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书包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嫡子 > 章节目录 第四百一十六章 官不聊生
    此刻的大明吏部尚书翟善,是愤怒的,是无奈的,是悲愤交加的。

    只是盏茶的功夫,他的嘴角便起了好几个火气泡。

    然后他没有心思去理会这些肉体上的疼痛,在掀翻了吏部公堂桌桉之后,他便带着衙门里的人往午门赶。

    “部堂,部堂。”

    “您慢点……”

    衙门里的小吏追在后面,挥手大声的喊着。

    翟善却是满脸急躁:“再不去,朝廷就完了!”

    小吏手上提着一只靴子,腋下夹着件厚衣,里面似乎还裹着团什么东西:“部堂,您靴子还没穿上。”

    翟善愣了下,这才反应过来,只觉得一只脚底透着一阵阵的冰凉。

    他夺了送过来的靴子,两手提着,弯着腰撅着屁股将脚往里面塞。

    小吏便在一旁说:“小的担心今天的事了不得,为免部堂也要留在那边,这厚衣也该带上,小的还在里面塞了块棉花垫,到时候部堂垫在地上以衣袍藏住就是。”

    翟善穿上了靴子,塞好裤脚,起身侧目看向小吏,却不曾多言,只是开口道:“你且随我先去午门,看了情况再说。”

    几乎是同一时刻,且分前后脚的事情,朝堂上的大老们便纷纷再往宫中赶去。

    而在整场百官静跪逼宫的核心,午门后的皇宫大内,却显得很是平静。

    穿着金甲,欲与天兵比的大汉将军们威武而又肃穆。

    宫娥们身有裙带,在女官的带领下,莲步于宫廷琉璃之下,时不时才会畅想下宫墙外的女子又该会是怎样的。

    倒是那些个无根内侍,没了外头的念想,左右不过是收儿子、找对食,二十四衙门里往上爬一爬,爬到别人的头这些官员,也就默默的跟了过去。

    落在后面的郁新和王儁两人,倒是老神在在,一副轻松的模样。

    两人坠在后面,很是轻松的迈着步子往前头过去。

    翟善带着满嘴的火气泡,出现在了午门前静跪逼宫的官员们面前。

    “你们到底要做什么?”

    翟善前脚站定,便开始咆孝了起来:“此乃何地,尔等都忘了吗?还是昏了头!竟然堵塞午门。尔等皆为食君之禄者,不思为君分忧,却在此平添君忧。你们心中,可还有半分的君臣之义!”

    午门前,堂堂的帝国吏部尚书,犹如菜市口的妇人一般,喷吐着唾沫星子。

    然而,眼前的官员们却是默默无声,没有一个人愿意开口回答吏部尚书的问责。

    翟善急的都快要跳脚:“便是有事,你们也大可写了奏章,呈奏御前。身为朝堂官员,尔等此刻此般行径,可还有半分官体,当真是有失体统。”

    “且都回去,若是你们不信,便将奏章送来吏部,本官亲自带着奏章送到陛下面前。”

    午门前,百官们还是默不作声,对翟善的劝说充耳不闻。

    在场的锦衣卫千户官悄然上前,到了翟善身后,小声道:“部堂若觉得不妥,只需一句话,下官便将这些人尽数赶走。”

    “放肆!”

    翟善顿时沉眉冷眼回头,目光愤怒的瞪着开口试探的锦衣卫千户官。

    千户官撇撇嘴:“那部堂您继续,只要这些人不做出冲撞大内的事情,我们绝不插手半分。”

    翟善重重的吐着胸中的浊气,咬牙切齿的转过脸看向今天突然又发了疯的官员们:“大明社稷,皆在朝堂之上,皆在尔等之手。你们在这里耽搁一分,地方上便要拖延一日。这便是尔等心中的忠君之道吗?”

    “且不说,今岁还有京察这一遭的事情。今日你们在此闹事,难道不怕来日京察评定,你们都落个下下成的考评?”

    好说歹说都不管用,翟善无可奈何,只能是用上了威逼利诱的法子。

    姗姗来迟的任亨泰等人,这时候也到了翟善的身边。

    王儁看向脸都被气白了的翟善,心中冷笑一声,转头看向跪在午门前的百官。

    王儁开口喊起话来:“翟尚书所言不错。你们现在这是在犯湖涂!便是有千难万难,千言万语,你们也大可写了奏章呈上去。在这里跪着算怎么一回事?难道都不想当这个官了?”

    他刚刚说完话,现场便有一名身着青袍的官员抬起头挺起胸膛。

    “这官不当也罢!”

    “对!不当也罢!若是翟尚书觉得我等做的不对,大可现在便夺了我等头上的乌纱帽!”

    “什么时候,请求面圣也成了错?”

    “……”

    一石掀起千层浪,随着王儁开口,午门前百官终于是炸开了锅。

    任亨泰张张嘴,最后却还是撞了下身边的茹瑺。他觉得兵部尚书的嗓门,定然是要比自己大一些的。

    茹瑺有些无奈,看向已经急的手都在抖的翟善,终究还是上前一步,沉声正色:“都闭嘴!”

    不愧是当兵部的人,茹瑺一声吼,便直接压住了整个午门前的混乱。

    见到百官都闭了嘴,茹瑺这才冷哼一声:“不愿走,没人能赶你们走。但你们跪在这里,总该说清了是想要做什么。难道是真的吃饱了,跪在这里消消食的?”

    “茹尚书,敢问孔圣世家到底是犯了什么事,竟然满门被押来京师?”

    “孔家一干人等尚未入京,我等便听闻,陛下要夺了天下功名之辈的殊荣,又是为何?”

    “难道是陛下容不下我等,有人蒙蔽,捏造孔家之事,假借错桉,实则便是为了驱赶我等于朝?”

    “我等皆是耕读人家,十年寒窗苦读,家贫无有米粮。朝廷恩德,于我等人家殊荣,乃族学兴盛,天下文脉昌盛,才能辈出。目下传出要夺了天下读书人的殊荣,敢问诸位部堂,我大明是不要读书人了吗?”

    “若是朝廷当真有此想法,我等寒窗苦读数十载,又是为何?读书入仕,乃为天下社稷。若朝廷不容我等,我等还有何颜面留于朝堂之上,徒增笑话。”

    “这官。”

    “不当也罢!”

    几名明显是作为领头的红袍官员,跪在百官前列,言辞凿凿。

    定语一出,午门前一时响起无数附和。

    “不当也罢!”

    ………………

    ?月票??推荐票?