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书包网 > 穿越小说 > 唐晟春秋 > 第536话 最大的受益者
    听了赵忠信的话之后,殿下的赵盛国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因此我大宋仅仅派出这不多不少的一万大军前往大梁,而并不直接参与作战!如若如此的话,大梁只要抓住此机会,接下来所将获得的利益便是打下多少土地都尽归大梁所有,他们又如何能不下死力?妙呀!实在是妙呀,大君上!”

    对于赵盛国的夸赞,赵忠信只是淡淡地继续道:“嗯!正因为这样的原因,我大宋此番出征的重点并不在与大梁军一道操这两国的后路,而是在两国边境尽可能地固守!”

    “固守?”赵盛国有些不解地问道:“此番大梁军一旦从大秦与大武两国的后方打过去,两国后院一旦失火,两国大军必然回师救援国都护驾!请恕在下斗胆直言,以我大宋军的实力,在下认为我大宋军绝不至于只能考虑固守而已!即便是两线出击,由南北两侧同时出击攻打两国甚至灭了两国也并非是不可能的呀!”

    赵盛国此言一出,其他众臣也便开始议论纷纷!很显然,他们其中的大部分人也是同意赵盛国的说法的!而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倘若大宋在大梁方向仅仅只调拨一万大军的话,那么他们在南边的大武边境以及北边的大秦边境所驻扎的兵力将大大超过防备两国之所需!

    这大宋男儿人人都是有报国之血性的,都想为国为民建功立业!如此大好的进攻时机就这样虚耗在对两国的防守之上,实在有点让人不解,甚至是有些感到可惜!

    “确实如此!不过,所谓月满则亏水满则溢!我大宋已然得到了南北齐两国之地,应当励精图治好好治理好这两个地方以增强我大宋的实力,而不应该在此羽翼未丰之时,贸然图谋他国土地,而轻冒风险!

    以我大宋的实力,只要集中兵力主动出击,则两国当中的任何一家都将不会是我们的对手!对于这一点,我们还是相当有自信的!

    然而,大秦与大武两军的统帅也必不是傻子,在两军对峙的情况下他们会就如此轻而易举地撤回国内?他们必定会留下一部分兵力在前线继续与我军对峙,一旦我方有任何风吹草动的话,他们必然立刻会有所对策!

    在驰援国都以及保全大军主力的完整这两个方面当中,他们必然会先保证整支部队能够安然撤回国都为先!因为对于这两国来说,倘若他们的主力大军都赔进去的话,两国即便救回来恐怕将来被灭也是早晚之事了!

    倘若在这个时候,我大宋这边有任何要主动出击的迹象,大武与大秦则必定会先聚兵与我方一决高下之后再作其他打算!

    虽说以我大宋的实力打败他们并不成问题!但是此战关乎两国生死存亡,乃是最为重要的生死一战!两国大军必定拼尽全力殊死抵抗,这场仗必定会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加惨烈数倍甚至是数十倍!

    届时,我大宋将要付出的代价将会有多沉重,恐怕光是想象我们都会觉得有些可怕!而大梁方面则因为两军主力被我军拖住,而得以放开手脚大肆收割两国城池,成为此战当中的最大获利者,将来成为我大宋最大的威胁!这样的结果难道是我大宋想要的吗?

    咱们换个思路去想,倘若在敌军退兵之时我军表现出仅仅只是想保护我大宋当下的既得利益固守不出的话!则两国在确认这一点之后?  便会迅速回援,我大宋此番的危机立解!而两国大军那强大而又可怕的反击?  将会全部倾泻到大梁军的身上!

    届时不管结果如何?  在经历了如此惨烈的一战之后,三国必将元气大伤?  短时间内将再无任何能力侵犯我大宋!非但如此,这三国将来必因此战结下血仇?  即便他们再想耍什么小心眼?  恐怕将来再要组织如此大规模的联军?  也都是不可能的了!

