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书包网 > 玄幻小说 > 第一氏族 > 章节目录 章六三六 反抗,反抗!(1)
    大门附近有不少都尉府府兵,他们眼见壮汉狂奔而来,纷纷上前阻拦,一边抽刀出鞘以示威胁,一边大声喝止以作警告。

    “与民为敌之官吏,皆为误国狗官,挡我路者,某当除之!”壮汉沉声大喝的同时脚步不停,气势更显雄浑,战意愈发盎然。

    门口的总旗闻听此言,顿感被深深冒犯,立时勃然大怒,哪里还有不出手的道理,向前一步,未出鞘的符刀猛然砸下!

    壮汉脚下用力,速度陡然加快,一个迅猛前冲,在刀鞘还未落到自己身上时,肩膀重重撞在了总旗胸膛!

    只听嘭的一声闷响,御气境后期的总旗目光大变,身体竟然离地倒退出去,若非后面有同伴挡住,为他卸掉力量,这下非砸在门框上不可。

    脸色煞白的总旗,眼睁睁看着壮汉从面前奔入大门,眼中尽是不可置信:什么时候一个粗鄙的市井大汉,都有胜过都尉府总旗的修为了?

    总旗被撞得胸闷气短一时难以理顺,不等他想个明白,几名男女已然紧随而至,个个杀气腾腾犹如出笼猛虎,皆是边跑边招呼百姓。

    几名府兵想拦,却无一例外被撞退,有的甚至倒飞出去老高,仿佛这些男女不是血肉之躯,而是一架架符文战车,有着不可撼动的意志与攻势!

    “直娘贼,全都是御气境修行者!”

    眼看大批青年男女跟在第一批修行者后面,蜂拥向金字坊大门,将府兵们推向一边,把府兵们冲撞的七倒八歪,总旗失去了遏止事态的想法。

    这超出了他的能力。

    除非是真的拔刀大肆砍杀百姓——这种事总旗还做不出来,也不敢做。

    金字坊内,察觉到有修行者杀入院中的动静,石珫不禁心头一沉:事情还是闹大了。

    待看到平民青壮争相入内,洪流般看不到尽头,且不由分说就对金字坊护卫与都尉府府兵拳脚相加,更是愕然地瞪大双眼。

    怎么会有这么多百姓加入战场?

    局面怎么会突然如此失控?

    石珫惊疑不定,只觉得细思恐极。

    他看不惯马桥与南山商行,自然不是后者羽翼,亦不曾参加南山商行总舵的议事,他之所以带人快速来到金字坊,一方面维护燕平治安是都尉府职责所在,另一方面则是上面有人授意。

    而授意他这么做的人,并没有跟他多说什么赵氏的“倒行逆施”。

    上面的人对他这个下面的人的说辞,当然是家国大义皇朝富强那一套正派言论。

    正因如此,石珫在面对突然恶化、失去控制的局面时,才不能不感到惊骇。

    片刻之间,涌进来的平民青壮就多达数百,他发现了一个恐怖的事实:其中充斥着大量修行者!

    江湖市井中本就不乏修行者,国战之后,民间更是不缺悍勇,但眼前这些百姓中的修行者占比,尤其是御气境修行者占比,未免太高了!

    这些人跟金字坊伙计的联起手来后,很快就全面压制了对手,将金字坊护卫们打得抱头鼠窜、哭爹喊娘,也让都尉府府兵不是被人群淹没,就是只能结阵防御。

    在外面的百姓进来之前,金字坊有不少伙计或被护卫打伤打昏,头破血流,倒了好些,或被府兵押在地上锁拿,鼻青脸肿模样凄惨。

    故而这些百姓甫一进院,便被刺激得怒发冲冠,出手非常凶狠。

    几个眨眼的工夫,已有金字坊护卫被打死,还有都尉府府兵倒在地上被群殴。

    这场抓捕闹事刁民的行动,在眨眼间变成了混乱械斗,又很快演变成真正的战斗,且大势已经被金字坊伙计与平民所夺,胜利被他们掌握在了手中!

    石珫如坠冰窟,冷汗直冒。

    这些金字坊的伙计,附近的平民百姓,不仅有反抗的意志,敢于群起进攻权贵爪牙、官府兵丁,更重要的是,他们有反抗的实力!

    他们中的修行者精锐,就是他们能对抗不公的最大依仗!正是有这样的力量,他们才能不惧权贵爪牙手中的盾棍、兵丁手中的刀枪,与他们战斗到底。

    若是百姓之中既没有修行者,手里又没有刀枪,那自然没有掣肘权贵与官府的力量,也不可能反抗得了权贵与官府,只能是任人鱼肉任人宰割!

    石珫跳出跟李名正的战圈,打算破解危局的时候,外面群情激奋的百姓,已经在殴打大门外的府兵,他们嫌从大门挤进来太慢,不少人都开始攀爬院墙。

    石珫举目四望,发现前门后院都有平民青壮大吼着冲杀过来,左右院墙上身手矫健的人下饺子般落地,这一刻他们盯着自己的敌人,全都化身为虎狼!

    虎狼扑向院中那些助纣为虐剥削他们的权贵爪牙,四面围攻,将他们撕咬得粉碎,也扑向那些不分是非黑白,用强权压迫他们的官兵,把他们踩倒在地!

