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书包网 > 都市小说 > 人在大明,无法无天 > 人在大明,无法无天最新章节列表 第176章 老朱:阻挠改革?抄家灭族处置
    第176章老朱:阻挠改革?抄家灭族处置!!

    洪武二十五年六月。

    东征军统帅沐英命人再次将一百万两白银押送至宁波港。

    同时还带回来两个消息。

    第一个消息是现在的东征军已经实现了南北会合。

    赵审言的部队成功地从四国岛杀出,直接与已经将整个中国地方征服的东征军汇合,实现了东征军的强强联合。

    足利义满这时候就算是再笨也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什么人。

    他们通过打听才知道原来大内义弘早就被灭掉,中国地方也完全沦陷,惊惧之下正打算议和。

    而沐英提出来条件也很简单,割让整个佐渡岛,作为东征军的军事基地。

    这件事在倭奴北朝引起了轩然大波。

    石见银矿可能倭奴人并不清楚它的含量,但是佐渡金矿他们却已经早就知晓含量不低。

    所以一百个不答应。

    不过东征军的沐英他们已经成功将中国敌方完全消化掉,有足够的实力能将整个倭奴吞并。

    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是倭奴北朝负隅顽抗也没有用。

    沐英正在筹划如何将北朝给一举吞并的作战计划。

    根据沐英的情报整个九州地方,此时正在观望。

    由于没有了中国地方作为桥梁,现在的九州地方所有的军阀都在看戏,并没有要加入任何一方的举动。

    不过赵审言前期的工作已经做了不少,有不少九州地方的军阀正在和明朝进行接洽。

    九州探题金川了俊有了进一步商洽的余地。

    第二个消息则是从朝鲜方面来的消息。

    由于最近几个月东征军频繁与朝鲜做生意,朝鲜那边终于知道原来从大半年前,东征军就已经开始进攻倭奴,对马岛只是一个跳板而已。

    而他们朝鲜国在其中也只是充当了一个粮食补给的作用。

    他们在出口粮食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随着从明朝方向来的棉布大量的输入,他们本国内的棉布手工艺人,大量面临失业问题。

    不少的一面不为主业的小农家庭开始破产,这个问题在朝鲜的朝堂上被分成了两派。

    一派是以亲近明朝的派系主张的,即便在这种情况下也要坚持进口棉布,前提是将粮食出口的价格提高。

    另一派积极推动保护本国棉布市场,认为如果过度地引进了明朝的棉布,明朝的棉布在价格方面占据了巨大的优势,就会让朝鲜不得不依赖,从此之后朝鲜国人的穿衣服问题就要仰赖于明朝的恩赐。

    如果两国之间的关系很好的话,那一切都好说但是一旦出现了问题,那就会面临灭顶之灾。

    ……

    国内方向。

    两个月接连输入二百万两白银之后,朝廷继续持续地允许百姓兑换宝钞。

    二百万两白银全部兑换完毕,宝钞得到一定的升值,从三百三十文,涨到了三百五十文。

    粮食收购方面江南的粮食大量入库,其中一部分经过官道辗转了几个月终于到达了西北地区。

    百姓们终于和江南的百姓一样,吃到了便宜的粮食,西北地区一片欢欣鼓舞。

    棉纺织业在珍妮纺纱机的基础上,投入了一次性能够纺纱三十二根的洪武纺纱机,效率得到了更大的提高。

    不过由此引发的问题也终于爆发了出来。

    大量的手工业者这次没有经过任何的煽动,就开始起来抗议新的技术的引进。

    对他们来说新的技术就意味着棉布的价格更加的便宜。

    但是大的作坊主们有大量的订单,有大量的工人能薄利多销,然而对于小农家庭来说这就意味着破产。

    所以大量的百姓开始不满。

    而今天之所以会召开朝会就是这个意思。

    朝堂上户部右侍郎给一脸的悲愤说道:“陛下!殿下!新技术的推广带来了新气象,然,大量百姓失业破产,必将导致更多的百姓流离失所。

    微臣以为新技术的推广应当以温和的方式,润物细无声般,而不是疾风骤雨,让大量的百姓连吃饭都成问题。

    依微臣的愚见,应当尽快收敛新技术的推广,多给百姓们准备的时间。”

    下面的官员听完之后不少人都站出班列,抱着笏板道:“臣等复议!”

