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书包网 > 都市小说 > 1983小海岛,从养殖大户开始 > 1983小海岛,从养殖大户开始最新章节列表 第340章 大海,并不是对每个人都友好的
    沈家门码头。

    李多鱼他们的船队靠岸后,不少鱼贩子见到他们箩筐里的“黄甘鱼”,纷纷靠了过来。

    围观的人也非常的多。

    “黄甘鱼啊,好久没见到了。”

    “这鱼现在可贵了。”

    当场就有人报价道:“二十斤以上的,两块全部收走。”

    “我出两块五。”

    有鱼贩子直接上手检查了起来,皱眉道:“不对啊,你们这黄甘鱼怎么都没有鱼鳔了。”

    李多鱼笑道:“在靠岸时,已经被一个老板买走了。”

    “这样的话,就不是两块五了,单单鱼肉的话,我最多只能给你一块八。”

    李多鱼说道:“这位大哥,两块太少了,大黄鱼都快一块了,再说鱼鳔又不值钱,大家吃的是鱼肉啊。”

    “你这年轻不懂吧,这鱼主要就吃鱼鳔的。”

    李多鱼讨价还价道:

    “一块八,真的不行啊,这鱼真的越来越少了,广东那边,现在一斤都三块了.我打渔这么多年,也才捞到这一网。”

    鱼贩子嘴角抽了抽:“你才多大啊,能打多少年渔。”

    “我小时候,就在我娘肚子里,跟着一起打渔了好不好。”

    鱼贩子发现自己讲不过这个年轻人,瞥了眼那些正在尝试问价的散户,一脸不情愿地说道:“行吧,三十斤以上的一块九,你看怎么样。”

    船员一个个都呆若木鸡,他们本以为最多也就是一块多左右,没想鱼鳔被取走,还能卖到这么贵。

    二叔公眉开眼笑道:“多鱼这小子的嘴巴就是利害,就没见过有鱼贩子在他这里讨到便宜的。”

    李多鱼跟这群鱼贩子谈了半个多小时,最终是按规格成交的。

    五斤以下的,跟大黄鱼一个价,八毛。

    五到十斤以下的,一块。

    十斤到二十斤的,一块五。

    三十斤以上的,一块九。

    单单这些黄唇鱼,李多鱼就卖了三千多,再加上昨天捕获的那网曹白鱼,还有各种杂鱼。

    单单这一趟,船队就有将近四千块的入账。

    再加上李多鱼高价买走的鱼鳔,这一趟的真实收入,应该在五千左右。

    而船队才出来十天。

    就捕捞了万把块的海鲜,这让船员们有些恍惚,而三个船老大商议了番,决定给每个船员奖励二十块。

    “啊。”陈亮傻了。

    这一船的人,应该就他的工钱最低,每天只有三块,一下白赚了二十块,让他激动到全身都在颤抖。

    “爹,我真的也好想搞条船,去打劫大海啊。”

    陈有全嫌弃道:“你被大海打劫还差不多,来了这么多次码头,你看有几个船老大捕捞到黄甘鱼?”

    陈亮皱眉道:“也许,我运气不错,跟那个多鱼一样好。”

    “你运气好的话,就不会差点死海上,还让我花了几百块,才把你给救回来。”

    陈亮小声嘀咕道:“爹,咱们换个说法,我能活着回来,不就证明我运气好吗?”

    “你有个屁运气,当初要不是多鱼救你,早死海上了。”

    “爹,咱们出海捕鱼,能不能不要讲这么不吉利的话啊。”

    “你小子,最近是不是皮痒。”

    陈有全举起了右手,陈亮右手抱头麻溜跑开了。

    陈有全抽了根烟。

    谁又不想要有条属于自己的渔船,可很多人,只看到船老大挣钱的一面,没有看到船老大亏本时,狼狈的样子。

    大海并不是对每个人都友好的,船老大也不是那么好当的,一旦有了船,操心的事情可多了。

    鱼运好的,确实能赚到钱,而鱼运不好的,估计就只能给船打工了。

    而卖完这一趟的海货后,李多鱼决定回担担岛了,没有打算继续跟船队一起捕鱼。

    毕竟已经出来十天了,鳗鱼厂在那里,他不能离开太长时间。

    再加上,昨晚那个张连长认识李所长,就怕对方一个电话打过去,那还真有些尴尬。

    李多鱼相信,李所长听到他的名字后,应该就明白怎么回事了,不会让他太过难堪。

    不过,发生这种事情,还是应该回去找个招呼的,毕竟这可是件大案,要真的告破的话,尚峰镇派出所也有功劳的。

    这也是李多鱼为啥,决定冒用身份的原因之一。

    要事件真的有进展的话。

    哪怕李多鱼的身份被拆穿,镇上那个李所长百分百也会说:李多鱼虽没有在职,但他就是我们所最好的兄弟啊。

    李多鱼回岛前,三叔则把这十天的账目先给结清了,扣除掉买鱼鳔的九百五。

    李多鱼出海的这十天。

    还分到了一千九百三。

    李政发就留了一些日常所需的钱,然后把这趟出海赚到的钱,让李多鱼先带回去存到信用社里。

    毕竟这网“黄甘鱼”让他们在沈家门码头这里出名了。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离开沈家门渔港后,李多鱼和李曙光两人换班轮流开船,开了将近十多个小时,才回到担担岛。

