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书包网 > 修真小说 > 人在聊斋:开局炖了讨封黄皮子 > 章节目录 第151章 让人失魂15年的凄风冷雨满江城
    对这一切,陈云都不知道。

    好不容易出来一趟,也不太赶时间,于是游山玩水便是他们此行的调剂。

    嘉平,或许在另一个世界叫嘉兴。

    比郭北县要大多了,景致自然比那个小县城要好了许多。

    但陈云他们来的不巧,恰巧赶上大考在即,嘉平为府学之所在,赶考士子如过江之鲫多不胜数。

    于是,城中虽不算少,但也不算太多的客栈,已然没有空了。

    “公子,若你早来三日,兴许还能在城中寻到房间,但如今若是想找地方住下,怕是难了!

    不如你去问问城中牙行,寻些空房,短租些时日!

    毕竟,公子一家出行,非商队也。

    而且公子以及家人脸上并未有焦急之色,想来此行并未有太急之事,想来是一路游山玩水。

    既如此,嘉平山水景致如画,又怎可因些许小事儿,而错过这等风景!”

    客栈的掌柜是何等人物,一眼就看出这一家子老的少的,脸上并无迫切神色,衣襟上也没有风尘仆仆的狼狈,就算得知城中无房的消息,也没有太急。

    由此可见,人家并不急着赶路,也并非是赶考的士子。

    很明显,是那不差钱的人家,行那游山玩水之事,毕竟光是那北方马,在南方已是少见,绝对是不差钱的主儿。

    既然是不差钱的来游山玩水,想来应该不会舍得错过嘉平城中那些个独特景致。

    “哦?那掌柜的可否告知,这嘉平可有什么游玩的好景致?”

    陈云轻声问道,这个掌柜的看的没错,陈云此行并不着急,因为老道士说过,朱果成熟的时间还没有那么迫切。

    所以此行,以游山玩水为主。

    既然是游山玩水,这一路上就不会太急,也不会步履匆匆,免得错过一些好的景致。

    既然来到嘉平,那么,更不能错过了。

    客栈掌柜也是个妙人,听闻陈云问起,他洒然一笑:“若说这嘉平城中有何景致,得看人!

    若是世家公子,少年书生,问起这城中有何景致。

    那么,得到的答案必然是:花楼小巷听风雨,舫船湖上采莲蓬,伊人素手调鼓瑟,公子月下抚嘤咛。

    但若如公子一般,一家人出来游玩,多数也会去雨巷听风,但看完风景,都会坐船去那城外寒山寺,听钟茹素,清了那胸中烦躁之意。

    当去了那胸中的烦闷之意,平和看待世间事,便会发现,这世间万物可成诗!”

    陈云没想到,区区一个客栈掌柜,居然也能出口成章,不过,这些许文气并没有勾动他的心弦。

    毕竟,曾有人说过,陈云头青石板铺的路就是好看,哪怕是下雨了,也平添了几分诗意。

    茶水入口时并不是很香,但是如果细细品味,却能从平淡出品出一缕悠长的滋味。

    温小娘子放下茶盏,轻声说道:“当年,我便是在此处,临街看雨,被那雨水溅湿了衣角,鞋子上也蹭到了那青石板路边上的青泥。

    那时,这巷子还未曾叫做雨巷。

    我看着雨水从那灰瓦檐处落下,打湿了巷子里的青石板,心里突然有了一句诗文:凄风冷雨满江城。

    但只有一句,接下来如何也续不上了。

    那时,有一位进府城赶考的公子走到我身边,我见其温文儒雅,便问他,可能帮我续上这句诗。

    他并未说话,只是拿出手帕蹲下温柔的帮我擦拭了绣鞋沾上的青泥。

    那时我心尖一颤,觉得这公子温文儒雅,才学在胸而不外露,便随了他回去,愿为他磨墨添香。

    但却不料,这公子虽长得一表人才,看似温文儒雅,但实则胸中并无墨水!

    花椒二字竟写成了花菽,生姜竟写成了生江,可恨居然写成了可浪。

    我以为其人胸有锦绣,却不料居然是草包白丁。”

    九姑娘被这故事给吸引了,于是赶紧问道:“那接下来呢?”

    温小娘子展颜一笑:“我给他留了一封书信,就离开了!

    信中说:我慕公子儒雅,方自荐枕席,日夜研墨添香,愿以诗续缘。

    未想窥公子功课,却令人喷饭。

    可恨二字,公子竟能写成可浪。

    花椒二字,公子竟然写成了花菽。

    生姜,公子竟写作了生江。

    我以为公子是白衣儒冠,但如今看来却是草包白丁。

    既不能以诗续缘,那便以诗绝别吧!

    何事可浪

    花菽生江

    有婿如此

    不如为娼

    然后我便飘然远去,回到了此处,却不知从何时起,此处原本只是平常一小巷,后竟被人起名为雨巷。

    有人说是因为我,但有人说不是!

    或是因为我那句:凄风冷雨满江城。”

    随着温小娘子的话,外面的雨势好像越发的大了。

    她似乎未曾察觉,也并受雨势半分影响,而是将看向窗外的身子回转过来,将目光投向陈云。

    “看公子面相,富贵儒雅非凡人也,不知能否给妾身续出【凄风冷雨满江城】这句诗的后几句?”

