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书包网 > 玄幻小说 > 第一氏族 > 章节目录 章四六三 我们不是
    乾符十六年,秋,宋州。

    当时间进入七月,也就意味着国战进入了第五个年头,齐军在各地的反攻也陆续进行快满一年。

    从新近收复的北部县邑回到宋州州城,赵玉洁坐在马车里,正闭目养神想着各处局势,忽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喧哗。

    喧哗经久未散,拦住了车队的路,前去驱散行人的甲士,竟然也没能将喧哗平息。很快,赵玉洁听到车窗外有人禀报:

    “回禀贵妃,前面街上死了人,围观者很多,颇有些群情激奋,属下若是执意驱散,只怕会伤人,不符贵妃一惯的训诫,所以回来请贵妃定夺。”

    无事不得扰民,尤其不准向穷人动粗,是赵玉洁对属下的一惯要求。

    闻言,她眼都没睁一下:“死的是什么人?”

    “脚行一个送货的伙计。”

    “怎么死的?”

    “自己死的。”

    赵玉洁睁开了眼:“自己死的?”

    “是。属下问过了,那人走在街上,忽然就摔倒在地,良久没有起来。周围的人发现不对劲上前查看,才发现对方已经死了。”

    “没有人碰他?”

    “没有。”

    “多大年纪?”

    “约莫三十多岁。”

    赵玉洁起身,出了车厢,让手下分开人群,来到那个死者面前。

    对方衣着寒酸,打满补丁,身材普通,只是偏瘦,浑身没有伤痕,背着的一麻袋东西就在身边,看麻袋的大小与形状,装得应该是粮食,不会超过五十斤。

    这么点东西,不应该会压死人。

    所以这人会当街暴亡,乍看是有些怪异。

    但赵玉洁听着周围人的议论,再细看了一眼这人的模样,立马就明白这人死于何种原因。

    疲劳过度。

    一个自己累死的人,寻常情况下,不至于让围观者群情激奋。

    但周围的百姓,却都咬牙切齿,还有人骂骂咧咧、痛心疾首。

    这说明百姓对死者感同身受。

    也就是说,现在的百姓,普遍吃不好吃不饱,而且每日都要处理繁重的劳作,都疲累得很,所以看到有人当街累死才会有兔死狐悲之感。

    事实上,自赵玉洁来了宋州,这不是她耳闻目睹的,第一个累饿而死的人。

    现在是国战时期,而且国战已经打了四五年,民间普遍物资匮乏,尤其是粮食很不够吃。

    节度使们为了保证麾下大军的战力,极力搜刮民间粮食,留给百姓的口粮很少。

    但即便是这样,很多节度使依旧无法解决军粮问题,要不是还有朝廷从江南调配大量物资粮食过来,很多藩镇的军队只怕都得饿肚子,很多百姓都得饿死。

    正是一方面靠节度使极力搜刮本镇百姓,穷尽所有人供养本镇军队,另一方面靠朝廷从江南调粮,皇朝一两百万大军才能作战到今日。

    这两者缺了哪一个都不行。

    道理虽然是这么个道理,但赵玉洁仍是不能接受自己治下,有平民百姓饿而死这种事。

    原因很简单,她已经制定了一整套方案,来确保所有人都不会饿死。

    这不是她有多高尚。

    一方面,她是穷苦人出身,杀达官显贵如屠猪狗也不会心疼,但天生同情穷苦人;另一方面,要是百姓大规模饿死,这仗也没法打了。

    所以此时此刻,赵玉洁心中有怒火。

    之所以能忍着没有立即发作,是因为面前这个人,并不是单纯被饿死的。相比之饥饿,劳累过度才是对方猝死的最大原因。

    对方何至于要把自己累死?

    为何不知道休息?

    有的人会问这两个问题,但赵玉洁不会。会问这两个问题的人,都是“何不食肉糜”之辈。

    对方身体怎么那么差,为何别人没累死,就他累死了?

    如果有人问这些问题,赵玉洁不介意一巴掌劈死他,再反问一句:我为何没有劈死别人?

    因为死者已经死了一段时间,所以没多久,对方的家属到了。

    一个瘦的皮包骨头的妇人,一个步履蹒跚满脸病态的老妪,还带着三个不到十岁的孩子,个个头发黄黄,面有菜色。

    一看到死者,妇人与老妪便哭晕在地。

    片刻后,脚行的管事闻讯赶来。

    赵玉洁看向对方。

    对方是坐着马车来的,穿的是绫罗绸缎,戴的是上好玉饰,生的是

    油光满面,从马车里出来,走的是威风凛凛的八字步。

    看来,就算是累死平民饿死穷人的国战时期,作为富人,他依然过得很滋润。

    管事只是用看牲口的目光,瞥了一眼死者,便丢下了两颗碎银,一脸晦气的道:

    “这不是我们脚行的正式伙计,只是临时帮工的,死了跟我们脚行没关系,这二两银子拿去处理后事吧,算是我一片好心。”

    说罢,他转身就走,嘴里还在嘟囔:不经事的东西,这么容易就累死了,还不如买一头牛。

    赵玉洁沉下脸来。

    一条人命,二两银子。

    二两银子能干什么?是非常有利的!

    只有百姓是这番怯懦如羊、逆来顺受的模样,她才可以放开手脚加大力度盘剥平民,从而得到更多好处,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还不用担心被对方群起而攻之失去一切!

    如此,她就会越来越富强!

    赵玉洁脸上的愤怒晕红,渐渐被寒霜般的冷静所替代。

    她越想越觉得这才是对的。

    半响后,她摆了摆手,示意车队可以前行了。

    而后,她下达军令:“传令下去,让襄邑、宁陵、楚丘、单父四城兵马,立即整军备战。五日后,大军分东西两路兵进考城、成武,而后合力攻打曹州城!”

    小蝶讶异道:“四城兵马刚刚经历大战,夺回了几座城池,伤亡不小将士疲惫,这个时候应该休整才是。

    “要是让他们立即出动,去攻打有北胡兵马重点布防的曹州,只怕会伤亡惨重......”

    她不明白,赵玉洁为何突然变得这么着急。

    前日巡查北部各县时,赵玉洁还让大军好生养精蓄锐,待精力充沛后再出战。

    赵玉洁冷冷道:“郓州、青州两地的大军,近来连战连捷,斩获不小,我岂能坐视他们抢先建立大功,甘愿被赵宁那厮硬压一头?

    “之前我是担心将士伤亡过大,所以不想急于求成,但现在......我只在乎军功,能够力压赵宁的军功!”

    小蝶这回清楚了对方的意思,躬身应是。

    在她出去安排人手传令之前,赵玉洁叫出了她,补充道:“你走一趟,带那个脚行管事与东家的人头,回来见我。”

    小蝶怔了怔:“一定要杀吗?是否先查一查,他们可能罪不至死......”

    赵玉洁冷笑道:“我是手握数十万大军的统帅,一念万人生,一怒万人死,杀几个看不顺眼的牲口,还需要查什么?”

    “是。”

    ......

    赵玉洁回到府宅,刚刚走出马车,小蝶便提着两颗血淋淋的人头来了。

    赵玉洁随意一瞥,确认了是脚行管事与东家的人头,便再没多看一眼。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红甘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