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书包网 > 玄幻小说 > 混在异世大唐 > 036征西城的窘境
    大唐军制,军区最大,其次为战区。

    战区总指挥为都督,但是整个战区的中级军官和官员最怕的,却是副都督。

    副都督的军事实权其实并不大,除了让所有军人都厌恶和害怕的少量白甲兵外,副都督的所有军权都来自于都督的授权。换言之,他是受都督节制的。

    但实际上,副都督一般不会主动争取军权,因为后勤权和军官与官员的管理权,却基本都在副都督手中。

    斯泊人曾经不明白大唐的军制,一山二虎为何却完全不争斗。

    换他们自己,如果一个战区有两个手握大权的总指挥,一个掌握军权一个掌握政权,早各自拉山头明争暗斗个你死我活了。

    但大唐这个军制已经上百年了,几乎没听说过大唐有哪个军区的几十个战区中,有正副都督争斗的。

    这个源于大唐太祖皇帝的军制,经历了上百年的考验演化至今已经非常成熟了,最大程度的保证了边军的战斗力和对朝廷的忠诚度。

    百年来,任何都督都无法靠手中的士兵作乱,大唐也不是没有过边军哗变的,但都是极快的就在当地被扑灭了,几乎都是副都督的手笔。

    而副都督这个职位虽然归兵部管理,但任命权归皇帝。

    只有通过军部复杂的培训和考察后,再通过了当今圣上亲自的考验后,才能被下放部队。到了部队,也是从基层干起的。

    正副指挥的军制可不是只有战区特有的,战区之下所有军事层级都是正副指挥制,正指挥管军副指挥管政。这些被军部和皇帝考验过后的精锐,就是从这些基层,一步一步的爬上来的。

    副什长,副伙长,副对正,副营长,副军卫长,最后才是副都督。

    顺便一提:

    一什包括正副什长在内为10人。

    一伙为五什。

    一队正为三伙。

    一营为五队正。

    一军卫为五营。

    一个战区根据战区需求,一般为2-5军卫不等,特殊战区甚至高达十军卫都是有可能的。这些还只是正军的战斗编制,还有等量的非战斗人员以及海量的非正军编制。而这些非战斗人员和非正军编制,就是受副都督节制。

    所以战时都督权利最大,非战时副都督权利最大,是全军统一的认识。

    征西城的副都督陈睿辛正在通宵办公,征西城战区不比其他战区,后勤压力可谓极大。

    前年自己被派过来时还不明白为什么会火速提拔自己,毕竟自己在上任征西城副都督之前,刚刚脱离了副营长,按道理就算升迁也是副军卫长呀。

    上任后迎接自己的宴席上,自己跳级升迁的欣喜都还没来得及散去,和自已一起轮换到征西城当都督陈将军就找到了自己。

    他怎么都忘不了陈将军带自己来到了征西城后勤部门后,看到了那些数据时,自己和陈将军的绝望。

    也终于明白为什么兵部和户部下放到征西军区的官员,每次说到征西城就是咬牙切齿的了。

    从疏勒往往征西城送一担粮食,就要至少消耗十担,这损耗足以让任何负责征西城后勤的副都督绝望。

    而征西城战区和其他战区还不一样,没有多余的土地实现自生自产,只能全部靠疏勒方向输送粮食。

    征西城最多能容乃两万人生存,就一座要塞而言,是足够多的了。但征西城驻扎了整整四军卫将近接近一万五千人,还能塞下多少非战斗人员?

    从第一任征西城的正副都督开始,征西城历任正副都督都会一起在每年的年会上向征西军区总部请求削减至少一军卫人马,但都被龟兹总部驳回了。

    这都已经成为征西城的传统艺能了。

    而征西军去龟兹总部也是有自己的考虑的。

    根据上一次缚竭要塞守城战来看,至少四军卫人马,才能保证征西城独立守城至少两年以上,让疏勒方向有时间集结兵力突破山谷通道的封锁。

    于是就苦了历任征西城的副都督了,这也是为什么破格提升陈睿辛的原因了:

    从第二任副都督开始,征西城的副都督都是在后勤上十分厉害的人在担当。而陈睿辛在做到副营长开始初步负责后勤后,兵部对于其后勤才能的评价一直颇高。

    当然还有个原因是他没有背景,所以送到了征西城这个苦地方来。

    不过征西军区虽然官僚,也从没亏待过征西城的正副都督的。四年任期结束再轮换时,一般都是更好的战区的,比如军功最多的碎叶战区,或者最富裕的沙洲战区。

    现在的征西城,算上非战斗人员一共两万三千多人,已经非常的窘迫了,连居住环境都是差到了极点。为了不让痢疾在城内爆发,还必须注重公共卫生。

    一想到这里,陈睿辛就开始咬牙切齿了。

    当年那帮斯泊人修建缚竭要塞的时候,只考虑了近万人的规模,本来就远远落后大唐的公共卫生系统,如今负担两万三千多人,已经完全超负荷了。

    这导致了征西城常年都处在一种怪味中,不过这也是其他原因的。

    整个征西城,见缝插针种植了相当多的粮食和蔬菜。路边,屋顶,就连城墙上都用花盆种着各类蔬菜。那么公共卫生系统无法处理的多出来的一万多人的排泄物,自然是极佳的施肥了。

    这也是陈睿辛前任的手笔,极大的缓解了征西城驻军缺少蔬菜的窘境,就是征西城从此弥漫着一股微妙的味道。

    而陈睿辛,也为征西城常年弥漫的怪味是有贡献的:

