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书包网 > 都市小说 >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最新章节列表 第212章 李渊:我不要脸,我要利益。
    第212章李渊:我不要脸,我要利益。

    天幕上,

    晋阳宫内

    “始毕可汗启。”

    “当今隋国丧乱,苍生困穷,若不救济,终为上天所责。”

    “我今大举义兵,欲安定天下,远迎君上还都,恢复与突厥和亲,一如开皇之时。

    “如始毕可汗能与我一同出兵南下,希望不要侵害百姓,金钱玉帛,皆为可汗所有。”

    “如因路途遥远不能南下,只愿和亲,也可坐享厚财,一切抉择皆凭可汗心意。”

    李渊念了一遍自己写的手书,随即笑呵呵的看向殿内众人。

    “不愧是我儿。”

    一旦举兵南下,那就是一路畅通无阻如入无人之境。

    “彦弘啊。”

    随后一道书信送到『李密』身边。

    “那些东西既不是朕的,又不是百姓的。”

    “诸位。”

    只要太原之地再拿下,那北部边境的军事重镇就都向突厥豁然洞开了。

    这样的大好局势突厥不会放过,所以他一定会让李渊称臣。

    其次,有了这层合法性,就能堂而皇之地传檄天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李渊闻言一笑,开口道:

    【突厥本想立李渊为帝,但李渊不从。】

    除了暂时向突厥人低头,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办法。

    “所以,暂时向突厥人低头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

    【一天下来,小小的西河城就有了一千多个大大小小的官员。】

    是个好儿子。

    “欣戴大弟,攀鳞附翼。”

    随后将信给左右传送一遍。

    刘恒直视着刘启的双眼,认真道:

    “予之的东西往往是廉价的,譬如阿谀奉承和空口之诺。”

    “古人云:‘屈于一人之下,伸于万人之上!’。”

    此时,一位大臣出列拱手道:

    【公元617年七月初四,李渊打“志在尊隋”旗号,宣布尊立隋炀帝之孙代王杨侑为帝。】

    “朕又为何不能做一个阔绰的施主?”

    而尊隋就大不相同了。

    “禀大将军之意。”

    随后将书信交到大臣里,脸色庄重道:

    【时逢大雨,军队不得前进,军粮也感匮乏。】

    “行,那就给始毕送去吧。”

    ……

    【当时突厥雄踞塞外,北方群雄多恃为外援,李渊也于举兵后不久,派刘文静出使突厥,称臣于始毕可汗,以结盟好。】

    大殿内一阵无言。

    “老夫年逾知命,愿不及此。”

    李渊喝了口酒。

    【首先给当地所有七十岁以上的老人都封了散官,亦即有官称无官权的荣誉官职。】

    “会什么?”

    小李治看了看天幕,又看了看李世民。

    这样既能顺应天意人心,还能抢占大义,挟天子以令诸侯。

    而『李密』也回了一道书信。

    虽然是个险招,但进可攻退可守。

    英气少年凤目一挑,朗声道:

    “废皇帝而立代王。”

    大唐,

    俱都心生钦佩。

    英气少年笑而不语。

    “用所得的钱财赏赐功臣,天下臣民皆拥护与爱戴。”

    “兴义兵以檄郡县。”

    “王二郎。”

    大方!

    众人看向出言的少年。

    说白了,这是慷他人之慨,那一千张官令说得难听点无非就是一千张白纸!

    “改旗帜以示突厥。”

    李渊笑了。

    一双丹凤眼锐气十足的扫视了一眼殿内众人。

    而更改突厥旗帜则是以此向突厥示好,争取军事上的支持。

    殿内众人面有郁色,但也都点点头。

    慷他人之慨只会增添名声,而不会对名声造成损毁。

    ……

    “这就当官了?咱这就当官了?”