    自此,我大宋便可以继续安心发展国内,励精图治,深化改革?  更进一步攒积国力!而有了这样的国力作为基础?  我大宋将来想要攻灭哪国岂不是我们一念之间的事?”赵忠信缓缓地将这一切对着众臣道。

    听了赵忠信的这一番分析之后,整个朝堂再次陷入一片鸦雀无声!相比大部分人着眼于眼前的利益,赵忠信的眼光显然要看得更远!

    在所有人还在为寸土之争而打得你死我活的时候,也仅有赵忠信已经将目标放在了日后攻灭天下大国一统天下上面去了!

    这些年也正是这座上的大君带领着大宋从一个小小的东方小国走到了金天?  成为傲视天下东方的天下大国!而金天,又是他将大宋即将面临的一个又一个危机轻而易举地化解?  让大宋得以在一次又一次本应成为他们的浩劫的灭顶之灾成为他们新的机遇!使得大宋国力得以长期保存并不断地进化……

    倘若此次的大战能够一切顺利的话,大宋必将实现这乱世的旷古烁金头一遭真正意义上的一统!这几乎已经成为了这整个朝堂之上所有人的共识!

    到了这个时候,那些不管是过去忠于赵忠信或者是反对赵忠信的重臣们,此时心中都不由得激起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情感,而使得他们终于发自内心异口同声地对着那殿上的大宋大君赵忠信齐声高呼:“大君上英明!大宋万年!”

    接下来的一切,便有如赵忠信所预料的那般!半个月之后,当大武与大秦满心以为三国联盟已成而大摇大摆地集中所有的兵力,分别向大宋的南北边境进犯了之后,大梁方面突然由其国境西南以及西北兵分两路进入两国境内,在两国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大举侵攻!

    由于这样的变故,大宋方面几乎仅仅是战争爆发的前几日经受了两国较为猛烈的攻击,却是因为他早有准备,再加上他们凭借其地利上的优势,竟是没让两国的大军攻进他们的防线哪怕一步!

    而两国大军则迫于国内出现的紧急情况,则在后方发出急令之后紧急地撤回了军队!大宋南北边境的危机几乎仅仅只是上演了一周多,这场战争便如同一场闹剧一般草草收场……

    而接下来,随着大梁在此战中取得先机,再加上两国的军队在大宋边境对峙了一周多略有损伤!尽管大梁军的实力比之其全盛时期还略有衰退,可是此番面对同样情况的两国大军竟是显得游刃有余!

    在这样的情况下,尽管大宋这边以固守国土防务难以分兵为由,并未在此战当中出手,然而考虑到大梁能够独占攻打这两国的利益,大梁方面反而乐得大宋这边如此作壁上观!

    于是,随着大武军与大秦军两军在此次作战中表现得越发处于劣势而节节败退之后,两国终于因为实在扛不住大梁军的攻势,而向大梁提出停战议和!

    这时候,大梁军虽已然势如破竹!可是毕竟这些年打了那么多场仗,大梁的元气也确实尚未恢复,随着其战线的不断拉长,大梁方面的后勤补给也确实越发感到吃力了起来!

    因此,考虑到大梁长远的发展!其国君梁秀武决定见好就收,接受大武与大秦两国停战议和的提议!

    就这样,这场大武筹划多日的三国攻宋的大战略,便以如此戏剧性的结局而草草收尾!此战之后,为了能够恢复和平,大武与大秦都分别向大梁割让了大片的土地,大梁此番俨然成为了此战当中的最大受益者!

    然而,好景不长!正当大梁国君梁秀武在为自己占了两国如此大的便宜而沾沾自喜的时候,大梁实际上也成了众矢之的!

    由于大梁的背盟,虽说使得大梁确实得到了不少的好处!可是这些新获取的领地比之他们之前巧取豪夺拿下的腾郡要更加难以治理!除了三不五时的本地暴动,更加严重的是在往后的很长时间里,经常有流民进入这些地区犯案,甚至连大梁原本治理得相当稳固的地方,都受到了波及!

