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书包网 > 都市小说 > 大汉,达咩 > 章节目录 第两百二十八章 文明立治!(求订阅)
    相晁肃然道:

    “秦博士说的在理。”

    “我既然为墨家博士,理应担负起振兴墨家的职责,我齐墨擅辩论,若是连秦墨、楚墨都不能说服,继续放任墨家分裂,继续眼睁睁看着墨家消亡,我相晁就是墨家最大的罪人。”

    “多谢秦博士解惑。”

    秦落衡微微额首。

    沉声道:

    “我知道诸位过去并非都是学派最有才之人,也非是学派中最受尊重的人,但你们能话。

    他们都深深沉浸在震撼之下的触动中。

    素来饱学多识的博士,此刻不少红了脸,脸上充满羞愧之色。

    秦落衡比他们小不少,眼光却如此独到,不仅拥有超迈古今的目光,还有博弈历史的襟怀,这让众人彻底的心悦诚服,但也不免汗颜不止。

    盘整华夏,文明再造,河山重整,天下太平!

    一切都立足于文明立治!

    而这正好是百家所长,但他们以前根本没往这方面想,经秦落衡点醒,他们才赫然发现,百家原来能做这么多事,眼前竟是一片从未有人触及过的蓝海。

    他们不由心神摇曳。

    良久。

    相晁感激道:“多谢秦史子点拨,相晁感恩。”

    其他人附和道:“多谢秦史子为百家指出明路,我等感恩。”

    秦落衡肃然的回礼。

    而后道: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我也是冲动之言,若有冒犯,还请诸位见谅。”

    众人对视一眼,相视大笑,跟秦落衡一一告辞后,便疾步朝自己的署房走去,他们心中已升起一股斗志,一股进取之心,他们既然知道了破局之法,何以敢再懈怠不前?

    秦落衡目送着众人离去。

    等众人悉数离场,秦落衡才坐回席上。

    他轻声道:“若是百家真因此走上另一条路,恐怕大秦的命运就真的不一样了,不过仅靠打鸡血是不够的,最重要的还是要朝廷放开一些限制。”

    “朝廷若继续严管,百家得不到突破,便会重回到老路,诸子百家是华夏少有的思想碰撞,若是就这么消亡,实在令人惋惜。”

    “但我也只能为百家做这些了。”

    秦落衡轻叹一声。

    他终究还是身卑言轻了。

    他心里也清楚,这些博士未必真看不出来,自己所说的问题,但他的建议对百家的确很难得,现在的百家已到亡羊歧路的地步,若是再不改变,就真的要消失在历史长河了。

    他们别无选择了!

    虽然割舍了一些主张,但至少换取到了一些生存空间,这已经是眼下最好的选择了。

    “现在的百家就像是溺水的人,只要给他一根绳子,给他一个生的希望,他们就会拼命的往上挣扎,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活命,但这根绳子的粗细却是掌握在朝廷手中。”

    “百家最终能不能上岸,全靠他们自己的运气了。”

    “外人帮不了。”

    “若是百家真能因此脱胎换骨,对天下都会是一件好事,不仅会促进社会进步、科技发展,还能凝练华夏精神,将大一统的观念彻底的深入人心。”

    “没有百家暗中挑事,天下无疑也会平静不少。”

    “但最终走向,我也不敢保证。”

    “天下歧路啊!”

    秦落衡摇摇头,重新翻开《商君书》,刚看没几眼,便猛的抬起头,眼中露出一抹凝色。

    低语道:

    “说的太尽兴,竟忘了正事。”

    “我前面说那么多,就是想让许辛帮我给蔬菜找个买家,结果一时没控制住,说上头了,竟把这事给忘了。”

    “我这岂不是本末倒置了?”

    “这......”

    秦落衡脸色一黑。

    他看了看屋外,迟疑了一下,把商君书收好,去了许辛的署房,准备把自己的‘要事’告知一下。

    他其实心里也没底。

    他才把农家狠批了一顿,就差指鼻子骂了,现在自己却一脸讪讪的找上门,他也不敢肯定,许辛会不会帮自己,但他现在能找的也就农家了。

    农家在民间威望不错,跟咸阳的商贾、农夫都有交情,由许辛经口,他的蔬菜无疑会好卖不少。

    秦落衡自语道:

    “农家的人应该没这么小气。”

    “我这多少也给农家指了条明路,他多少还是要帮一下吧?”

    这么说着。

    秦落衡便去到了许辛的署房。

    里面有十几人。

    大多穿着粗布衣裳,但衣裳上没沾上一点泥泞,一个个都红光满脸,皮肤白净,完全看不到风吹日晒的痕迹,仿佛就是一群穿着粗布衣裳,体验生活的贵族公子。

    见秦落衡前来,许辛眼中露出一抹异色,把秦落衡迎了进来,秦落衡面无异色,缓缓把自己的来意说明。

    许辛满口答应了下来。

    见许辛应下,秦落衡也是暗松口气,没有在这多逗留,找了个借口便直接离开了。

    一旁的门人好奇的问道:“夫子,这人是谁?”

    许辛淡淡道:“新晋的医家博士,倒是个心怀大志之人,不过有点不谙世事,你们不用关注这些,我今天给你们讲的是种地的经验和一些播种技巧。”

    “这是我农家数百年总结下来的。”

    说完。

    许辛高坐其上,随口讲了起来。

    博士学宫依旧是往日模样,各家博士跟以往一样,坐而论道,给门人弟子讲解着自家学说。

    一切仿佛没有任何改变。

    依旧如一潭死水。

    只不过在无人注意的角落,潭水中出现了一抹涟漪,涟漪的波动幅度极小,小到可以忽略不计,但它的的确确是一抹涟漪。

    ------题外话------

    今天就一更了,有些乏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