    【李渊致书于李密,备加推许,因此李密专意与洛阳方面的隋军对抗,而不阻挠他的西进。】

    “执子婴于咸阳,杀商辛于牧野。”

    【据史书载,他在这天总共封了一千多个官。】

    大汉·武帝时期

    刘彻的闻到了一丝聪慧的政治气息。

    【他在城门口亲自面试,一边询问对方有什么能力,一边大笔一挥,就在一张纸上写下与他能力相应的官职名称,然后这个人就算当官了。】

    在霍邑后面,则是黄河东岸的河东郡,与霍邑遥相呼应。

    “唐公,启字过于谦卑,不如多给些财物,把启改为书。”

    长言落罢,

    刘彻摸着下巴。

    “归根到底,就是善于利用不属于自己东西的做法。”

    【随后突厥大臣康鞘利奉始毕可汗之命来到了太原,带来李渊借的一千匹战马。】

    拿着书信,刘文静点点头。

    可是一旦对突厥称臣那就彻底成了反隋,会背负乱臣贼子的骂名。

    ……

    他看了一眼天上的那个英气少年。

    刘邦看着李渊的操作,闻到一丝同类的气息。

    马邑、朔方、蒲城三地都已经归附突厥。

    画面一转。

    “他们将这些封赏给有功的子弟和功臣,举国上下无不悦服。”

    “拐着弯说朕奸诈是吧?”

    殿内众臣神色不明。

    刘邦不由得拿他跟杨广对比了一下。

    ……

    “到时候再一决胜负,诸位意下如何。”

    “若是其出兵理由是阿耶称臣,阿耶该如何应对?”

    天幕上,

    西河

    一身盔甲的李渊坐在城门口,面前摆着一张桌子。

    【后顾之忧解决了,但雨一直在下。】

    ……

    “君乃宗盟之主,功成之日,愿籍见你我同宗之分,复封老夫于唐,斯荣足矣。”

    “就是在借突厥的名头虚张声势!”

    ……

    “而是在于防止身处马邑的刘武周为患边境。”

    【当时天下的割据势力以瓦岗军李密的势力最大,李渊想要安稳攻打关中之地就必须要稳住正要跟洛阳过不去的李密。】

    ……

    隋朝廷就是太吝啬官爵。

    “帮我们把守虎牢的关隘、拖住东都的军队,让我们专心西征。”

    “而且,还什么给突厥财富!这就是慷他人之慨,后面他都不会兑现这个承诺!”

    李渊一边折叠好书信一边笑道:

    “肇仁啊,这事你就不懂了。”

    用一千多张字条就收买了西河全城的心,此举真是高明之极!

    【而此时,一道传闻飘进李渊耳朵里。】

    “商汤、周武消灭了夏桀、纣王后,就获得了夏、商的全部财产和土地。”

    而且能不占虚名以现实的考虑出发……

    手拿纸笔看着眼前满脸兴奋的青年,开口道:

    除非他不想争霸天下。

    “他知道胡骑进入中国对百姓是一大祸患。”

    刘邦看了看天上的疆域图,

    确实,对于在晋阳之地起兵的李渊来说。

    【他一边慰劳百姓,一边给老百姓大举封官。】

    大汉,

    【命四子李元吉留守晋阳,自己与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率甲士三万人西行。】

    “世民有何计策?”

    天幕上的疆域图标注出关中各方势力。

    “这就是大父交给阿耶的东西吗?”

    “阿耶,始毕狼子野心不会轻易满足。”

    “当今为牧,非子而谁?”

    【因为此时李渊还尊隋朝为正朔,所以理所当然的,他封的都是隋朝的官。】

    大汉·文帝时期

    “鸿雁往返、笔墨往来之间。”

    ……

    “如今我们要挥师长安,万一突厥人趁势进犯太原,我们就陷腹背受敌、进退失据了。”

    李渊收敛笑意扫视众人,肃穆道:

    王二郎捧着那张纸,脚步都虚浮了。

    “娥姁,你觉不觉得天上那小子很有头脑?”

    ……

    殿内众人看向一脸自豪之色的李渊。

    “这里就你有纸笔,写一封书信吧。”

    “一个潜在的劲敌就这样化敌为友了。”

    这小子的眼界不低啊。

    “不……这是阿耶从大父身上学到的东西。”

    “怎么样?可以吧?”

    “会木工!”