    由于国内出现了如此数量众多此起彼伏的问题,使得大梁疲于奔命,不得不继续保持大量的军队对这些地方进行镇压,以维持当地的治安!各地出现的消极生产以及税务陷阱更是让大梁方面的财政问题出现了大量的漏洞……

    可以说,大梁在此战当中确实攫取了大量的利益,可是两国也同样地给他们留下了大量的烂摊子,让他们在这些年来不仅难以恢复自身损失的国力,反而是消耗了不少资源在这些地方的治理上面!

    就这样又过了一年不到,当大武与大秦终于又缓过劲来之后,两国终于再次在大武国都秘密会盟,并制订了攻打大梁一雪前耻的大规模侵攻计划!

    对于两国会有如此反击报复式的合盟,大宋这边自然是心知肚明的!可以说,这一切早便在赵忠信的预料之中!而现在正好就是大梁此前鲸吞他国利益之后所将要收到的反噬!

    这一仗,大武与大秦吸取了此前分散兵力至南北两个方向被大梁军分化而逐一击破的经验教训,两国相约一出手的时候便当即将大梁攻取的阻隔在两国领地之间的几块固有领土收回,使得两国领土重新接壤,一下子便使得两国军队得以迅速会合成为一股洪流!

    两国军队所形成的这股洪流,其势非同凡响,在大梁方面反应过来之前,一下子便席卷了大梁的大片土地!虽说大梁军在这些地区都驻扎有大量的军队,然而这些军队都过于分散,且秦武两国的联军得到了当地百姓的支持,使得大梁军向各地增援的步伐屡屡受阻,从而让秦武两军得以轻轻松松击溃了大梁一支又一支的军队!

    终于,在战争进行了一个月左右的时候,大梁方面非但将此前攻占两国旧有所属的土地全给吐了出来,甚至连不少自己原本的领土都陆续开始丢失!

    到了这个时候,梁秀武已经开始有些紧张起来了!可是似乎是出于某种莫名其妙的自尊,尽管整个朝堂对于大梁应当向大宋求援的呼声是空前的高涨,可是梁秀武却在众臣当中偏偏采纳了孙成隆所提议的不向大宋求援的建议!

    虽说这是相当匪夷所思之事,可是堂堂大梁乃是泱泱大国!而大武与大秦在经过此前数年的纷争战乱之后,早便沦落至二流大国的水平!

    在大梁国君梁秀武看来,这大武与大秦所结成的联军无非就是一群乌合之众,此番战斗之所以能够讨得些许好处,从大梁的手中夺走了大片的土地,无非也就是趁着大梁军尚未有任何防备的时候,以突然袭击的下作手段方才取得的,并非是靠着他们的真本事!

    而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此番秦武两国联军大张旗鼓大摇大摆地攻入大梁境内,基本上都是依靠着奇袭以及旧地旧民的支持,因此才得手的!

    而现在,当他们开始正式侵攻大梁的属地的时候,其阻力便明显增大了起来!再加上秦武联军攻入大梁的时候,虽声势浩大,可是实际上他们所歼灭的多是大梁国内用于维护治安的三流杂牌军,而大梁国内最能打的主力王牌大军却丝毫未损!

    对于大梁来说,他们此时虽说处于暂时的劣势,却也并非无翻盘的可能性!最重要的是,这些被秦武联军所重新占领的土地,其经过多年战乱,虽说大梁耗费了些许精力前往经营这些地方,可是由于这些地方自身的原因,导致了这些土地的物资变得相当地匮乏!

    在这样的情况下,秦武联军深入大梁腹地战线拉得太长,后勤补给又开始出现有些跟不上的征兆!

    这一边,是秦武联军劣势越发明显,而大梁的优势则渐渐开始凸显了出来!在这样的情况下,梁秀武不愿向大宋求援而欲以一己之力对付秦武联军,似乎在某个角度上看,也是蛮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