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书包网 > 玄幻小说 > 第一氏族 > 章节目录 章四七二 一个时代大势
    赵宁拔刀而出,身上真气光柱笔直破空而起,在夜色中撑起耀眼夺目的领域之力,一马当先向博尔术斩去。

    博尔术大喝一声,同样生出虎踞龙盘之气,挥刀迎上赵宁。

    霎时间,双方千百重刀气在刺史府上空,如两阵流星雨相撞,爆出无数绚烂的真气流光,将地上的交战甲士完全笼罩其中。

    红蔻、宋明、贺平等人,跟博尔术身后的木合华等王极境,不分先后出手,捉对拼杀在一处。

    博尔术带人断后,想要拖住赵宁,身边当然不会少了王极境修行者。

    双方王极境修行者的力量,在此战之初是相当的,但随着耿安国临阵突破,又跟贺平联手杀了博尔术麾下一名王极境,二者之间的王极境就差了两个。

    在这种形势下,即便赵宁跟博尔术斗得旗鼓相当,战况从一开始,也是大齐一方占了上风。而且是绝对上风。

    但一二十个王极境修行者之间的战斗,要解决起来也没有那么容易,如果一方想要拖,怎么都能拖上一段时间。

    博尔术等人的战法很明确,就是避免正面硬碰,用游走缠斗、相互支援的方式,不断化解赵宁等人的攻势。

    这种努力让他们撑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等到赵宁这边,终于逮住机会击杀了博尔术麾下一名王极境,将双方实力之差拉大后,博尔术等人辛辛苦苦勉力维持的战局,终于还是崩解。

    只是片刻之间,又有两名北胡王极境受了不轻的创伤,至此,包括博尔术自己在内,他身边的同袍已是个个带伤。

    而到了这时,纵然是依仗了刺史府地利的数千天元将士,也被郓州军攻破了防线,占领了大半个刺史府,落入了被包围聚歼的境地。

    至于那两万精骑,则是早已不见踪影,郓州军在城外调集了骑兵去追,现在不知到了哪里。

    眼见遍体鳞伤、气喘如牛的木合华,被贺平一刀掠过肩头,削去大块骨肉,险些被斩中了脖颈,博尔术知道,他拖不下去了。

    “走!就是现在,快走!”博尔术张开满是鲜血的嘴,头也不回的大声喝令。

    “大王!”

    “大王!”

    “大王......”

    木合华等人一边闪转腾挪,一边不甘、不愿而悲愤嘶喊出声。

    “告诉大汗,若是昆仑神能降下恩典,博尔术还有来世,当再为大汗放马牧羊、征战沙场!走!”

    博尔术吼完这句话,拼着背上挨了赵宁一刀,咬紧牙关忍住即将喷出的鲜血,反手一刀逼退赵宁,而后忽然纵身一跃!

    霎时间,他身上的真气如潮爆发,在身周结下如熊熊火焰的厚实气盾,将他整个人衬托得犹如火人火剑,于双方捉对厮杀的王极境修行者面前,似蛮牛冲入火海般,冲出了一道锐利如箭的直线,强行分开了几对交手的修行者。

    这一轮冲撞,他不知承受了多少真气打击,身上的气爆鞭炮般不断炸响。

    当他再度显出身形的时候,已是披头散发衣衫褴褛,浑身没有一处不往外溢血,嘴中更是血如泉涌。

    但他没有丝毫停留,红着双眼发出一声野兽般的嘶吼,便猛虎扑食一般扑向了赵宁。

    “走!”木合华眼含热泪的大吼一声。

    他们虽然痛不欲生,但作为军中将士,仍是不折不扣的执行了博尔术事先就下达的最后军令——以最快的速度遁走!

    博尔术断后,是为了救两万精骑,是为了捍卫天元王庭军法的威严,当然不能让所有跟着他断后的王极境,都交代在这里。

    博尔术扑到赵宁面前时,已是强弩之末,气机萎靡,但他看向赵宁的眼神,却满含决不后退的疯狂之意,就像是一个冲向金山银山的财主。

    视死如归。

    赵宁手中的长刀千钧笔直劈下。

    博尔术只来得及偏了偏脑袋,就被千钧切开护体真气,劈中肩膀,顺势拉开了前胸。

    血肉模糊。

    博尔术当场坠落而下,重重摔在刺史府大门前,砸出了一个大大的深坑,烟尘四起。

    赵宁落到坑边,往里看了一眼,除了腾飞的烟雾,什么也没瞧见。他转身要走,刚想抬脚,却感到自己被什么缠住了。

    回头一看,自己后脚上生了一只手。

    一只血糊糊、脏兮兮的手。

    虽然凄惨,但格外有力。

    赵宁试着抽开,竟然一时没能得逞。

    他停了下来,看向烟尘下的博尔术。

    博尔术趴在坑沿,形如枯兽,脑袋低垂,已无抬起的力气,嘴里、胸前血流不停。但即便是这副模样了,他那青筋暴突的手,依然顽强有力。

    “赵宁......我赢了你一次,我真正......赢了你一次,是也不是?”

    赵宁听到博尔术声若蚊蝇的问。

    声音虽小,却很固执、顽强,又充满期待。

    赵宁没有第一时间回答,而是左右看了看。

    宋明、贺平等王极境修行者,皆在他的视野范围内,个个都是疲累不已的模样,几乎人人带伤,有几个伤得还不轻,已经落回了屋话,也未有丝毫笑容。

    战斗结束了,一场大胜自然该当庆贺,所有人都会拍手称快,有人成为英雄,有人加官进爵,获得好处的人会很多,称赞他们的人会更多。

    可满天下的齐人,有几个会去想,为什么会有这场战争?为什么会有这场蔓延数百州县,影响举国上下,让无数人死于非命的战争?

    谁该为这场突如其来的国战负责?

    谁该为国战前期的溃败负责?

    谁该为国战中战死的将士、枉死的平民百姓负责?

    没有人负责,这样的战争,就一定还会有下一场。

    赵宁转过身,纵目向南远眺,视野之中,除了城外的连绵军营,就是远方的广阔天地、大好河山与亿万百姓。

    彼处,有一座城,叫作金陵,那里有一个人,叫作宋治,他是大齐的皇帝。

    “大总管为何不说话?如此大胜,大总管难道不高兴?”宋明奇怪地问。

    赵宁目光深邃,声音沧桑厚重,徐徐道:“自古以来,顺势者得天下,而天下又皆为逆势者所破,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兖州之战胜了,一个时代大势走向了终结。诸位,这天下,即将迎来新的大势,你们,可曾看到了?”

    因为赵宁这番略显突然的话,宋明、贺平等人无不转头看向城外,顺着他的目光,想要看到一点不一样的东西。

    天高云阔,田野千里,平常景象。

    同样的画面,落在每个人眼中,注定有不尽相同的模样。

    宋明自以为理解了赵宁的话,抚须笑道:“大总管说得没错,北胡的大势快玩完了,这往后,就是我大齐皇朝收复河山、驱逐蛮贼,再现太平盛世的大势!”

    这话说得豪气,说得动听。

    有人附和,有人沉默。

    附和者喜气洋洋,沉默者若有所思。

    这一刻,还没有人真正意识到,赵宁口中那新的大势,到底是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