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书包网 > 玄幻小说 > 第一氏族 > 章节目录 章五四零 风暴前夕(7)
    陈记包子铺的包子果真不错,赵宁都吃得津津有味。

    包子里有一股寻常酒楼饭菜没有的味道,在他的印象中,好像只有赵七月做的饭食,能给他这种特别的亲切感。

    念起赵七月,赵宁心生微澜。

    如果赵玉洁平定了魏氏与凤翔军,携大功归朝,以声威相逼,则皇后之位会在很短时间内易主。

    换言之,平定陇右后,宋治会继续国战前的脚步,以废后为契机来对付赵氏。赵宁甚至连废后的借口都已帮宋治想好——皇后无子。

    赵宁当然不能容忍这种局面的出现,并非是因为皇后之位多么金贵,他跟赵七月如何舍不得,而是不能被赵玉洁取而代之。

    这是尊严问题。

    红蔻抱着一大袋包子吃得满嘴是油,看得赵宁都想给她系一条围巾,免得胸前全是油渍,至于红蔻自己,注意力太半在美食上,自然是顾及不到这些的。

    往三个地痞消失的街口望了一眼,腮帮子鼓鼓的红蔻抬头看着赵宁,瓮声瓮气道:“宁哥哥,他们竟然敢自称你的弟子,要不要我去帮你教训教训他们?”

    青竹山一役后,红蔻的修为虽然一直停滞,好歹也有王极境中期的水准,方圆千百步内落针可闻,对方的谈话自然难逃她耳。

    赵宁正要将手里最后一小块包子塞进嘴里,闻言笑着摇摇头:

    “若是他们真能从此坚守道德、与人和善,莫说半个弟子,给他算个记名弟子又有何不可?”

    身为世家子弟,正儿八经的贵族,赵宁以往断然不会在大街上啃包子,但前世国战爆发后,在军伍中与士卒同吃同住,早就没了这些文雅负担。

    红蔻将嘴里的美食囫囵吞下,喉咙上一个肉眼可见的鼓包滑了下去,认真点了点头后笑靥如花道:“宁哥哥不愧是神仙中人!

    “我听说朝廷的官员教化州县百姓总是很难,劳心劳力往往还没什么效果,刁民依然是刁民,让人只能感叹人心不古世风日下。

    “而宁哥哥不过是在买包子的时候,顺口说了一句话,就让三个横行霸道的地痞,心甘情愿改变言行,这样的教化之力教化之功,实在是太厉害啦!”

    红蔻说这些话的时候,看着赵宁的大眼睛亮晶晶的,充满了崇拜敬重。

    赵宁哑然失笑。虽然事实不尽如此,但个中细节却非是红蔻那颗简单的小脑袋能够轻易明白的,也就没有反驳、解释。

    教化不力,州县官员当然要将责任推到百姓头上,给后者扣上刁民乃至贱骨头的帽子。而实际上,这些官员自身都德行不端、贪赃枉法,又怎能教化别人?

    他们都忙着追逐私利,光靠嘴里喊着什么礼仪伦常、高尚品德,有谁会理会?

    上行下效,所以圣人才会行不言之教。

    “宁哥哥,我们去吃驴杂吧,我已经闻到味儿了,香喷喷的,肯定很好吃,而且不会太远,,敬新磨前段时间离开了京师,今日才刚刚回来。”

    陈询望着崇文殿的屋檐缓缓吐口一口气:“该来的早晚会来,你我按照计划行事即可。”

    韩昭微微颔首:“陈公放心,韩某会跟你共进退。”

    对方改了称呼,陈询却是晒然一笑,不以为意也并不作答。

    这回支援陇右魏氏,陈氏是世家的领头者,皇帝若是降罪,他自然首当其冲,韩昭嘴里说得好听,事到临头之际,还会跟他共担罪责不成?

    ......

    御案后的宋治居高临下,鹰一样的目光钉在陈询与韩昭身上,并不说话。

    久而久之,陈询与韩昭都感受到了一股寒意,夏日的阳光洒在地上,本该明媚温暖,却给他们一种火海般的感觉,灼得他俩如芒在背。

    渐渐地,陈询与韩昭不由得去想,这殿外是不是埋伏了许多高手,只等宋治出声,便会一拥而入,将他俩乱刀剁死!

    这并非不可能,他们做的事的确足以激怒任何一个帝王,宋治有充分的理由杀他们,而他俩就算有三头六臂,终究不是王极境,不可能逃出大内。

    殿中安静的时间越长,陈询与韩昭就越是不安,仿佛头悬利剑,随时都可能身死道陨,也愈发琢磨不透宋治的意思。

    双方的气势此消彼长。

    陈询甚至情不自禁去想,只要有机会开口,他可以把条件开得低一些,主动放弃一些事先打算好的东西。

    对,条件。

    当然是条件。

    世家们支援陇右的时候,之所以掩盖各自的真实身份,绝非是以为这样宋治就发现不了,而是要给彼此留余地。

    从一开始,世家们就没打算跟宋治鱼死网破!

    在当今形势下,鱼死网破,世家并无胜算,天下大乱,世家也未必讨得到好。

    他们是要借此机会表达强硬态度、展现强势立场,联合起来给宋治施压,从而迫使宋治退步,就此停止扶持寒门打压世家,并在之后保障世家之利不受侵害,让大齐皇朝回到世家与帝王共天下的大局!

    世家也好,帝室也罢,都是既得利益者,有自身的地位、尊荣与特权,掌控天下相当一部分财富。

    既然是既得利益阶层,那么天下稳定就是他们的首要追求,只有四海升平,他们才能在自己的位置上,安安稳稳的享受权力与富贵,牧养天下之民。

    要是天下大乱,烽火连城,受损最大的当然是既得利益者。一个平民之家拢共才多少财富?抵得上他们随身玉佩的十分之一价值吗?

    每逢改朝换代,都有新的勋贵冒头,旧的贵族定会消亡一批,这些世家谁敢保证,自己的家族在经历乱世后,不是衰亡而是强盛?

    如今的天下,可是寒门势大!

    不到最后一刻,哪个世家愿冒天下倾覆的危险?

    所以世家们要的,是跟宋治谈判,维护自己过往拥有的利益!

    终于,在陈询汗出如浆的时候,宋治淡淡开口了:

    “陇右战事历时数月未能结束,区区凤翔军竟能坚持到现在,实在是出人意料。朕欲快速平定陇右,不知诸卿有何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