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书包网 > 都市小说 > 我不是大导演 > 第九章 分镜头还过得去
    谈到收入分配的问题,丁安贤倒是显得大方起来,朱南彤点点头,说道:“可以,但我付出了人力成本与前期投入,所以一年以后,这首歌任何相关的合作,我都有优先权。”

    “那没问题,只要满足我的要求,和一个大美女长期合作当然求之不得。之后我会将所需要的歌手特点发给你。现在,我们来谈谈剧本吧。”丁安贤抿了口水,继续道。

    说实话,朱南彤对于丁安贤的几张草稿纸并没有什么兴趣,但为了合作着想,还是忍住没有吐槽。

    “刚才你说需要三百万拍摄资金是吧?没有问题,你把卡号打给我,我明天转给你。”作为交换条件,其实只要拿到了歌曲的使用权,这三百万就算是打了水漂朱南彤也觉得不亏。

    “好歹是三百万的投资,你都不仔细看一下剧本就拿钱吗?”

    天可怜见,这样的投资人简直就是丁安贤梦寐以求的类型啊。不要磨嘴皮子,不用做ppt,不用写策划案,给钱就完事了。

    “说的也是,把你手机拿过来。”

    “拿我手机干嘛?”

    “叫你拿过来就拿过来,费什么话。”

    “哦......”丁安贤从裤兜里掏出自己在咸鱼上淘来的二手苹果7递了过去。

    朱南彤皱皱眉,也没说什么,打开界面输入了一串号码。

    “这是我的微信,你加我好友直接发我电子版好了。我会找些朋友看一下,尽量修改修改,不至于亏得太惨。”

    “你这种搭讪加微信的方式,还挺别致......”丁安贤小声嘀咕道。

    “你说什么!”朱南彤柳眉一竖,握着手机的手也隐隐发力。

    丁安贤感觉到自己脆弱的二手苹果7好像快被朱南彤被捏完了,赶紧抢过来,笑嘻嘻道:“开个玩笑,开个玩笑。没问题,我这就发你一份。不过你怎么还是不信我的编剧能力呢。都给你说了,我这部电影一拍出来,那是几个亿的项目......”

    朱南彤朝着丁安贤伸出手掌,皱着眉头道:“打住打住,别再跑火车了。三百万块钱加上几页的剧本,你能拍完一部完整的网络电影我就谢天谢地了。行了,事情谈的差不多了,我走了,明天我会拟好合同拿过来找你签字,顺便把钱打到你账户上。”

    “OK,不说就不说了。那你慢走,我就不送了。毕竟你这手劲儿估计两三个大汉近不了身。”

    “滚......”

    ......

    送走了朱南彤,丁安贤长舒一口气,瘫倒在沙发上,将双脚也搭在了茶几上。

    “今天发生的事情有点戏剧性,容我缓缓......”

    加了朱南彤的微信,将剧本电子版传过去之后,丁安贤便把手机关上。

    “怪不得老话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我感觉自己现在就像是在演戏。”

    一天之内,丁安贤经历了人不如狗,卖唱赚钱,偶遇美女,拿到投资。不过不管怎样,现在拍电影的启动资金有了,虽然钱少了点,只有三百万,但是按照丁安贤穿越前的亲身经历来看,应该是够了。当然不加上宣发,宣发自然就交给朱南彤了,毕竟她自己有一个小娱乐公司,应该有这方面的渠道。

    穿越而来两个月,剧本也写完了十多天,如今终于要提上日程,哪怕丁安贤穿越前已经跟着剧组拍过一些电影,但还是有些激动。

    那是2006年,一个初出茅庐的导演宁昊带着一群不知名的小演员,靠着“亚洲新星导”计划扶持的三百万港币,拍摄了四十多天,《疯狂的石头》就横空出世了,首周票房两百万,第二周就到了六百万,而总计票房达到了惊人的2350万。票房比投资高了将近十倍!要知道,那可是2006年的华夏,全国没多少电影院,而很多小城市的观众们也都还没有养成去电影院看电影的习惯。

    丁安贤甚至估计将《疯狂的石头》这样水准的作品放到2020年,票房至少在15亿以上。要知道,15年的《港囧》都已经达到了16亿的票房!

    那是华夏电影市场急需变革的时代,那时候的国产商业片使劲地挖掘所谓的“优秀传统文化”,挖这些文化中最浅薄的战争与最难以用战争表现的人文。《非攻》,《战国》,《夜宴》诸如此类,莫不如是。

    由于当时《东邪西毒》,《卧虎藏龙》这类传世之作的影响太大,给了当时的华夏电影人一种假象——看不懂+高深拗口的对白+碎片化的剪辑=成功。

    这就跟丁安贤之前看网络小说是一样的感受,古典仙侠文火了之后,无数跟风的作者前仆后继的死在沙滩上,后面不断有人涌入。这些作者写着拗口生涩,狗屁不通的文言文,用着一些莫名其妙,看上去很高深的文学描写,却写不出任何有内涵,有风骨的作品,还傻乎乎的认为自己文采飞扬,必成大器。

    最后扑街得一塌糊涂。

    作为一部黑色幽默喜剧,导演宁昊抖包袱的手段与国际大师盖里奇有些相似之处,但他却有着自己独特的将不同人物串接起来的能力。

    说到人物,影片人物的刻画非常出彩。所谓芸芸众生,市井百态,虽然这不是现实主义的描绘,但这种黑色幽默的方式方到华夏人身上却自然的很。选择的演员如郭涛,黄渤,徐峥,王迅等,都有着非常灵性而又生活化的表演。里面没有一个靠脸吃饭的演员,但后来的日子里都逐渐成长为了非常知名的演员,其中徐峥与黄渤更是成为了十亿导演,十亿影帝,成为了一段影视界的传奇。

    丁安贤揉揉脑袋,回忆了关于《疯狂的石头》这么多的事件,他感觉有些疲倦,但内心却是更激动了。他迫不及待的从茶几地下翻出一摞A4纸,用铅笔打起框架来。

    剧本有了,但是为了最大程度的还原故事,他必须得尽可能的回忆起所有的镜头,特别是那些巧妙的运用手法,而分镜头脚本就必不可少了。

    可惜丁安贤真的没有绘画天赋,他没办法像张艺谋一样画出堪比专业漫画的分镜头脚本,他的人物,正反打,全都用简单的火柴人与线条代替,至于建筑与道具,额......就用圆圈与多边形吧,大不了在旁边加个注释。

    这副天书,大概真的很少有人能够看懂了。

    望着自己完成的第一章分镜头脚本,丁安贤安慰自己道:“条条大路通罗马,我这个分镜头脚本,比姜文的应该还是要好上一些的......”

    一想到姜文大导那鬼斧神工一般的画工,自己这个分镜头脚本也就没有那么无法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