。」

    「泰西虽然远隔万里与大明不相接壤,但是,随着对东洲开拓和旧港宣慰司复设,大明和泰西之间的摩擦也渐渐的增多起来。」

    「就孤这里接到了奏报,每年在海上都有不少大明船只和泰西船只之间的冲突上奏。而且,原来的旧港宣慰司下辖的大部分岛屿和王国已经落在泰西人手中,他们岂能轻易放弃?」

    「所以,孤敢断言,将来大明和泰西之间必有一战,而且这一战持续的时间还会非常久,战斗的地方也会非常广。」

    「毕竟天下大势从来都是浩浩荡荡不进则退的大势。东洲那大的土地,那么肥沃的地方,泰西人又不是傻子,他们肯定不会将那里拱手让给大明开拓的。」

    「同理,旧港宣慰司以南的南洲和至今大明都未涉足过的昆仑奴地,这些地方的争夺更是会愈加的激烈。」

    「天下已经不是原来的天下,原来的天下不过就是大明脚下的两京一十三省,如今的天下可是整个世界。」

    「现在的情况很像两千年的春秋战国,谁在这场竞争之中落后,谁就会最终灭亡,所以,孤的紧迫感你应该也了解一下。」

    「孤要盛世不仅只是一个可以吃饱饭的盛世,孤要的盛世更是一个无敌的盛世!只有一直保持住大明的强势,大明的盛世才能永存!」

    ————————————

    吼吼吼,,日万真难(手动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