    他上任后,要求以什为单位开始养猪和禽类。每什一口猪,5只禽类。整个征西城上千头猪和超过五千多支禽类,可想那味道有多重了。

    军人的忍耐力自然是很强的,但文官们不行呀。

    大唐的文官分两种,第一种是地方吏转官,通过地方官府推荐入的大学,参加科举。第二种则是私塾或者公塾出来的读书人,自己参加的地方考核一路考到大学,最后参加科举的。

    但不管是哪一种,他们都是各地的大学出来的天之骄子,哪里受过这种苦,特别是第二种。

    可没有一个文官敢对征西城的现况有任何不满。

    倒不是他们怕征西军,他们又不是兵部的官员。其他五部的官员升迁不由兵部节制的,自有考核手段。

    主要是军队自生自产乃是太祖皇帝的祖训。

    当年太祖皇帝在太原靠着500人起兵时,就是靠着自生自产扛过了前期的窘境的,后期的统一战争,以及和厥卑的五年拉锯战,也全是靠着自生自产坚持过前期的不利局面的。

    各地战区自生自产可谓是太祖皇帝没写入祖训的祖训,谁敢反对?

    其他战区因为有足够大的地盘,自生自产是自然之举。征西城这寸土寸金的地方也这么搞,礼部还每年都在朝廷年会上夸奖征西战区不忘太祖之令了。户部更是坚决同意的,能缓解点后勤压力就缓解点。

    陈睿辛就在计算征西城的面积做着规划,他想在征西城已经捉襟见肘的空间中再挤点出来挖些鱼塘中养鱼,进一步解决口粮的问题。

    这时候,有人敲门了。

    “进来。”

    陈睿辛本以为又是夫人派来的丫鬟,给自己送夜宵的,没想到居然是一个身穿全套甲的士兵。因为征西城后勤困难,征西城所有士兵不轮值时是绝对不能着甲的,能减少磨损就减少点。这个全套甲的士兵只会来自于城墙上的岗楼。

    “何事?”

    陈睿辛认真了,难道是敌袭?

    “报告副都督,西面发现斯泊人小股骑兵。”

    “可曾探明目的?”

    “貌似在追捕着什么人。”

    “追捕?”

    这太异常了,征西城和萨日阿斯亚之间为战区。大唐这边就不说了,斯泊那边除了萨日阿斯亚的军人,是不会有其他人出现在这片缓冲地带的。

    难道是内讧的叛徒?

    “可曾动用千里眼?”

    “回副都督,轮值伙长已动用千里眼,认为是内讧。”

    陈睿辛想了想,决定去看看。毕竟现在的征西城中还有朝廷来的贵客,可不能在这帮人在征西城时出什么篓子。

    副都督虽然管政,但也是个合格的军人,雷厉风行是他们的特点。

    很快,陈睿辛就出现在了距离都督府最近的城墙岗楼上。向轮值的伙长回礼后,陈睿辛接过了千里眼,靠着晨光找到了那小股斯泊叛军。

    观察了一段时间后,认同了自己和轮值伙长的猜测:应该是斯泊自己内讧。追捕和被追之人都是斯泊国防军打扮。

    “大人,需要我们做什么嘛?”

    “什么都不用做,让他们狗咬狗。”

    陈睿辛一开始没能明白轮值伙长的真实想法,把手中的千里眼郑重的放进了盒子中。这玩意金贵着呢,自己的俸禄要存一整年才能买一个民间版本的。

    而民间版本的可视度近最多百步,还往往很模糊,和军制最远几百步,还特别清晰的千里眼,有天壤之别。民间戏称军方的是千里眼,自己的是百步眼。

    放好了千里眼后,陈睿辛才注意到轮值伙长的欲言又止。

    想了想,才明白过来:这厮想要军功了。

    大唐铁军,成军已有百年的历史了,鲜有败绩。

    军中一向好武,不管是百年前的厥卑灭国战争,得西域的西征战争,与斯泊联邦的怛罗斯之战,还是几十年前的灭吐蕃战争和南征战争中,一什唐兵就敢向数倍于自己人数的敌人冲锋,一伙唐兵就敢冲击敌军指挥中枢执行斩首战术。

    虽然大多数时候,这一什冲锋的唐兵和一伙执行斩首战术的唐兵,结局都很惨。

    但是这种风气下的唐军,总是最后的胜利者。而敌人,胆气只会越打越小,最后真的被一什唐兵击溃近百敌人,一伙唐兵敢在上千敌人中取敌将首级。

    军人想要升迁,自然是靠战功。非战时的战功是很少的,虽然外面那些斯泊人还不到一伙人,按照唐军的习惯,自己派出一到两什人就够了,但是在征西城这个常年死守的地方,外面那点蚊子肉,足够自己这边派出一伙人去吃了。

    轮值的伙长甚至有信心保证自己麾下50多号人,每个人都能至少砍那些斯泊人一刀,蹭点战功的。

    陈睿辛想了想刚才看到的人数,有些好笑的说道:“最多两什斯泊人,你可是伙长。”

    言外之意:你派去蹭战功的人太多了。

    “大人,斯泊人脖子骨头硬,要砍两刀才能砍下来的。”

    轮值伙长的意思是:大人,够分的,让我们蹭吧!

    陈睿辛翻了个白眼,懒得和他计较,挥了挥手由他去吧。

    没有人会怀疑出城蹭战功的一伙五十多号人会败,他们也的确一个冲锋就击溃了断后的斯泊人,然后愤怒的追了一段距离。

    最后那个轮值伙长叫停了部队,毕竟他只有出城应敌的命令没有追敌的命令。就砍死了不到10个斯泊人,俘虏了那3个内讧的斯泊人,战功不够麾下儿郎们分呀。

    但从轮值伙长到陈睿辛都没想到,这三个内讧的斯泊人,还不是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