    朕行走天下靠的就是两字。

    【反正,只要不是弱智或哑巴能随口说出有什么才干,就能获得相应的官职。】

    ……

    为造反披上合法性。

    大唐·高祖时期

    李渊嗤笑一声。

    刹那间,刘邦的脸不由得一僵。

    吕雉冷冷的瞥了一眼有些兴奋的刘邦,冷言道:

    “伱又感同身受了?”

    能屈能伸才是大丈夫啊。

    “不如态度谦卑点,让其更骄傲一点。”

    李世民愣了一下。

    身处贾胡堡的『李渊』看了看可以横插一脚『李密』

    在贾胡堡南面五十多里处是重兵据守的霍邑。

    【七月初八,李渊抵达西河郡。】

    画面拉远,

    李渊想了想,开口道:

    就算这样也有很多帝王做不到这点。

    “但取之的东西则往往价值巨大,甚至无价。”

    “所以只借一千战马而不借突厥士兵。”

    “等平定了关中,据守险要,养精蓄锐,观鹬蚌相争,收渔人之利。”

    刘邦眼里闪过一道精光。

    “就是不知道带兵打仗怎么样。”

    【突厥人和刘武周联合了,正准备进攻太原。】

    “我是官了!哈哈哈哈我当官了!”

    ……

    而关东之地黄河以南则是气势正盛的李密。

    “你叫什么名字?”

    刘彻品了品其中奥妙。

    一支挂着红白色旗帜的大军,浩浩荡荡的从晋阳出发。

    底下众人相视一笑。

    贾胡堡,

    李渊看着李密的回信脸上露出一抹笑容。

    “我等正待全力进取关中,如果与其决裂,则凭白树敌。”

    “譬如人心与天下。”

    “马邑的刘武周、朔方的梁师都、蒲城的郭子和都已经归附突厥。”

    缔结一个最广泛的统一战线,争取不战而屈人之兵,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佳的结果。

    【七月十四日,李渊率军进驻贾胡堡。】

    北方的突厥人就是他背后的一个巨大威胁。

    被人誉为慷慨可是十分有利的……

    【一到西河,李渊马上就做了一件最重要的事情——收拾人心。】

    “况且启字又不值钱,你连钱都舍得多给,还舍不得这一个字吗?”

    嘴里念叨着:

    “惟冀君早膺图箓,安定万民!”

    “你看其低下谦卑,但到手的都是实在东西。”

    正在奋笔疾书的温大雅一愣,抬头看向李渊。

    就在李渊想让众人散去时,一道英气十足的声音响起。

    何乐而不为?

    难道学项羽那种小家子气吗?

    【军营中的粮草快告罄了,太原的补给却迟迟没有到。】

    “有这等大局观,不当个元帅可惜了。”

    “其用意不在于兵。”

    “如此则师出有名,以辑夷夏!”

    李世民抱着小兕子,脸上也浮现一抹笑容。

    【然后又不辞辛劳的给所有蜂拥而来的青年才俊一一封官。】

    李渊想了想,开口述道:

    “天生蒸民,必有司牧。”

    但又没有真正的向突厥称臣。

    这小孩似乎不是轻易之辈啊?

    “以后你就是工部员外郎了!好了,下一个!”

    “有人往往将颜面看得很重,但你要记住。”

    “这小子,一不称臣,二不称帝,三不拿兵。”

    小李治拍着桌子笑得乐不可支。

    【李渊命人回太原押运一个月的粮草过来。在等待雨停的这些日子,他也没歇着。】

    刘恒望着天幕对身边的刘启道:

    “老子云: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然后,不愧庙号带个“高”字的李渊再次开始了忽悠大法。】

    “李密这是自比为周武王啊。”

    一身淡黄圆领袍,头戴一顶金冠。

    “哈哈哈哈!大父真狡诈!”

    关中之地只有从北面而来的李军与据守关中的隋军。

    再者说,用官位收拾人心不比用刀枪更好?

    ……

    随后递给眼前的青年。

    李渊在纸上写写画画后,拿着印玺一盖。

    ……

    晚八点正常更,如果没意外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