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书包网 > 都市小说 > 重生之工业狂潮 > 章节目录 第七十八章 生产轧机
    今年这个年,过得有些累。

    年三十前陈立东没回来,只好由陈立春出面去燕京和蓝市走动。县里和镇里则由陈树志打点。

    陈爸开始的任务是在厂里坐镇,负责接待拜访的客户,没到3天就烦了,只好把孙旭友给叫过来明书把cd放进机仓里。

    “拜完年怎么不走?我们家欠他们钱?”陈立东站起来找镜子。

    作为50岁心理年龄的人,对自己的形象已经不在乎,只是觉得脸上的痘痘鼓胀地难受。

    “咱可不欠钱,他们想求大哥帮忙,别的我就不清楚了”妹妹带上耳塞,开始欣赏音乐。

    “哎,这是借钱来啦。人一发达,总会被盯上。”陈立东一遍碎碎念,一边挤下巴上的痘痘。

    过了一会儿,好像客厅里俩人还没走。陈立东心想,这是不是傻?老爸出去肯定给大哥打电话了,大哥肯定躲着他们呢,能见到人才怪。

    推门出去,陈立东说道:“两位,别等啦。我哥不会回来啦。”

    其中一人听完站起来“不好意思,您是小陈老板吧。我们这也是没办法,等不到你哥,我们厂子就开不下去啦。”

    “我哥欠你们钱?”陈立东故意问道。

    “哦,不。你误会了,我是丰蓝宏盛轧钢厂的张宏盛,想找你哥帮我们设计一套轧钢设备。”那人连忙解释道。

    “我哥会设计轧钢设备?”陈立东很惊讶?大哥只是技校毕业,一年多长本事了?难道也随身带着系统?

    “你不知道?你们已经帮蓟市两家轧钢厂更新了轧钢线。”另外一人开口道。

    “这是我们厂的设备经理王建军,我们王总对你们家的制造水平可是非常...非常崇拜。”张宏盛介绍道。

    “这么着急?这大过年的,不至于吧。”陈立东让对方坐下,自己也坐下,想了解更多的信息。

    张宏盛叹了口气,“不瞒你说,我家的轧机是从蓝钢淘换的二手货,前年钢材形势好,挣了一些钱,今年就不行了。”

    王建军补充道:“我们的轧机是横列式的,成材率低、定尺率低,成本还高,去年一吨还能赚几十,现在钢材形势不好,这么下去早晚要死。”

    “国内钢材形势不好?”陈立东最近没关注国内的钢材形势,他只知道国际钢材形势好的不行。

    “从去年后半年就不行了。这个月大厂的螺纹钢不到3000一吨,我们小厂的货,减价100也卖不动啊”。

    “现在好多建筑工程都要钢筋检测报告,不换轧机,产品质量就上不去。我们的产品只能卖给老百姓盖房子了。”张宏盛开始吐槽。

    “现在不改造设备不行了,用旧设备生产的产品,检测合格率太低了。”王建军补充道,也不知是说给陈立东还是张宏盛听。

    “你们这么等也不是事儿,我哥今天在燕京呢,得晚上吃完饭回来。等他回来也说不了事儿了。大过年的,着急也没用,回去吧。”陈立东听明白了,也不打算再让他们耗着。

    张宏盛看了看王建军,王建军叹了口气说道:“咱们耽误人家过年了,先回去吧。”

    俩人起身往外走,陈立东发现一个黑色提包丢在了沙发上,就在俩人刚才坐着的位置,连忙说“二位,这包是你们的吧。”

    张宏盛停下脚步,尴尬地说:“过年了,给叔和婶买点东西吧。”

    “我草,我家还缺这个,快拿走。你要买设备,咱就按规矩来,这算啥事儿?”陈立东这才明白,敢情俩人还动了心眼。

    推搡着把二人连一包子钱撵走,陈立东有点哭笑不得,这得有个十万八万,交订金也没这么弄的。

    钱是好东西啊,可是架不住陈立东“对钱没有兴趣”。

    晚上陈立春回来已经七点多了。

    在年夜饭桌上,陈立东开始调侃:“哥,有人给你送礼送到家来了。”

    “谁啊?我不是官也不是将的,给我送啥礼?”陈立春一脑门问号。

    陈爸说道:“下午来了几个钢厂老板,估计你今天回来,都想找你加个塞,让你先给他们生产轧钢机。”

    “有个张宏盛的,丢下一包钱,没十万也有八万。”陈立东补刀。

    陈立春没一点高兴劲,说道:“给我钱有啥用?我又不是孙悟空,难道让我给他们变出设备来?”

    陈立东哈哈一笑,“哥,人家好歹是你的客户,客户就是上帝,你这态度有问题啊。”

    陈立春呸了一声,“这帮孙子,当初给他们做轧辊,付款可没利索过。现在是市场逼着他们改造设备,才不得不来求我。”

    “你这么厉害了?”陈立东说出了疑惑。

    “哈哈,服了吧?是不是以前瞧不起我?”陈立春嘴角咧到耳根子上,洋洋得意地说。

    “别吹,设计方案是张兵弄的。你顶多就是搞加工的料。”陈爸揶揄道。

    陈立春一顿酒杯,“这可是轧钢机,一般人能做得出来?”

    “就是把轧辊攒在一起,再配上李太顺的电机,看不出有啥难的。”陈爸还是不给老大颜色。

    陈立春放下酒杯,郑重地说道:“知道吗?刚建厂的时候做出轧辊我就想做轧机,闷着劲,我们摆弄了一年。”

    “今年过了五.一,我们就开始搞上门维修,蓟市、蓝市甚至鲁省我们都去过,大小钢厂、新的旧的,啥样的轧机都见过了,机型结构、工艺设计咱们都留了资料。”

    “现在吧,跟咱们有长期业务关系的轧钢厂有四五十家了,谁家需要更换轧辊、维修设备,一个电话我就明白是咋回子事儿。”

    “你哥我这两年可是动了脑筋。国外的轧钢设备动不动就上百万,美元;咱量身定做,三四百万,人民币,还带三包的。”

    “他们来求我,那是咱们有手艺,做出的设备好用,能给他们带来效益。”

    陈立东看着老大的手,这双手不知道拧过多少螺丝、拆过多少轴承,脸上也有疤痕,兴许是焊火燎过,或者溅上过钢花。

    利民机械修理厂,资产规模上亿。陈立春不能算亿万富翁,那也是响当当的款。

    可他,眼睛盯着的是机械设备、心里追求的是科技攻关,从没琢磨过享受金钱的快乐。

    陈妈敲了敲桌子,说道:“过年了,别开会了。”

    陈立东举起杯,“哥,你牛逼,敬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