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书包网 > 都市小说 > 重生之工业狂潮 > 章节目录 第一百四十章 断尾求生
    1997年,和陈立东打交道的人中,谁最凄惨?

    第一当属孔一麟。一个不注意被东华谋夺了赛洋的股份,且无处诉苦。

    第二个,算是李昊,被诱导着搞smt流水线设计,请人、出图,花掉了手里的积蓄,轮到给另一位“东子”打工,拿到二百多块工钱,坚持过了年。

    李昊的样子,吓得李秋颖喊出了“神经病”,这句“神经病”有两层含义:一个是说李昊精神不正常,跟人交流有问题;另一个意思,是指神经病似的“流浪汉”,从这句话您就能想象李昊的狼狈样。

    第三个惨人是吴佳丽。

    不过,她的惨跟陈立东没有直接关系,坑她的是她弟弟,更准确地说是:股市。

    老股民可能记得96、97年的大牛市,持续时间长达一年半。

    这一年半可不是一直涨,中间有两次暴烈洗盘。

    12月初,吴佳丽和陈立东分开后,就去找总厂领导汇报,打听自己承包的厂子是否能够进行资产出售。

    燕无这个时候还,这是“壮士断腕,新公司将严格按照《公司法》规定,进行企业组织和人事制度改革”。

    新公司的高、中层管理人员将实行“公开招聘”的方式,包括总经理都要“通过答辩、考察等程序择优上岗,落聘的管理人员自动免职”。

    对厂里的员工也是“择优上岗”,总厂领导准备号召全体员工继续发扬“团结奋斗、自力更生”的建厂精神,支持改革、参与改革、服从分配。

    那些年龄偏大、技术单一、文化略低的老职工怎么办?

    总厂领导慷慨地说:新公司将为他们提供就业机会,还会发动关联单位、利用各种关系寻找加工任务,利用剩余资产和原有的仪器、设备,承揽“吃铁末”(机加工)、外加工(组装)的业务。

    而吴佳丽的元件厂,就在“外加工”之列。

    厂领导正准备找吴佳丽做工作,让她带个头,领着一波人先分家另过,吴佳丽自己就撞了过来。

    给吴佳丽谈话的是总厂工会主席周芳华,周芳华比吴佳丽大两岁。

    老大姐先回忆了姐俩当年一起加班加点、废寝忘食搞技术攻关的事情。

    那年厂里开发一款6410型收音机,是两波段三级便携机

    ,采用6只锗三级管,是648型机的改进型。

    后来,这种型号的收音机经国家质量评定委员会批准,荣获国家质量银质奖,这是当时国家电子产品的最高奖,这为牡丹牌收音机带来了极大的荣誉。

    周芳华说:“那会儿咱们可把俩孩子扔个苦啊。我记得是79年3月底定的型吧,我们加班到半夜,我家老大带着你家那个小不点竟然找到厂里来。”

    吴佳丽也说:“是啊,我家闺女还没上幼儿园呢,俩孩子小脸冻得通红,把我心疼的啊。”

    周芳华抹了一下眼角说道:“佳丽,厂里改革方案基本定稿了,中层干部也准备竞聘上岗,我建议你就别参加了。”

    吴佳丽随口问道:“为什么?内定了?”

    周芳华迟疑了一下说道:“大致有个安排。

    你今年45了吧,我看了你的简历,你初中毕业参了军,退伍分到咱们厂,原始学历是初中,没有一点优势,被刷下来不好看,不如不参加。

    咱姐俩比得上亲姐妹,我是为你着想。”

    吴佳丽心里一阵酸痛,“那我们这些人怎么安排?”

    周芳华道:“厂里的意见是让你们这些经验丰富、敢闯敢干的带个头,领一批职工自主创业。”

    “你们的意思是,新公司不仅没我的事,连我们厂的那些员工也得踢出来是吧。”吴佳丽嗓子有点压抑,声调都有些高了。

    周芳华道:“别这么说。新公司肯定要突出发展优势业务。你也知道,这些年我们在产品质量档次上比不了国际大公司,成本价位上拼不过沿海小企业,这么下去都得死,不改不行了。

    新公司准备与‘863’实验室合作,研制卫星电视接收机、机。

    要不再找别的厂领导汇报东华集团想投资的事?

    吴佳丽看了看手表,算了吧,中午家里还有事儿。

    今天闺女回家过生日,她要赶回去做饭。

    半小时后,吴佳丽拎着买来的菜上了一栋家属楼。

    这是一个南北通透、带厨房、卫生间和前后阳台的新式住宅楼。

    楼是吴佳丽爱人单位分的,准确地说是集资建的,不到110平米,个人出建安成本,110平花了不到8万块钱。

    吴佳丽的爱人张铁军在燕京电信下边某个分公司任经理,工资福利一年胜过一年。与之成正比的就是应酬也越来越多。

    吴佳丽的女儿张一宁考上了燕京科大,无线电系,学校也在三环边上,因此张一宁就没有住校,一直走读。

    午饭快好的时候,吴佳丽的弟弟把张一宁从学校接了回来。

    “姐夫回来不?”

    吴佳丽的弟弟叫吴家辉,高中毕业后就在街面上混,后来跟人去了鹏城往燕京和周边地市倒腾电子表、计算器、录像带、光盘,也赚了不少钱。

    但是今年十.一后,吴家辉一个生意上的伙伴涉嫌走私被抓了进去,吓得吴家辉没敢回鹏城。

    吴家辉都快40了,女朋友换了多少茬,就是稳不住窝。

    父母就让吴佳丽把弟弟带到燕京,一边给吴家辉找份稳当的工作,一边找个对象把人生大事办了。

    吴家辉进了京,却没跟着吴佳丽去元件厂,而是加入了炒股大军,整天往交易所跑。

    似乎,吴家辉的运气不错,一个多月的功夫挣了好几万,前几天还买回来一台二手桑塔纳。

    今天吴佳丽专门把吴家辉叫回来,也是借着给闺女生日的机会,再跟弟弟唠叨几句。

    厂里有个女工离了婚,没生过孩子,人老实本分,身材样貌也不错,跟弟弟兴许能凑成一对。

    “你姐夫中午有饭局,不回来了。一宁呢?”

    “在下边车里呢。”吴家辉帮着姐姐将饭菜端上饭桌。

    “她想开车?别让她动啊,女孩子开啥车啊。”

    “她在车里听歌呢。姐,你门厂也有做音响的,赶紧置办一套,你这房子不错,就是家具、电器都该换换了。”

    “你姐夫整天在外边飞着,我这也是一大摊子事儿,没心思弄啊。

    小辉,妈早起给我打电话了,想给你介绍个姑娘。

    前几天刚从鹏城回来的,准备在咱县城开个影楼,给人拍结婚照啥的,让你过年回去见见面。”

    “停,不用问,准不是好来路。”

    “那...我们厂有个叫李丽娟的,最近离的婚,没生过孩子。

    他对象刚结婚就出了车祸,撞成高位截瘫才离的,人挺漂亮的,你见见不。”

    “行了行了,每次来都说这些,烦死了。”

    “那你到底搞啥样的?还有一个多月过年了,过了年你都虚岁三十九了,咱家还没传宗接代的呢。”

    “我有安排,过了年就给你带过来。”

    吴佳丽还想说弟弟两句,想了想,先吃饭等吃完再聊。

    她削了几片黄瓜,再切成细丝,开始做最后一个菜。

    吴家辉见姐姐终于不再唠叨,走进给他准备的房间,开始上网。

    一会儿吴家辉喊道:

    “姐,咱买的那几支股票又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