    陈云笑了:“你叫温姫?我听说过你的事儿!”

    当然听说过,聊斋卷十一,嘉平公子与温姫。

    就算没有听说过,山海经卷轴中,眼明晃晃的在提示,这是文妖,胸中有文胆。

    来头不过是一介青楼女子,死后化为文妖,后仰慕斯文儒雅的书生并追随而去。

    却不料跟错了人,在发现对方是草包且胸无点墨之后,愤而留下诀别诗远走。

    却未曾想这事变成了流传几百年的佳话。

    知道是这么个人,陈云虽笑着问,但心中已经打起了十二分的警惕,随时可能念诵【我是陈云】四字真言。

    虽然是文妖,但谁又知文妖吃不吃人。

    温小娘子笑了笑,继续温婉的询问道:“那公子,是否能替我续出【凄风冷雨满江城】后几句诗?”

    陈云也笑了,反问了一句:“若是我答不出,那温小娘子是否不会让我们离开?”

    “公子去留随意,这么多年了,我只是对这句【凄风冷雨满江城】心有执念,却不曾对世间生灵有过半分恶意。

    所以,公子不用担心!

    若能续出来,自然是皆大欢喜,续不出来,也不过是有些失忘罢了!”

    温小娘子淡淡的笑道,似乎优雅已经渗入到她的骨子里,一颦一笑,莫不勾动人心。

    几百年的执念,并没有让她有多余的偏激,她不过是一只钟情于诗文的文妖罢了。

    “但小女子心中,有一种预感,公子似乎有信心,可以续出这句诗的后几句。

    若是公子帮奴家解了此执念,奴家愿追随左右,自荐枕席!”

    陈云赶紧摆手,目光却瞥向九姑娘这一边,语速飞快的拒绝了温小娘子的好意:“自荐枕席就算了,况且,以我的本事,自然是续不出来的。

    我连大字都不识几个,比你以前追随那书生,还差了许多!”

    却不料,九姑娘兴许是被温小娘子的故事给吸引住了。

    文青,几乎是每一个读过书识过字的知识女青年,一直有的通病。

    她看向陈云,然后双手迅速抱住陈云的胳膊撒娇:“相公,我从你眼中看出了自信。

    你有自信的时候,几乎没有任何事情能难倒你。

    所以,你一定能帮这位温姐姐续上那一句诗对不对?

    相公,对不对?”

    温小娘子闻言,目光瞬间变得灼热,好像要烫进陈云的心窝子里一样。

    陈云没有办法了,恨其不争地盯了九姑娘一眼,心里想说你是不是傻?

    文妖这种东西,在未曾害人性命之前,对道佛二门的降妖除魔手段,近乎免疫。

    只因山海经卷轴上提示的,文妖这种东西身上天生带着文气,又或者叫文胆,可辟易怪力乱神等法术攻击。

    一个剑客,唯有极于剑,热爱到了极致,就有可能在体内孕育剑心。

    文胆自然也是。

    但是这种东西,一般只有偏执的人,偏执于文字,偏执于诗文,才有可能在死后化为文妖。

    而这种可能,就如同用肉眼直接观测一粒灰尘一样,低到了极点。

    只有人间朝廷的皇朝龙气,才能够对其进行一定压制。

    当然,兵家的军阵煞气也可破文胆。

    这也是陈云目前为止,并没有慌张的原因!

    就算陈云身上的皇朝龙气以及兵家煞气都不容小觑,也可以不惧这只文妖,但他也不是很喜欢一只文妖跟在自己身边啊!

    可自己媳妇儿居然是个猪队友!

    陈云叹了口气,不过虽然被自家媳妇儿给出卖了,但他还想再挣扎一下:“我自信,是因为我确实听说过这句诗,也听说过有人把这句诗给续了出来!

    但事先说好,这并非是我续出来的!”

    九姑娘一听十分欢喜:“果然,我相公就算不会写字,也依然文采非凡!”

    这句话很矛盾,但是在九姑娘心里,陈云确实是不会写这个世界的字。

    但是并不代表他是个文盲,陈云应该在自己的家乡,某个福地洞天里会写自己的字,毕竟是两个世界。

    所以陈云不识字,并不代表他不能文采非凡!

    所以,当陈云说自己听说过这句诗,并且也听说过有人续了这句诗之后,九姑娘欢喜的很。

    温小娘子肃容起身,明眸皓齿中透着优雅气息的绝美文妖伸手给陈云续上了一杯茶,示意了一下,请!

    然后把雅间边上,似乎早就备有的文房四宝拿来,铺开纸张,拿起笔,沾上墨,迅速做好了,将陈云所说的诗句给记下来。

    陈云有些愕然,但想起此女子是一只文妖,便已心中释然,文妖如此,好像也并没有什么奇怪的。

    于是饮了口茶,清清嗓子之后,终于开口说道。

    “温姫的传说,已经传了好多年,你的故事,已经被很多人听说过。

    自然,就有人尝试着帮你把这句诗给续上!

    比如就有一个姓杨的小姑娘,在十四岁时,就听说过你的故事,为你的故事所倾倒,为你的那一句【凄风冷雨满江城】续写了后面三句。

    但,这个十四岁的小姑娘续写了你这一句诗后,却是失魂了十五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