    而到码头时,已经凌晨四点多了,刚好遇到了涨水。

    码头这边已有不少渔民,正准备出海捕鱼。

    自打青口码头那边的水产加工厂开业后,担担岛码头这边冷清了不少。

    因为大部分渔民打到鱼后,就直接卖给加工厂了,且最近加工厂还搞活动,只要把鱼卖给他们的话,能领到冰票。

    下次买冰块的话,可以省不少钱,而最近大家也都在囤这个冰票,就是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夏季。

    码头上,米老头也早早就醒了,逢人就笑脸说道:“老张啊,有好鱼记得给我啊。”

    “老陆,咱们都这么熟了。”

    “哎呀,李主任,你怎么回来了啊。”

    李多鱼见到米老头后,笑着说道:“怎么看到我,就黑着一张脸啊。”

    米老头哼道:“黑着脸,都算对你客气了,我还想揍你呢。”

    “好端端的,干嘛想打我啊,该不会是你孙子没写作业,被我老婆修理了?”

    米老头叹气道:“现在我们这些鱼贩子都知道了,这个水产加工厂是你给招来的。”

    “哈哈。”

    李多鱼尬笑了两声。

    还是被人给发现了,看来这段时间,他得少去青口码头了。

    李多鱼瘪瘪嘴:“老米,这些年,你都赚不少钱了,孩子也都除夕了,干脆搬到城里享福去吧。”

    “出息个鬼啊,他们到了城里,什么都要钱,根本就是个无底洞。”

    李多鱼愣了下,好像还真是这样的,在村里的话,一天也花不到两毛钱。

    可到城里就不一样了。

    房子要钱,吃菜要钱,孩子读书要钱,坐车要钱,请辅导老师也要钱

    这让他想起了前世,他辛辛苦苦在岛国干了二十年,最后只买得起一套普通的学区房。

    有时想想,还真是有些不甘心。

    李多鱼觉得以后赚到钱了,不管小图图在哪里念书,他都打算买两套最好的学区房放着。

    船到码头后,一脸犯困的大堂哥李曙光,直接回家睡觉去了,这一趟出来,他虽然不是船老大,但也分了点小钱。

    而李多鱼看了下腕表。

    才凌晨四点半。

    这时候,晓英跟小图图应该睡得正香。

    他不在的这些天,门肯定反锁了,这时候回家的话,会把她们母子给吵醒。

    李多鱼思考了番,背起了那个装着一捆捆大团结的布袋,先去了鳗鱼厂那里。

    厂房这边,到了晚上后,灯一直都是亮着的。

    李多鱼刚到鳗鱼厂,才发出一点动静,那间用来守夜的屋子,立马打了开来。

    一个手里拿着鱼叉,看起来有些干瘦的年轻人,从门里冲了出来,并喊道:

    “是谁?”

    看到李多鱼后,陈文超惊讶道:“鱼哥,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你老婆还在坐月子,你晚上不陪她和你女儿啊。”

    陈文超挠着头:“我也想陪,可小兰把我赶出来了,她不让我陪。”

    听到这话后,李多鱼瞬间就懂了,显然小超这种脸皮薄的人,应该没有把话给说全。

    小兰的意思,应该是他这些天不在,让他好好看鳗鱼厂。

    李多鱼拍了拍陈文超的肩膀:“你娶了个好老婆啊。”

    正常情况下,女人坐月子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后世,他那个儿媳坐月子时,恨不得把全家人都当奴仆使唤,一切都以她为中心。

    还经常发脾气,动不动就跟他儿子吵架,一吵架就喊着要把孩子一起带回娘家。

    而小兰能在坐月子时,优先考虑自家男人的工作,不用想都知道,这是个非常好的女人。

    陈文超咧嘴笑道:

    “鱼哥,我知道,小兰对我非常好。”

    接下来,李多鱼看起了鳗鱼养殖塘的日记。

    二哥这人虽然虽然懒,没啥大志向,不过有点非常好,那就是交代给他的任务。

    每次都完成的很清楚。

    他不在的这十天,日记上都详细记录这鱼塘每一天的数据情况。

    粗粗看了一眼。

    觉得这些数据并没有多大的问题,可他还是不放心,亲自到鱼塘巡视了一番。

    随机从每个鳗鱼塘里抓了一些鳗鱼来查看情况。

    好在都没啥问题,也没有传染病,水质也很稳定。

    李多鱼仔细观察了下鳗鱼,距离上次岛国人来考察时,明显大了不少,估计再养一个半月左右,就达到出货的规格了。

    “小超,这些天,辛苦你了。”

    “应该的。”

    李多鱼从另一个袋子里,将那些还没有彻底晒干的鱼鳔取了出来

    “对了,这趟出海,我搞了黄甘鱼的鱼泡,你拿点回去给小兰吃。”

    “鱼哥,那东西太贵了。”

    “赶紧拿着,这是给你老婆的,又不是给你。”

    “真的太贵了。”

    李多鱼凶道:“拿着,听到没有,磨磨唧唧的,别人想要,我还不想给他们呢。”

    陈文超纠结道:“那我就拿一个了。”

    “一个够谁吃啊,拿五个走,昨天刚刚弄的,还有点湿,回去后,记得在通风处晾干,不要直接用晒太阳,知道没有。”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