    “臣等以为,不管是什么技术都必须要遵循百姓为先的宗旨,半年下来新技术只是将一部分作坊主发了大财,却让少部分的手工业者大量破产。

    如此改革,简直就是倒行逆施。”

    他们说这话的时候眼睛时不时瞥向了陈寒所在的位置。

    其实他们的意思很明显现在的新技术,还不成熟,或者说现在的官百姓们接受程度有待提高,所以必须要一步一步来。

    接着更有官员跪倒在地上,嚎啕大哭:“陛下,平虏侯爷的用心肯定是好的,为了让更多的廉价棉布出现在市面上,所以不得不损失一部分人的利益。

    但是这部分太多了,太多了,这些人也是大明的子民,他们是无辜的,如果这所谓的改革当真要让如此多的百姓流血,那我等情愿先在朝堂上喋血。”

    看着下面群臣的模样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是多么的忠君爱民,就是为了给普通百姓谋求福利,其实这当中到底是打的什么算盘,一目了然。

    而陈寒站在下面已经是听腻了这样的说辞。

    皇帝朱元璋却好像是不偏袒任何一方一样,直接点名说道:“陈爱卿,这是你负责的事情,你做如何感想?”

    陈寒笑道:“回禀陛下,臣从来都觉得这些人的眼泪乃是鳄鱼的眼泪,根本就是作秀。”

    下面刚才还在嚎啕大哭的官员立刻就变了脸色:“陈寒你这是何意?难道伱的改革就真的要拿这如此多无辜百姓的尸骨进行吗?我等从来没有阻挠新技术的推广,我等只是说能否等一段时间,不要如此急促,给百姓们一个缓冲的时间。

    仅此而已,而你却如此的冷血。

    想你年纪轻轻能有如此地位,靠的也是陛下的赏识,可是你难道不知道那些被你害得家破人亡的百姓,那也是陛下的子民,你就这样的无动于衷?

    为了那所谓的改革,一点情面都不给?即便知道那些也不过都是普普通通的百姓?”

    陈寒听闻,大喝一声:“闭上你的嘴!尔等这样惺惺作态难道还需要我点出来你们的目的吗?”

    百官们侧目,不少人都是怒目而视。

    陈寒大声怒斥起来:“嘴上张口闭口代表的百姓,显得就你们在关心百姓的日子,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们多么的体察民心。

    我呸!无稽之谈,毫无逻辑可言,简直就是疯狗一样狂吠,毫无半点建树,旨在为那些利益既得者们为虎作伥。”

    陈寒毫不客气,对这些阻挠改革不是为了百姓,而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摇尾乞怜的东西,陈寒从来都是重拳出击。

    户部右侍郎被骂得张口结舌,满面通红。

    夏元吉因为现在是户部左侍郎的关系,心里面对陈寒的做法觉得很痛快但是却不能表现出来。

    “你……你……朝堂之上口出妄言,你还有没有一点官体?”户部右侍郎气的张口结舌。

    陈寒大骂:“松江之地棉布发展成熟不过百年时间,从宋末元初黄道婆自崖州学来新的纺织技术之后,松江地带这才逐渐成为了棉布的中心产地。

    那里的百姓何来自古以来便是吃这碗饭的说法?

    黄道婆的技术造就了松江的繁荣,让松江棉布从此有了长足的发展。

    但屠龙少年终成恶龙,松江地带因为黄道婆的新技术而得以发展,却不允许别的地方出现新技术。

    这叫什么?这叫狭隘!

    按照你们的说法,新的技术普及下去后松江地带的百姓就得全部饿死!

    那黄道婆出现之前怎么没有出现这样的现象?

    只许松江地带的棉布领先天下,却不允许其他地方出现与之匹敌的技术。

    一旦出现便群起而围攻,嘴上说着为了百姓,背地里打的什么算盘难道别人不知道?

    张侍郎你家里不会也是在做这门生意,所以才这么积极地抵抗吧?”