    这是潮水,亦是洪流。

    当浪潮足够高,洪流足够猛,权贵爪牙平日里再是狗仗人势耀武扬威,官府兵丁寻常再是高高在上主导一切,这一刻也只能被浪潮掀翻,被洪流吞没!

    眼看着金字坊护卫们哀嚎求饶,却被人用石头砸破脑袋,眼看着都尉府府兵结阵自保,却被修行者冲得人仰马翻,纵然此时没有被李名正进攻,哪怕自身还算安全,也有足够修为撤出战场,石珫仍是禁不住后退几步。

    他恐惧的双手发抖。

    面对平民的狂怒,他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这已经超出了他的能力范畴。

    是打出信号,让都尉府的府兵全都赶过来,还是向皇城求援?亦或是赶紧离开去求见大都督求见陛下,请对方来处理局面?

    这是他生平第一次,真正见识到百姓的愤怒与力量。

    这股力量将他多年身居官位掌握实权,养成的威严骄傲击得粉碎,让他觉得自己好似成了大海中的一叶孤舟,随时都会尸骨无存!

    真正面对了百姓的力量,石珫才知道,这股力量到底有多么强大,多么可怕!

    此时此刻,他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当权者,而只是巨人脚下的一只蝼蚁!

    ......

    屋明今日这场战斗,是百姓所关切的,是百姓所期望的。

    民心可用,国方能强。

    ......

    片刻后,李名正等人押着石珫,来到赵宁所在的院子——激战中,石珫没有尝试逃跑,而是陷入了某种深刻的自我怀疑、自我混乱中,不愿跑了。

    当然,无论他跑与不跑,结果都不会有任何差别,在之前的计划中,左车儿将会负责处置石珫。后者运气不错,如今赵宁在这里不说,还愿意见一见他。

    被五花大绑的石珫,看到坐在院中石桌前的赵宁时,眼珠子都快要掉出来。

    到了这一刻,他终于明白,原来金字坊的这场风波,背后竟然有赵宁授意!

    可他想不明白,堂堂大都督府大都督,反抗军大将军,大晋皇朝的太子,怎么会在意区区一个金字坊?又怎么会煽动百姓作乱造反?

    噗通一声,百感交集的石珫跪在了赵宁面前,委屈又凄凉地以头抢地:“卑职都尉府石珫,参见太子殿下!”

    赵宁不愿废话,看着跪地不起的石珫缓缓道:“自古以来,顺势者得天下,而天下又每为逆势者所破,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每当大争之世出现,英雄豪杰争相投身其中,以施展抱负建功立业,光宗耀祖青史留名为无上荣光,成功逐鹿者无不自鸣得意。

    “石珫,你也是世家子弟,常年手握实权,并非见识浅陋之辈,我且问你,这种总是会让天下烽火不休、令苍生百姓苦难深重的循环,如何才能打破?”

    石珫抬起头,满脸茫然地张了张嘴,不知道该说什么。

    他知道赵宁此问非比寻常,意义重大,他的答案也关系自身命运,却委实不知如何回答。

    他没想过这个问题。

    他的心胸没那么大,他的见识没那么广,他的忧虑没那么高。

    赵宁并没有指望石珫给出答案,停顿片刻后继续道:

    “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句话谁都听过,但自古以来,枭雄都只是利用它成就自身功业,在获得统治地位后,眼中便只有自己的统治稳固。

    “你且听好,而今我来告诉你,要想天下长治久安、国家长久富强,唯有时时刻刻体察百姓疾苦,年复一年顺应民心!

    “得民心者得天下,顺应民心者长保天下,这,就是大晋的道路!

    “石珫,你可听明白了?”

    这番话有醍醐灌顶之效,石珫如梦初醒,震惊愕然之色在脸上一一闪过,末了化作恍然大悟与巨大敬佩,心悦臣服的再度叩首:“石珫明白了!”

    赵宁不置可否,问:“如此,你亦知晓你今日错在了何处?”

    石珫痛悔三生:“卑职......被利用了!殿下,卑职被官商勾结的那些混账利用了!”

    他无意与百姓为敌,更不曾想过镇压正义,刚刚百姓冲击金字坊,那么激烈的战斗,他都没有下令府兵抽刀杀人,就是因为底线良知尚存。

    而他今日带着兵马过来,是因为听了上面某位大人物的话,认为金字坊的伙计道德败坏、罔顾国家大义,在这种时候闹事生乱,妨碍江山社稷与国家复兴。

    在百姓群起攻之,金字坊被平民淹没的时候,他就反应过来,金字坊的伙计并非是道德败坏!如果是,不会有那么多人支援他们。

    所以今日之战的根由,是平民百姓在官商权贵的长久压迫下,遭受了太多苦难,没有退路不得已而反抗。而这,是人世间最大的正义之战!

    赵宁认可了石珫的态度与反思,微微颔首:“不只是你被利用,朝廷想要国家富强的期望与努力,亦被那些惯于、善于吸血自肥的官商权贵所利用。

    “齐朝不察,或者说察觉了但没应对好,故而灭亡;若是我大晋也不察,也不能好生应对,则最终亦难逃覆灭结果!

    “石珫,我且问你,从这一刻开始,你当如何做人?”

    石珫三度以头抢地,发自内心而慷慨激昂地道:“卑职愿意改过自新,为陛下与太子顺应民心的大业牵马坠蹬,将功赎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