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书包网 > 都市小说 > 1983小海岛,从养殖大户开始 > 1983小海岛,从养殖大户开始最新章节列表 第223章 女人,总喜欢见多识广的
    第223章女人,总喜欢见多识广的

    来到了村委办公室后。

    李多鱼把人领到了办公室,

    负责看管村委的老廖,见有客人后,赶紧搬来几张折叠椅,见李多鱼办公室连套茶具都没有。

    “我给你们倒几杯茶。”

    李多鱼不好意思道:“麻烦你了,老廖。”

    李多鱼出门时,顺便瞥了眼隔壁办公室,不禁问道:“王支书,今天没来吗?”

    老廖皱眉道:“你还不知道啊,昨天晚上,王支书被家里人紧急送去医院了。”

    李多鱼皱眉道:“严不严重,要不要咱们村委派个代表过去慰问下。”

    老廖想起上次王献军装病,被伟国和小军他们整得有够惨。

    虽然鲍鱼养殖和赵家兄弟这些事,做的确实难看,但好歹也是他一手提拔的,多少还是有点情分在的。

    “不用了,金山昨晚过去帮忙了。”

    “太可惜了,那时候,你们只去了长崎,你们要是来北海道的话,我们说不定就能遇上了。”

    没想今天遇到个不一样的。

    听到这个问题时,李多鱼稍稍有些惊讶,认真思考了番:“生意好不好不知道,但估计大家会先拉肚子。”

    事实上,李多鱼来到这个世界后,一开始,也是有开日料店的想法,毕竟这才是他最擅长的。

    李多鱼看了赵甲路一眼。

    “再说,不管是咱们老祖宗还是中医,都有说要想健康,就要多吃熟食多喝热汤。”

    可大多都是暴发户心理。

    什么钓起六百斤的金枪鱼。

    “最好的金枪鱼产地,是青森那边。”

    “这样啊。”

    李多鱼疑惑道:“金山去的?他那几个女儿女婿呢?”

    不过见女儿跟李多鱼聊的这么开心,陈焦也很是欣慰,由于让她吃了两年洋饭的缘故。

    在来的路上,她已经听赵甲路吹嘘了李多鱼一整路。

    “那就这样说定了。”

    “陈经理,估计你听岔了,我日语就学了半个月,也就会那简单几句。”

    陈元素哼道:“还不是你买来的鱼,不新鲜,不适合做刺身,咱们榕城的保鲜行业真的太差了,到市里面的鱼,感觉都不是很新鲜。”

    “狗嘴吐不出象牙。”

    陈元素忍不住问道:“李主任,听说你日语很好,我们公司最近有个外贸业务,到时候,能不能请你来帮忙。”

    虽然日语跟他们省的闽南话有点渊源,但也不可能学的那么快。

    毕竟在这个年代,愿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大多都能赚的锅满盆满。

    李多鱼微微皱眉,大致已经猜到了,她这种留学应该是家里花大价钱让她去念书的,走的并不是正规途径。

    对于在岛国留学过的陈元素来说,那个金枪鱼和钓鱼船的事,她勉强还能相信。

    可没想遇到这个李多鱼后,就跟打开了话匣一样。

    “你们有没有吃过那个怀石料理。”

    目前来讲,卫生条件确实有点差,真开一家日料店的话,保鲜绝对是个大问题。

    李多鱼笑道:

    “搬桌子多麻烦啊,这办公室平常我很少来的,你们要不来的话,我一个月也没来几次,再好的办公桌放在这里也是吃灰。”

    “李主任,还真被你给说对了。”

    陈元素并没有理会她爹,直接跟李多鱼说道:“李主任,今天来担担岛,除了生蚝外,我打算再跟你谈一个合作。”

    不过李多鱼很清楚,接下来的几年,随着岛国文化的入侵,日料店会非常的吃香。

    这段时间,家里也给她介绍了不少对象,甚至都有个省里高官的儿子,对方都非常满意,可她却看不上,连话都不愿意跟人多说两句。

    赵甲路看完后忍不住摇头。

    新元水产公司的老板陈焦,正在打量李多鱼的办公室,自打开办公司后,他去过不少大队长、村主任、村书记的办公室。

    已经知道她是听谁说的了。

    如此简陋的,可以说是头一家,要不是刚才那个村委管理人,对他很是尊敬。

    “所以,你要接受这种现实,别整天想什么日料店了。”

    可学习半个月的日语,就能跟岛国人正常沟通交流,她不是很相信。

    而岛国那边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故意把一些“留学生”的学校,放到类似北海道这种地方去,因为那里比较偏僻,你想逃跑都很难。

    “李主任,你觉得,我要是在咱榕城开一家日料店的话,生意会不会好。”

    在能保证食材新鲜的前提下,开一家日料店的话,百分百能赚到钱。

    获赠五把高端鱼竿和一艘钓鱼船。

    李多鱼疑惑看了陈元素一眼:“你在岛国留学过。”

    北海道啊。

    “什么合作?”李多鱼问道。

    且这个人还很细心,刚才在码头上时,都有注意到她被大头苍蝇给欺负了。

    “元素在岛国留学了两年,我感觉她日语讲的都没你好。”

    陈元素白了赵甲路一眼。

    李多鱼笑着回道:

    当初她在那边留学时,学了整整半年才能跟本地人勉强沟通交流。

    一年以后,才能顺畅沟通的。

    听到这句话后。

    赵甲路笑眯眯道:“装,你就使劲装,当初在钓鱼船上,钓到大金枪鱼后,你跟那个社长在那里聊了都快半小时,当我没看见啊。”

    三个“年轻人”开始聊起天后,一旁本打算跟李多鱼谈正事的陈焦,不禁露出了苦笑来。

    “在北海道那边的一家语言学校。”

    “反正这日料店,我开定了。”

    “可以,完全没问题啊,刚好明年我们镇也有制冰厂了,海鲜就没那么容易坏了。”

    陈元素双眼一亮,这段时间,她跟着家里人,去过不少地方,见过不少客户。

    初中文凭,日语只学了半个月,就可以跟岛国人沟通交流。

    他都忍不住要想,李多鱼在村委是不是受到排挤,故意被人给刁难了。

    属于有钱人的“偷渡”方式,先以留学的名义出国,然后到了那边后,上课一段时间后,学会一些简单的日语后,往往就会选择逃跑。

    “采购鲜鱼,到时候,我这边给你一些要采购的海鱼清单,我开日料店后,你专门给我供应这些新鲜的海鱼,你看怎么样?”

    陈焦也顺口说道:“我那里刚好有两张可以泡茶的办公桌,要不要给你送过来。”

    导致他这个女儿,有点眼高手低,已经到了结婚的年纪,却一点都不着急。

    李多鱼回到办公室时。

    陈焦叹气道:“上次她非要搞那个什么刺身给我们吃,结果我们家全都跑到医院去打点滴了。”

    尤其这种乡村的小领导,一个个都是非常的奢侈无度。

    “鱼哥,作为咱们班的明星人物,这个办公室跟你不配啊,怎么连个茶具都没有,像你这样的土豪,说什么也得整一套楠木办公桌吧。”

    老廖摇头叹息了声:“听说王支书这次,就是被那几个女儿女婿气到住院的。”

    当年有个“北海道大逃亡”事件,在他们打黑工的圈子非常有名,据说五十多个国内留学生,最终跑到只剩下七个人。

    见陈元素铁了心要开日料店,陈焦也没有办法,可见这两人如此聊得来,陈焦突然有种莫名的担忧。

    好在李多鱼已经结婚了。

    不然,这生意做着做着,说不定就多出了个女婿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