    这话一出来户部右侍郎更是着急。

    而下面不少的官员都捏了把汗。

    正如陈寒说的那样他们抵制新技术,真不是全部为了百姓们着想是在因为他们自家就做这门生意,本来价格高高的,从全国各地采购商都得把自家的门槛给踏破。

    但是现在即便是价格一再降低,但家门口却已经是门可罗雀。

    如此巨大的反差,自然是要怪责在陈寒的身上。

    户部右侍郎还想强词夺理。

    朱元璋在龙椅上冷哼一声:“总有些人觉得锦衣卫现在变成了税制衙门,就好像不能侦察你们的一举一动,只是可惜啊,有些人太天真。

    蒋瓛念!!”

    边上的锦衣卫指挥使、税务稽查司提督蒋瓛站了出来,手里面握着一份名单。

    “经查,户部右侍郎张翼,违背官员不得经商的之法,私自授予家中远房表哥信息,使其开办的隆盛棉布行生意尤其火爆。

    经查,自洪武十七年开始,张翼升任户部右侍郎以来,通过暗中知会松江织造衙门指定隆盛棉布行为内库进贡商,每年其家族分润分红四成以上,八年来共计获利一百二十五万贯钞!”

    扑通!!

    户部右侍郎张翼瘫倒在地上。

    这些信息其实朱元璋早就掌握了,但是他没有提出来为的是什么?

    其实朱元璋很明白光是一味的打击这些人没有用,得适当给他们一点好果子吃,所以也就对这些让家里面亲人去做生意的大臣的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没想到今天这个户部右侍郎这么的跳,那就当然要拿下来。

    “张翼知法犯法,罪加一等,摘去户部右侍郎乌纱,着刑部严查,即令浙江税务稽查司衙门抄家,家产充公,其他罪行另议!”

    张翼顿时面如死灰,怎么都没有想到朝廷居然会早已掌握了他们的所有犯罪信息。

    这真的是搬起石头来砸自己的脚了。

    “陛下饶命啊!陛下饶命啊!

    臣不敢反对了,臣再也不敢了!”

    看着户部右侍郎被拖下去审讯之后,所有官员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也太快了。

    这就被拖下去了?

    这下所有官员看向陈寒的时候,充满了畏惧。

    现在他们是明白,陈寒绝对是现在皇帝身边的一个香饽饽,谁也不能对付的那种。

    没看到吗?

    户部右侍郎刚刚提出了反对,锦衣卫那边马上就有了罪证。

    其实谁都知道那些罪证早就存在的,只是之前没必要拿出来而现在你既然反对改革,那就拿出来对付你。

    陈寒看到朱元璋如此地支持自己的改革,当然是无比的振奋。

    于是他开始汇报自己的事情。

    “启奏陛下,东征军主帅沐英上奏,朝鲜国有意提高粮食出口价格,从而来牵制我大明的棉布出口,不知朝廷有何良策应对?”

    这可是关乎着东征军在倭奴那边的利益攸关的关系。

    太子朱标马上回道:“此事已作出决断,即可停止朝鲜国一年五次的朝贡机会,减少至一年两次,待其恢复粮食价格之后,朝贡次数再行恢复。”

    陈寒一听,嘿,这个手段很好玩,外交手段的警告,让朝鲜君臣们知道,你们这些人打的什么歪主意,我们早就知道,就看你们上不上道。

    如果不上道就会有更多的计划等着对付你。

    陈寒满意,接着说道:“臣上奏从山西调运一百万斤煤炭,还望朝廷尽快解决!”

    朱元璋哈哈一笑,心道:“好小子都如此的明目张胆吗?”

    不过还是回道:“船只在运河方向阻塞,最晚三天后会给你运到。”

    陈寒更加开心:“微臣还要最重要一件事要禀报!

    微臣带领工程学院学子们已经将大明第一条水泥路修筑完成,还请陛下还有诸位同僚,明日一同莅临工程学院参观指点,若顺利验收,大明工程学院的工匠队伍请奏先将京城的路面全部硬化。”

    朱元璋一听这话,眼睛顿时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