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书包网 > 玄幻小说 > 第一氏族 > 章节目录 章二零四 理解
    凤鸣山。

    三股援军相继赶到之后,察拉罕在第一时间,将他们都安排进了第二道防线。在此期间,雁门军主力也在安营扎寨、排兵布阵,并未贸然进攻。

    等到双方都准备妥当,察拉罕悄然送了口气。第一道防线的迅速丢失,两万王庭精锐的惨重损失,曾让他也有些喘不过气来。

    赶来的援军,大部分是天元部族的大军,契丹部的战士只占小半,这些天元战士,基本都是身经百战的沙场悍卒。

    契丹部战士也不可小觑。

    这三年来,天元可汗派遣了许多将校老卒,加紧训练契丹、女真两部的将士,同时也给他们装备了天狼弓,这让后者拥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当然,比起战力来,天元部自己的军队,依然占据绝对优势。

    如今,天元王庭控制下的军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梯队,战力逐次递减:王庭精锐,普通天元大军,契丹、女真两部军队。

    王庭精锐相较于普通天元部族军,主要强在军备上,前者都装备了得自西域的甲胄,可攻可守。寻常天元军,甲胄装备率跟契丹、女真军队并无明显差异。

    这回察拉罕接了阻截雁门军的任务,六万多王庭精锐,他带来了一半。

    王庭精锐很珍贵,本来是作为定海神针用的,先锋一战他自认胜券在握,派遣他们出战,结果却折损了大半,这个罪责不得不说很大。

    不过察拉罕现在并不慌张。

    普通天元军虽然没有人人披甲,但天狼弓都有,身为沙场老卒,现在据险而守,在准备堪称充分的情况下,要挡住雁门军,依然是十拿九稳。

    察拉罕当然不满足于只是守住凤鸣山,他的计划是先守后攻。

    前期用第二道防线,消耗雁门军的有生力量,等到雁门军损失惨重、将士疲惫,那就是他反攻的时机。

    征战多年鲜有败绩的察拉罕,无疑是骄傲的,在王庭精锐折损近两万的情况下,只有彻底击败雁门军,才能让他的自尊心有地方安放。

    当然,这也不只是关系自尊,还关系着他右贤王的地位。

    这回出征,天元王庭动用天元、契丹两部军队,共计超过四十万,还有大量王极境高手。

    虽然大军的主要任务,是迅速吞并达旦部,察拉罕这里只有四成兵力,但也有超过只手之数的王极境。

    加上他这个王极境中期,,众将也不能问。

    杨佳妮微微蹙了蹙眉,看赵宁的目光很是好奇,联系到战前赵宁行走草原的种种行为,不禁暗暗想到:

    “这家伙身上的秘密怎么这么多,他为何早就知道战争会爆发?他为何会对天元军的谋划那么清楚?

    “难道去年的代州之事,真的另有隐情?从那个时候开始,赵氏就在准备战争了?他们早就派了暗桩,潜伏在天元王庭?还是收买了对方的权贵?

    “天元公主这个细作,也是被他挖出来的......”

    赵宁在杨佳妮心目中的形象,正在变得越来越模糊,充满了神秘意味,她越是想要看清对方,越是发现对方难以捉摸。

    在去年秋猎之前,她一直认为赵宁就是个不知所谓的纨绔,而且还是一个让她很难堪的风流纨绔。

    如果说,去年秋猎时,赵宁的表现还只是证明了他的修行天赋的话,那么这回到了雁门关,随着跟赵宁相处的日子越多,杨佳妮在赵宁身上看到的亮点也越多。

    印象中那个轻浮的少年小子,成了明日黄花,好似从来不曾存在过。如今出现在她面前的,是个成熟稳重、思虑深远、行动果敢的年轻俊彦。

    对方有着不俗的军事素养,在战场上的表现强如宿将,在冲锋陷阵与自我保护中,能

    找到难得的平衡点,即便是取得大胜,也没有一点骄傲之色。

    在生活中,他算得上彬彬有礼,温文尔雅,但又不显得拘束,言行举止张弛有度,往日里那个放浪的世家公子,好似一下子就成长了二十岁。

    但他又有着过于浓重的责任感,对赵氏,对雁门军都是如此。

    无论他表面上看起来如何放松,心里的弦好似始终都紧绷着,忧心忡忡的如同赵氏家主、大齐皇帝。不管做了多少事,取得了多少成果,好像都不满足。

    杨佳妮感觉他活得很累。

    但杨佳妮认为赵宁已经做得足够好,好的早已超出了一个年轻俊彦的范畴。

    这是一个完全陌生的赵宁。

    平心而论,杨佳妮找不出任何一个世家公子,有赵宁这般优秀,无论是将门子还是世家子。有他一半优秀的人,杨佳妮都找不出来。

    在跟赵宁见面之前,杨佳妮对他唯一的想法,就是狠狠揍他一顿,抚平对方曾经给她造成的心理创伤。但是现在,她脑海中的这个念头,已经淡了很多。

    杨佳妮一方面敬佩赵宁,除了修行境界,她自认别的方面,她都比不上现在的赵宁,但另一方面,她又有些怜悯活得这么辛苦的赵宁。

    难道说,曾经的轻狂少年,一朝懂事成长之后,对自己的要求就会高到这种地步?

    战前,杨佳妮不太理解赵宁的这个状态,经过先锋一战,体会到天元军的强悍,她觉得自己已经有些明白,赵宁为何要那么辛苦的奔波做事。

    如果早就知道天元军的强大,那么他的一切作为,就都说得过去。

    这也只是有些明白罢了,杨佳妮并不能完全感同身受。

    此时此刻,她仍旧觉得,只是草原四大部族之一的天元军,就算狼子野心,就算已经跟契丹部结盟,就算想要吞并达旦部,但要对大齐产生实质性威胁,还是差了些。

    这天下,说到底还是强者为尊。

    只要大齐的完,赵玄极微微颔首,开口道:

    “飞鹰山的地形与兵力,适合精锐修行者参战,只要己方高手能斩杀对方强者,占据关城,就能很容易取得突破。

    “黑石谷适合大军摆开阵势,各种强弓劲弩齐上阵,但凡有精锐部曲,能够从他们漫长的防线中,撕开一道口子,打开缺口,大军就能一拥而入。

    “至于白风口,战法就多了,比拼的是两军综合战力,看似简单容易,实则对配合跟经验的要求很高。”

    说到这,赵玄极停顿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他身上,等着他拿主意。

    众所周知,三个关隘在前,攻破一个就意味着胜利。

    雁门军是攻打其中一两个,还是三个一起进攻,就需要做出选择;而如果是三个一起进攻,必然得选择一个主攻方向,这又需要抉择。

    赵玄极略作寻思,却没有立即拿主意,而是问王柔花跟赵宁两人,“你们有什么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