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书包网 > 科幻小说 > 大国科技:谁让他这样造手机的? > 大国科技:谁让他这样造手机的?最新章节列表 第72章 华维公司也要插上一手?购买光刻机?
    第72章华维公司也要插上一手?购买光刻机?

    许家军的做法直接正中炎芯国际公司的下怀。

    本来他们让那位高层接近许家军不就是为了先驱-45光刻机嘛!

    现在目的直接达到了。

    两边都有这样的想法,一拍即合。

    知音科技公司跟炎芯国际公司开始商谈关于先驱-45光刻机的事宜。

    阿斯曼公司还不知道,自己被知音科技公司“偷家”了。

    没想到知音科技公司直接秘密的跟炎芯国际公司商谈合作。

    当然到时候如果有需要的话,那炎芯国际公司可能还是会购买几台阿斯曼公司的45纳米制程工艺的光刻机。

    但是对于知音科技公司来说,这不就报仇了嘛!

    而且还把自家的先驱-45光刻机推广出去啦!

    双赢啊!

    知音科技公司赢两遍!

    一台光刻机的利润十分大,虽然知音科技公司的一台先驱-45光刻机的售价比阿斯曼公司的要低,但是总体来说是赚的。

    而且还是大赚特赚的节奏。

    等在炎芯国际公司这边打开市场后,那后面销量就不用愁啦!

    而这次知音科技公司跟炎芯国际公司的谈判,那保底是三台光刻机。

    等后续的先驱-28光刻机诞生后,那知音科技公司彻底的在高端精密的光刻机领域跟阿斯曼公司竞争。

    到时候,那在芯片领域的限制就成为一个笑话。

    毕竟知音科技公司能够国产28纳米制程工艺的光刻机。

    当然这个过程需要走的比较久。

    但还是有时间,现在28纳米制程工艺技术的光刻机刚刚出来,28纳米制程工艺技术刚刚普及而已。

    ……

    鹏城知音科技公司。

    许家军去到炎芯国际公司商谈合作三天了,虽然进展缓慢,但是好歹有些进展。

    所以这次他先回来跟上官奕汇报情况。

    并且他只需要把握商谈的大方向,其他方面交给下面的人去谈就可以啦!

    毕竟许家军也很忙的。

    掌管着好几个部门!

    来到上官奕的办公室。

    与此同时,陆伟冰也在此。

    互相打了招呼之后,所有人进入工作状态。

    “奕总,我们跟炎芯国际公司的谈判进展十分缓慢,对方觉得我们公司的先驱-45光刻机价格太高。”

    “并且在购买数量一直没下定决心,一直拖着,但是总得来说,对方还不想让谈判破裂。”

    许家军先是汇报关于自家公司跟炎芯国际公司就先驱-45光刻机的谈判情况。

    “这个不着急,反正我们掌握着主动权。”

    “我不怕对方不购买。”

    上官奕无所谓的摆了摆手。

    这种涉及几亿的订单谈判,那肯定是有的“扯皮”的时候。

    毕竟省下一点是一点。

    还有就是国内的公司跟国内的公司谈判,那就使劲的“扯皮”,但是跟国外公司谈判,对方提出什么条件,只要不是超级无敌过分的,那他们都同意。

    这都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心态。

    而且这不是个例,而且绝大多数的公司。

    欺软怕硬?

    崇洋媚外?

    反正总的来说,这种心态是“畸形”的。

    短时间内无法扭转过来。

    要等炎国成为世界第一的时候,那这种“病态”可能才会得到转变。

    上官奕可是牢牢的把握住对方的“把柄”。

    他不相信炎芯国际公司不购买自家的先驱-45光刻机。

    毕竟好的光刻机不怕售卖不出去。

    现在炎国可以需要大量的光刻机。

    之前说半年内,给炎国官方提供一台光刻机,这个速度要提升上来,

    “没错,现在45纳米制程工艺的光刻机还是市场的主流,由于在国内,这十分紧缺。”

    一旁的陆伟冰赞成的连连点头。

    本来就不用慌!

    又不是卖不出去。

    光刻机这种机器在炎国,那真的可以说是有价无市。

    之前国内的科技公司想要订购光刻机,那都是跟国外的光刻机制造大厂购买,谈判的时间长不说,连等待光刻机的时间也很长。

    还有就是阿斯曼公司在炎国市场当中,那是有出售名额限制的。

    这又是一个阻碍!

    所以国内需要光刻机的公司,那是饥渴难耐、僧多粥少。

    反正上官奕三人的想法是一致的。

    那就是炎芯国际公司肯定会跟自家公司购买先驱-45光刻机的。

    至于时间,不确定。

    至于价格,不确定,

    至于订购数量,不确定。

    但是确定的是炎芯国际公司确实缺少45纳米制程工艺的光刻机。

    而国外的光刻机厂商暂时无法给炎芯国际公司提供光刻机。

    ……

    “奕总,前不久,华维公司的余诚董给我打来电话,他们公司也有意想要购买我们公司的45纳米制程工艺的光刻机。”

    陆伟冰的话让一旁的上官奕的错愕。

    “什么?”

    上官奕以为自己听错了。

    华维公司居然要购买知音科技公司的先驱-45光刻机。

    这显得有点不真实。

    按照以前上官奕对华维公司的认知。

    他们公司不是挺相信全球化代工的嘛?

    这不单单方便,而且价格更加便宜,而且还不需要大规模投资建立一家芯片代工生产公司。

    “怎么转性子呢?”

    上官奕小声念叨着。

    “什么意思?”

    陆伟冰疑惑不解的询问。

    “没什么。”

    “我感到奇怪而已,毕竟华维公司一直强调自家公司十分相信全球化代工。”

    “而台机电芯片代工厂的代工能力是有目共睹的,之前华维公司的k3v2处理器芯片不就是对方代工的嘛?”

    “现在怎么转头要搞光刻机,然后自家代工生产呢?毕竟我们公司的先驱-45光刻机只是45纳米制程工艺的光刻机,对比28纳米制程工艺,那差的不是一星半点,主要他们暂时也用不上45纳米制程工艺的光刻机啊。”

    上官奕可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毕竟他也猜不透华维公司的最终意图。

    但是既然生意上门,那怎么可能把他拒之门外呢!

    干!

    狠狠的赚华维公司一笔。

    肯定会有人问:你就不怕华维公司的跟知音科技公司竞争?

    拜托,芯片代工又不是知音科技公司的主要产业,它是之一,不是唯一。

    不像台机电芯片代工厂一样,代工芯片就是它的唯一。

    如果华维公司不进军光刻机领域,那他永远都是“弟中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